APP下载

我看南怀瑾

2019-06-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议论性南怀瑾天地

南怀瑾先生仙逝了。他是一位腹笥宏富、见解卓异的学人,概而言之,他是亦儒亦佛亦道,非儒非佛非道。如此横跨传统而又驰骋于传统之上的知识老人,在当代不啻是凤毛麟角。

作为学者,南怀瑾一要谋生,二要谋道。他因《论语别裁》而成名,此书粉丝甚多,拍板砖的也大有人在。那时人心惶惶,人们渴望有一种文化出来,尤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能填补心灵的空虚,能使人得着精神的安慰。《论语别裁》就正好充当了这种心灵的安慰剂。为什么又会引爆那么多人的反对?这里有学术交锋,如李敖、张中行的批评;这里也有文化导向,南怀瑾认为孔学“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此论一出,自然要招惹物议。

南怀瑾不仅是学者,更是行者。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抱定一个宗旨:以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在为重建中国文化奔走、呼号。他常说:“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南怀瑾一生出版各种撰述三十余种,并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流通。

南怀瑾令笔者敬佩的,是他一贯的慎独自律。举其大者,他为修建“金温铁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个公司,许多人都想挤进去,包括他在老家的子孙、亲友。南怀瑾铁面无私,一概拒绝。举其小者,南怀瑾对学术界的争论没有兴趣,但对文章中的硬伤,则是闻错即改,绝不马虎。曾有人在报刊撰文,指出他在一本书中,将成语“履践踊贵”解释错了,南怀瑾得知后,火速通知出版社,停止发行,立即对有关段落进行修改。并派人找到指出他错误的作者,当面表示感谢。南怀瑾不以著述为私有,他崇奉取之天地还诸天地。他曾为出版立下了五个“不”:不做促销广告、不请名人写序、不登自己的照片、不追究盗版、不把自己的著作权留给后代。

清人赵翼有言:“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南怀瑾走到今天这一步,有其自身和社会的必然。

(作者卞毓方,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

赏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散文。作者从南怀瑾仙逝说起,多层面多角度论述南怀瑾为学者、为行者的一生。作者引经据典,就事论事,既有小事描摹、細节刻画;又有大略评价、整体论述。在娓娓道来中,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学者形象跃然纸上。

猜你喜欢

议论性南怀瑾天地
写作指津坊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拾天地之荒
情理结合著华章
“告密”也是慈悲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高中议论性散文习作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