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江水域"渔"文化旅游景观谱系的构建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9-06-29史涛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旅游资源文化研究

史涛

摘 要:在文旅融合等下,旅游吸引物和文化IP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钱塘江“渔”文化景观谱系构建及其旅游資源开发可以从景观谱系的构建,借鉴“景观信息链”理论的研究成果。将渔文化景观谱系的结构分为景观元、景观点、景观走廊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和整合各类旅游吸引物,打造出独有的钱塘江渔文化旅游IP。

关键词:“渔”文化;景观谱系; 旅游资源; 研究

一、渔文化文献综述

有关于钱塘江“渔”文化景观谱系构建及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1)有关景观谱系的研究:

董晓波(2007)提出谱系学是一种考古式的历史研究方法,重点探索“人的意志活动中思想和观念来源的起源问题”。将谱系学的方法引入旅游文化景观的研究中,有助于传统文化资源的科学认知和有序开发。在景观谱系相关研究中,刘沛林(2008)针对文化旅游地规划的理论问题提出了“景观信息链”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信息元”、“信息点”和“信息廊道”三要素,将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元素( 即信息元) 进行挖掘、提炼和整理,以景观点和景观廊道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旅游目的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增加文化景观的吸引力。冯淑华等(2008)提出“旅游景观谱系”的概念,其将特定旅游地景观区分为景区、景群和景观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景观谱系。吕昀等(2008)引用谱系学原理分析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策略与建议。英国历史地理学家达比( Darby) 认为,文化景观是不同时期历史文化叠加的产物,运用谱系法有助于将错综庞杂的,甚至有断层的文化景观进行复原,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从而更好的保护和开发。侯兵等(2013)从景观谱系的角度对淮扬菜饮食文化做了梳理,并提出开发建议。陈旭(2009)提出符号学是构建文化景观谱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一门研究信息认知和传导的科学。Urry 等学者(1990)指出: “旅游者看到的事物都由符号组成。在旅游者的游览过程中,一切景观都有其符号意义。”旅游体验过程实际上也是旅游者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促使旅游者将旅游景观及其文化意义联系起来,令旅游景观内涵变得更丰富。德国社会学家恩斯特?特洛尔奇(1994)认为,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自身的接受符号和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同样,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既是文化符号的接收者,也是新文化的创造者,不断充实着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旅游地文化类型与内容。除此之外,根据文化符号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有助于准确定位旅游地形象,提升民族文化的旅游价值,便于宣传旅游地形象,使旅游地形象更具体化、感性化。

(2)有关“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有关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和文献,成果很多。但以“渔”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较少。如周彬等(2011)提出渔文化开发潜力的14个评价因子,建立了一套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估体系。周斌等(2011)以浙江象山为例,从地理位置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客源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分析,最后提出了开发对策与建议。宁波(2010)认为渔文化与休闲渔业的可以形成互动,彼此拓展发展空间和内涵。李勇(2009)梳理了百年(1906-2006)以来基于民生问题的中国渔文化研究内容。周彬(2009)分析研究了浙东地区渔民俗旅游资源,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厉东升(2012)研究了开渔节这一渔文化民俗旅游产品的传承和发展。从现存文献来看与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较多集中海岛、海洋渔文化研究。有关内陆江湖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较少。

(3)钱塘江水域九姓渔户研究

“九姓渔户”作为钱塘江水域一个独特的“水上部落”其延续传承的这段历史本身极具传奇性和独特性。其生活和习俗带有典型的水上渔民的生活特点。颇具旅游观赏体验价值。有关九姓渔户的史料和文献研究不多。主要有赖青寿(1994)描述了九姓渔户的生活习俗,以及江山船的考证。曹志耘(1997)研究和考证了建德“九姓渔户”生活轨迹和主要历史事件。方向(1994)对富春江上“九姓渔户”做了考证。施怀德(1994)对兰溪茭白船的渊源和习俗做了考证。蒋祖云(1995)在其两江一湖的旅游资源开发中提到“九姓渔户”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开发价值。蒋炳剑(1998)研究疍民的历史由来和文化遗存,其中举例九姓渔户。朱海滨(2006)对九姓渔户的各种起源进行了考证和推测。严昌洪(2005)探讨了以九姓渔户为代表的我国东南地区“贱民”的群体的复权意识与复权斗争。王其全(2009)在其钱塘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提到“九姓渔户”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向。近期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建德地区也开始民间推出了一些有关“九姓渔户”的习俗旅游产品和赛龙舟等旅游项目。但从景观谱系角度的系统进行研究还没有。

二、研究的要点

(1)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的研究的总体思路遵循:钱塘江“渔文化”景观谱系的构建--------文化价值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景观谱系的构建,借鉴“景观信息链”理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渔文化景观谱系的结构分为景观元、景观点、景观走廊三个层次。

景观元主要是指依附在景观上的各种文化元素,可以看成是景观的基因,是区别其他景观的根本所在。钱江渔文化其景观元多半应当是江上渔民多年生产、生活以及其与水域环境共同协生而出的一种独特意象。

景观点是景观元被识别出来后,充当表达景观元的载体角色。它可以是内涵景观元的文献、故事、旅游产品、典型人物、会展节庆、习俗活动等等。

景观走廊是在景观元和景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两维性。在空间上可以表现成具体的旅游线路,使旅游者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民俗气息,在时间上景观走廊能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文化呈现出来。

②文化价值评价

本课题将根据总结出的景观谱系成果,借助统计软件,对钱塘江的渔文化景观资源主要以“九姓渔户”为样本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是“九姓渔户”的文化景观总体认知评价。二是不同的历史分期对“九姓渔户”文化的影响。三是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评价。四是“九姓渔户”主要文化表现形式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在景观谱系的构建,以“九姓渔户”为代表的钱塘江“渔文化”可查文献不多,许多问题和历史分期在学术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并且传统的“九姓渔户“文化中有许多是旧社会的糟粕需要选择性的保留。

③旅游资源开发

最后,通过全面审视景观谱系中各景观元素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系统、客观地总结现代社会对钱塘江渔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模式。探索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业态。

三、研究价值与展望

(1)理论层面创新。

将景观谱系的研究方法和钱江水域渔文化相结合。这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挖掘和旅游利用模式的创新,围绕景观谱系的构建、历史文化价值評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基于景观谱系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有助于我们认识各个景观点文化内涵,并将各个景观点和其他类似旅游元素进行区分,有利于凸显地方特色;同时,对于渔文化景观走廊的构建,有利于文化传播。和设计出更好的文化表现形式。

(2)实践层面的指导价值。

钱塘江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九姓渔户'文化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探讨“九姓渔户”的文化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文化评价才能够为文化旅游资源地的建设提供指导措施和案例,使钱江渔文化旅游向文化体验的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波. 裕固族文化谱系解读及其现代性研究[D]兰州: 兰州大学,2007.

[2]刘沛林.“景观信息链”理论及其在文化旅游地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8.28(6):1035 - 1039.

[3]周彬,赵旭东,王宾梅,刘易文.渔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12):1440-1445

[4]周彬.浙东地区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9(12):78-85

猜你喜欢

旅游资源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