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法务工作中的合同审查和风险范围

2019-06-29刘进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4期

刘进峰

摘 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合同已经是各个主体之间进行贸易最主要的内容之一,签订合同能够使市场秩序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之中,确保各个经济主体的基本利益。所以本文就将重点对其合同审查及风险范围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法务工作;合同审查;风险范围

引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所有企业的发展经营都必须要处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当中,同时要受到法律的监督,因此对于企業来说法务工作在其经营发展当中所占据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法务工作当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合同审查,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合法权益,所以这就必须要明确其合同管理风险的范围,加大审查力度。

一、范围

(一)管理制度系统风险

在社会经济发展之下,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在这之中合同管理是一项关键环节,虽然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合同管理制度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却依然存在很多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使得规范及合法性质严重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调查论证不够导致的。

(二)管理程序风险

合同管理工作当中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含有管理程序,它的规范性影响着管理工作整体的有效性。在目前企业的合同管理之中,由于程序性问题导致的法律风险普遍存在,一般主要发生在申报到审批的所有环节之中[1]。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在来源有两种:第一,合同本身带来的风险。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所签订的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倘若其主体没有这项资格就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对方的资格[2]。第二,合同条款带来的风险。条款是其合同执行的重要依据,只有确保条款的准确性和详细性才可以确定好双方的义务及权利,也才可以防止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出现纠纷。但是在实际工作之中,由于条款本身缺乏完善性,所以导致合同审查的有效性受到了影响,极易出现各种纠纷。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务管理意识较低

通常只有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够构建起法务管理体系,只有明确法务部门存在的重要性,才可以促进法务工作的实施,并规避各类合同风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未设置法务部门,甚至也都没有安排专门的法务人员,在订立合同的时候都是企业的其他人员实施的,比如业务人员、销售人员等等。由于这些人员本身专业能力有限,所以这就使得他们无法对合同条款进行一一审查,加大了风险程度[3]。除此之外虽然有些公司设立了这种部门,也配备了专业的人才,但是其人员素质并未达到要求,也无法确保合同审查的有效落实。

(二)合同不规范,条款不明

合同当中主要对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做出了规范,并对具体细节进行了制定。但是一些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未重视起合同文本内容,所以签订的内容都不够细致,极易发生双方约定不明的情况,进而引发纠纷,无法通过文本内容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例如有些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未规定买卖双方的需求供货问题,进而使得后续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

(三)缺乏动态审查

合同审查从签订前期到正式履行都一直存在。在签订之前,企业需要先调查对方企业的注册资本、信誉度等信息,然后再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但是在实际履行合同的时候,由于受到公司资金和能力的限制,导致后续验收、交货以及结算等环节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了不能履行的情况。从根本原因上分析,这是由于在合同审查管理当中并未实施动态化的审查,进而使企业权益受损。

三、防范策略

(一)强化法务人员能力

想要强化合同书审查力度,有效规避风险,就需要企业建立起来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能力极强的法务人员队伍。详细来说,企业要对内部法务部门进行健全,并对其业务实施合理化的分工,提升其法务管理水平。另外还必须要聘请专业的法务人员,对应聘者进行认真筛选,将那些科班出身同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留下来。同时还必须要对公司当中的法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或者是直接组织大家去专门的机构当中进行深造,或者是直接聘请专门的法务专家到企业当中授课,从而不断提升法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业务水平,给合同审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合同审查要点

在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这几项内容:第一,对合同主体进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具有一定的民事主体资格是会直接影响到合同效力的发挥,所以这就必须要加大对其合同主体的审查。通常对于非法人单位,要重点审查其是否依照规定进行了登记并获得营业制执照;对于法人单位所设立的分支机构来说还需要对所属法人单位的授权及资格进行审查;对于自然人在审查的时候需要重点审查其是否具有基本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代理人,在审查的时候需要对代理资格及身份进行审查[4]。第二,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查。对于合同内容的审查主要包含有合同名称、履行方式、标的物、生效方式等方面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其内容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详实,将那些表达模糊极易出现纠纷的词语剔除掉。另外还要对合同格式进行审查,确保其和合同法规定相一致。第三,对违约责任进行审查。在审查合同的时候,对于那些是对方起草的合同必须要对其中各项不平等的违约责任条款或者是己方责任的相关违约条款进行审查,只要发现问题,就必须要及时协调对方进行修改解决。第四,对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案进行审查。在履行合同的时候倘若双方出现了争议,其解决方案和所管辖的方案就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对此这就必须要在合同当中将争议解决方式予以明确,并对解决的地点做好约定。

(三)强化合同动态审查

为了进一步确保合同履行的顺利性,企业还需要组织内部法务人员强化合同履行当中的各类审查工作,倘若对方是依照合同约定供应货物或者是支付条款的,就要检查其货物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动态审查之下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合同履行的具体情况,降低风险,确保企业权益。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企业经营发展之中,管理能力是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合同管理是防范和降低风险最关键的措施之一。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在了解合同风险范围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合同审查工作,确保企业权益。

参考文献:

[1]叶小忠.企业合同风险的四大来源及其应对[J].冶金管理,2016(5):53-55.

[2]王冰珏.法务工作中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措施[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

[3]张克伟.探讨公司法务工作中合同审查和风险防范分析[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9):173-173.

[4]陶光辉.公司法务的合同审查“七步法”[J].法人,2019,181(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