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文化的树立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2019-06-29张红吴莹琛
张红 吴莹琛
医院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为医院及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守的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综合,是医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種凝聚人心的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无形与资本积累。
绩效考核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充分发挥医院员工的工作潜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医院绩效考核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价和测量医院员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绩效考核是医院管理层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形式,绩效考核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医院判断应当作出何种晋升或薪酬等方面的决策,同时也为医院依据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制定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标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适应新常态,促进新发展,面对艰巨复杂的医改道路,医院应高度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将医院文化作为凝聚力量、激励创新的发展动力,作为引领和保障深化医改的重要软实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前身“伯特利医院”创建于1920年。目前,九院总占地面积124亩,总建筑面积24.2万平方米。总核定床位数1800(南部1000张、北部800张),实际开发床位1819张。口腔综合椅位326张,临床科室62个,其中医技科室10个。全院职工4764人。截止2017年医院门急诊人次数分别为425.4万人次,住院人次数10.95万,同增加7.09%;住院手术操作人次数8.86万,同比增加12.85%;门诊手术操作人次数16.57万。平均住院日6.86天,同比减少0.18天;床位周转率40.25床/次;床位使用率106.4%.九院拥有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教授、口腔颌面外科专家邱蔚六教授、骨科专家戴尅戎教授,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家张志愿教授。因此,作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具备一定临床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党政领导在医院文化的树立及激励员工绩效方面尤为重视。笔者就如何将文化激励医务员工绩效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以制度文化约束员工的工作规范
制度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保障,除国家及政府作为相关法规及条例,医院自身为了对医院和医院员工行为产生规范和约束,能有效的规定医院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作出更适当的行为和努力,也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文件及制度。其中包括:
1.规范文件、医院内下发的各类规章、制度。指医院内存在的一些带普通意义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各种责任制度。这些成文的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保证整个医院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地运转。
医院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制度上,固化为管理制度。制度是医院乃至任何企业推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使医院员工工作和创新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提高医院员工的绩效,要以医院文化理念的相关精神为依据,要将医院创新文化理念作为医院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制定医院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医院制度的完善和实施,处理好员工的创新和冒险、创新和务实等关系,以期实现医院文化与员工绩效共同进步的良好效果。
2.组织风俗。前类是明文规定,而组织风俗是医院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它完全依靠习惯、偏好,有时其影响力不亚于制度与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医院精神层文化所主导,同时受制于医院制度,并极大地反作用于精神文化及员工的工作效率。
二、以物质文化促进员工工作效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对核心层而言,物质它是容易看见、容易改变的,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企业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组织的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组织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物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医院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往往能折射出医院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等。主要包括医院内外环境、各种物质设施、各类视觉识别要素等。
所谓与利益不挂钩的激励是无法长远实施的,员工的物质文化激励,其中包括实物及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息息相关,必须一起结合,一般员工的第一反应便是绩效工资的发放。
物质文化激励,要求医院有一个良好的物质利益关系,通常包括加薪、发放奖金,一般以金钱的形式体现,从而激发员工的向上的动机和行为,其出发点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一般社会人工作,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金钱以满足自身和家人的“衣、食、住、行”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当中的归于生理需要层次和安全需要层次,虽属于低层次需要,但同时也是人们的基本需要。
三、以精神文化激励员工工作效率
精神文化是医院文化发展的核心与灵魂,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团结和激励全院职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推进医院的文明进程和激励员工的工作效率,为医院稳定发展、提高员工工作热情同时为有力提升全院绩效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新的政治环境和新形势下,我们要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对于基层干部及群众反映上的思想和认识问题,要懂得耐心疏导,积极解决。我们要寻求一些新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寓教于学、寓学于做、寓做于乐”之中。只有实实在在的把工作做到职工心坎上,才能确实的完成了我们党,政治思想教育的目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激励,只有使员工感受和体会到单位的温暖,使每个员工干劲十足,共心同德就是最好的激励方法,才是最有效和积极的企业文化。
2.提高医务人员的凝聚力。医院文化力的核心是医院的精神动力,体现在医院精神上,成为铸造医院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持,医院经常性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繁忙工作中调整生活、变化生活方式、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奉献意识、弘扬团队精神,使全体医务人员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凝聚在医院精神旗帜下,促进员工自觉践行医院文化精神,把个人价值的实施与医院发展的命运紧密相关,真正实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促进医院建设与发展。
3.突显特色创建医院文化品牌。医院文化品牌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的、上升到文化层面的内在精神风貌和价值观,是种独特的无法复制的品牌影响力。品牌文化是增强品牌溢价能力的有效途径。重视医院品牌,打造强势品牌形象是医院的工作重点之一。品牌文化可以实现品牌个性化差异化。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是以整复、口腔、骨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因此充分发挥医院这三方面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品牌附加值等各个方面都会取得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当然这些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品牌战略部署和投入。建立醫院文化品牌使医院员工对其共同拥有的组织特征有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找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这也是全体医务人员在较高层面上的一种精神共振,可以渗透到医院一切医疗服务活动之中。加强医院文化品牌,通过正面地、良好的激励作用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绩效,形成医院全员的主流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曾获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城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连续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十三连冠”等。医院有深厚的精神文化底蕴,在发展实践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团结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这种精神作为医院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医院职工的精神面貌得到一步步升华,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医院精神文化充分发挥,爱岗敬业、爱院如家的人本观念充分展现出来,工作效率自然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总之,好的医院文化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提高医院总体水平。知人、善用加上适当的激励才能真正满足员工们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能促进医院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茵.以人性化服务为重点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12,10(59):148-150
[2]许志辉.创新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 现代医院,2007,7(2):127-128
[3]于杰.以人为本理念在失去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实践[J].中国医院,2011,15(5):55-65
[4]林伟吟,王鑫睿,刘东红.医院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工作研究.现代医院管理,2012,10(59)170-172
[5]徐艳.以医院发展为目标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