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雨绸缪,为每一个生命负责

2019-06-29韩刚刚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教育

韩刚刚

摘 要:校园安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以奎文区德润学校为例,总结近十年安全方面的做法,以期为全国中小学学校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管理

德润学校建成于2010年,是由奎文区教育局管理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48名。建校七年来,学校秉持“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校训,先后获得潍坊市文明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30余项荣誉称号,其中在安全方面获得“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校”、“ 山东省中小学安全文化重点研究基地”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满意度逐年上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市区教育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我校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以建设校园安全网格化防控体系为抓手,开创校园安全工作新局面。

1.落实目标责任体系

成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以校长为主任,分管校长、法治校长、家委会会长为副主任、中层干部、各班班主任为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落实省、市、区级安全文件的要求,编制德润国际学校《校园安全工作体系指导手册》,内容涉及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工作流程、应急预案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四部分,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校长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人,与分管校长、分管处室负责人、教职工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增强全校教师的安全意识。

2.构筑校园周边网格化防控体系

2.1多部门联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教育局安全科、梨园街道、派出所、消防大队、学校安保中心定期对学校周边报停、书摊、商铺进行排查,有效制止了牙签弩、转珠笔等危险性玩具的出售,切断了奇幻小说等书籍在学生之间流动的源头。

2.2不断完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标识

校东门分时段临时停车,有效解决了上放学道路拥堵问题;校北门安装护栏、减速带,设置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交通标识,保障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

2.3落实护导执勤,抓好关键节点

为确保学生放、入学时段的安全,派出所、交警、保安公司特勤、学校家委会、教师等多方参与,加大校门口的护导力度;严格落实教师层面执勤排挡表,明确上岗时间、地点和职责,将教师执勤出勤率纳入绩效考核;另外,加大校内课间执勤的力度,实行学部监管、年级负责的方式,定时查看走廊死角、厕所等隐蔽地点,有效制止校园欺凌时间的发生。

2.4家校合育,形成合力

学校家委会自发组织 “德润爸爸.妈妈”团队,在早高峰时间段义务执勤护导,保证了学校门前的顺畅。家校共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年,“德润爸爸.妈妈”团队赢得了梨园街道“最美团队”荣誉称号。

3筑建校园内部防控体系

3.1监控覆盖所有重点部位,安装一键报警装置

学校目前安装监控探头255个,硬盘存储达30天以上,监控室24小时不间断专人值守。并安装一键报警装置,对校园重点部位进行防火防盗布控。

3.2强化校门出入管理

学校配备专职安全保卫干部3人,由保安公司配备安保人员12人,严格落实学校出入门登记管理规定,确保校内师生的安全。另外,保安定时巡查校园,防止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

3.3查改结合,狠抓落实

学校安全工作实行走动化管理,隐患排查与维修整改相结合。首先隐患报修实行平台化管理,借助学校综合办公平台,提报人将隐患上报,安保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后结果反馈给呈报人。其次落實多部门定期走访检查制度,后勤服务中心、安全保卫中心、学校办公室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巡查,排查校内安全隐患,及时维修销号。另外实施体育场地器械每周巡查制度,安保、后勤、体育教师每周五上午对学校场地器械进行巡查,及时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提高师生自身防护能力

4.1探索制定“15130”全员安全教育法

以安全高于一切为统领,探索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15130”全员安全教育工作方法,即“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周末放学前五分钟、重点课时前一分钟、节假日放学前三十分钟、午餐后三十分钟”,由任课教师、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由安全委员讲授内容记录在班级“15130”安全教育手册中。

4.2安全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让本质安全走进“常规”

首先,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有效提升了我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另外,从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入手,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工作。在低年级段开展安全用电专项讲座,在高年级段开展男生女生讲堂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3自编自我保护手册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自我保护成功的案例进行学习,同时,剖析一些失败的案例,总结其中的教训。每人编制一份自我保护手册,分享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效提升学生自我防护的意识。

4.4开展小课题研究

调查分析未成年人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及其危害。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通过调查活动,学生们明白了不良行为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带来的危害。并积极探寻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5开展礼仪教育课程

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将传统礼仪和现代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使学校礼仪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孩子获得一生的安全,在一切莫测的环境中,让他们有能力实现高概率的生存和平安。因此,安全理所当然成为学校教育和课程的根本指向与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师生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孙绍蕾.从同侪压力看欺凌.学生教育[J],2013,34期.

[2]王斌.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

[3]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