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JINGART艺览北京”创始人包一峰:一心想把事情做好 从没野心征服北京
2019-06-29张娜
张娜
包一峰
国内公认的公关一哥。90年代开始接触国际奢侈品,2002年创立霖杰公关,2013年与艾德韦宣集团强强联手,艾迪霖杰正式成立。同年11月联合创办了ARTO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2018年ART021创始团队来到北京,举办第一届JINGART艺览北京博览会。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包一峰
Q作品的选择是怎样的?
A我们还是选择画廊,去年的jingart我们有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侧重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在北京坊那个地方,希望跟经典有一个集合。这也不是一个纯粹当代性的艺术博览会,我还是希望它更具有多样化和包容性。所以我们请了蒋家班的佛像,请了两个珠宝品牌,家居品牌,咖啡品牌、冰激凌品牌……
在公共空间我们希望展示一些比较大的作品,所以跟画廊探讨,设置一些具有学术价值,同时具有一定体量,可以把整个空间撑起来。因为空间紧凑,所以展示了两三件比较大的作品。
Q北京和上海的人,在艺术方面有什么不同的追求吗?
A其实现在的区别越来越小,坐动车四个多小时便可以穿梭于两个城市,人们为了艺术到处飞,去香港巴塞尔、去迈阿密艺术博览会、去威尼斯双年展……原来对两地人的概括是北京人豪爽,上海人偏更小资。但是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时候,差异没有那么大。共通的是,大家都喜欢艺术,所以才能走到一起来。
Q JINGART的发展是怎样的?都有哪些进步?
A其实每年都是脚踏实地慢慢前进,也不会一下子就放得很开。ARTO21几年来的参展商数量从29到36到45到75到100多,增长速度也不算太快(虽然第二第三年的时候就足够开到100多家了)。
JINGART更是如此,北京和上海还不太一样,包容性更强、选择也更多,所以更需要选择不同领域里最好的画廊和机构。北京的艺博会其实不好做,因为已经有一些同类型博览会,可能做了之后北京的藏家不一定捧场,国外的藏家也没那么积极地过来,画廊也不确定会不会有新藏家、有哪些新藏家能出现,所以肯定更谨慎。
但從艺术生态上来说,我们又不可能忽略北京,中国的画廊北京就占了几乎一半,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也是最多最全的,文化沉淀更不用多说,各方面来讲基础都很好,所以我们还是觉得必须踏实做下去。
Q做好艺术博览会的关键是什么?
A首先要考虑到你服务的对象。一个漂漂亮亮的展会谁都能做,但展了之后谁来买,有没有让画廊认识到新藏家,这才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我们作为主办方就是要让画廊满意。当然了,还有相互了解和取舍的问题:我们平时也会去很多画廊看展览、参加活动,这不单纯是为了社交和“混脸熟”,更重要的是双方要在平常进行更多沟通。
很多人说想参加我们的展会,我都会建议对方先多了解我们的展会是否符合他们的调性和期待。因为说实话,并不是每家画廊到我们这里来都卖得很好,哪怕带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也有销售差异很大的情况,所以这需要双方的考量。不过,我们总是希望让每个人都开心,和机构成为长期携手、共同成长的伙伴。另外一点是要避免艺博会相互间的同质化,不过这很难说清楚。因为我觉得我们很有特点,但很多人可能又觉得没什么不同,这确实见仁见智。做博览会就像装修房子,很多隐藏工程外界关注不到,包括很多服务细节也是如此,亲历者才能体会更多。我自己和很多奢侈品牌有合作,所以对细节要求特别严格,小到宣传材料上logo位置之类的问题我都会去和团队成员核对。
再者就是可能得有点社会责任感吧。虽然有人说“你们的博览会看起来像Art Basel”,但我们其实从来没往那个方向靠,我们想做的一直都是帮助中国的画廊成长,也培养中国的藏家,所以需要以更多方式吸引人们参与进来,包括公共教育等内容的不断深化。北展附近有很多大学,今年也会邀请他们过来参观,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何为当代艺术,以及中国艺术圈的真实现状。
TIPS
JINGART现当代艺术精选
卓纳画廊精选了多位蓝筹艺术家在内的雕塑及绘画作品。白石画廊将呈献草间弥生、奈良美智、吉原治良、白发一雄等日本颇有成就的艺术家作品。
展会现场还可以看到许多二十世纪中国现当代艺术大师的佳作。索卡艺术将呈献周碧初、沙耆、刘荣夫、赵兽等上世纪代表艺术家的精品油画,与此同时,诚品画廊将带来常玉、夏阳、谢景兰等创作的架上作品以及熊秉明的铜制雕塑。展会关注当代水墨,重点展示当代水墨领域的先锋艺术家代表。千高原将带来八五新潮活跃画家之一王川的抽象水墨作品。美博空间将聚焦新东方主义美学,展览将集结十几位中国当代的创作实践,作品形式涵盖油画、影像、雕塑、装置、水墨、版画等。来自香港的本地画廊则呈现四位艺术家胡小屏、简志雄、林雅涵及谢敏行的群展,展示艺术家通过独特方式对二元对立进行的探索。
耿画廊将带来薛保瑕、蒋友梅、彭薇三位艺术家的精彩作品,呈现当代艺术的全球化浪潮下,华人艺术家多元而精炼的形式风格。Tong Gallery+Projects、非凡仕、EGG画廊以及艸居将会在展位分别呈现不同尺寸雕塑作品,探讨作品与空间的联系。Kogure画廊将展开一场“物派”和“超技术派”两种拥有相反艺术理念风格间的对话。伍拾伍号院子将呈现出一个“山先生的书房”的概念空间,呈现一个萦绕着中国传统精神气韵的空间格局。
设计与装饰艺术
纽约佛瑞曼将关注1800年至1940年活跃于巴黎的艺术名家,并呈现由他们所创作的家具、雕塑、绘画等作品。关注当代设计的凹空间将带来由谭志鹏、颜磊、HumanSince 1982、Anotherview创作的大型作品。此外,为佛造像的蒋家班将带来一系列沿袭了汉式多元化塑造方式并融合了诸多当代设计元素的优质佛像。与此同时,华裔珠宝设计师丰吉、新锐珠宝设计师龙梓嘉也将会在现场呈献收藏级珠宝作品。
1.博特罗在亚洲 Fernando Botero,Picnic,2010,Oil on Canvas,101×143cm
2.大田秀则 Nobuaki Takekawa_Only you do not realise
3.非凡仕 章剑zhangjian-《滑雪场Ski Field#6》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96.5×129.5cm 2019
4.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Leng Guangmin,Ripples,2018,Mixed media on canvas
5.千高原 Wang Chuan,2009A-No.1,Ink on Paper,89.5×97cm,2009
6.诚品画廊 Sanyu,Nude Ⅱ,Sketch on Paper,45×29cm
7.豪瑟沃斯 Takesada Matsutani ,Paravent,1987,Graphite and turpentine on paper,164×490cm, 6 panel folding screen
8.凹空间 Lotus Console Table_Zhipeng Tan_Gallery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