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永骏《预售屋》个展意味着“迁徙”与“告别”

2019-06-29王雅静

北京青年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布面个展油画

王雅静

時永骏“预售屋”个展兼有双重“迁徙”与“告别”的意味,一方面,展览与时永骏撰写的同名小说《预售屋》相关联,半隐居状态的时永骏所有的创作、空间装置搭建与摄影都在其隐匿于山中的小屋完成。在此,《预售屋》小说是展览的一个平行文本,更是艺术家依据个人经验对于未来的个人命运和时代做出的一些预言和预设;另一方面,艺术家将他位于台北的工作室用木板包裹,运用类似翻模的方式平移到北京蜂巢展览空间当中,创造出亦真亦假的私密空间坦白于观众,在与小说的互维关系与互相施与合法性的同时,将所有的作品带入到文本和艺术家真实个人经验的叙事空间当中。

纵观时永骏的创作,可以发现,绘画链接着时永骏的所有创作方向与思维逻辑,无论是摄影、装置甚至是小说当中的描述性语言,各自媒介中的场景安排、观察角度的预设都有绘画的痕迹。延续先前的题材,时永骏的绘画对象始终来自于他的个人收藏,这些藏品涵盖旧家具、玩具、衣物照片等等生活中的日常物品,而它们则都来自某一历史时段。在新作更加复杂的画面中,人物也都来源于身边熟悉的人们,然而人物的设置似乎被雕像化和道具化,像是一种对画面中物品的拟人化处置,或许他们同样被艺术家视作为个人所珍惜的藏品,希望被定格在某个个人化的“无空间”之中。

像是一种颇具仪式感的升华行为,展览结束后艺术家希望将本次平移到蜂巢北京空间的房屋销毁,为自己的小说和整个阶段的创作画上结点,不同于威廉·福克纳的《烧马栅》和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此二者都是在伤感情绪下的一种消解虚无感的仪式),时永骏的销毁行为像是伴随着某种喜悦,成为一次正式的“告别”。通过“迁徙”与“告别”,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将被推向某种顶点,释放出兼具破坏与生成的强力。

肖像图书室 2017 布面油画 130×162cm

陶艺教室 2018 布面油画 130×162cm

放满陶器的大桌 2017 布面油画 182×227cm

猜你喜欢

布面个展油画
钱爱康
一张油画
王秋莲
詹克兢布面油画
杨海固个展:浮现
油画《塬下》
油画
《岁月长又长》(油画)
张方白艺术作品
向京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