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紫砂画缤纷

2019-06-28姜玥婷马骋

检察风云 2019年12期
关键词:紫砂陶珐琅粉彩

姜玥婷 马骋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区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般人都知道,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主要是以其得天独厚、世上绝无仅有的紫砂原材料和其古朴的自然色泽,加上制作艺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百态千姿的紫砂壶圆器、方器和雕塑器等造型艺术,在我国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经久不衰。同时,伴随着中国紫砂文化的发展,明代晚期以后,紫砂陶制作艺人经过长期探索,在紫砂陶上创造了一系列的装饰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集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为一体,与紫砂制作技艺完美结合,深符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标准,尤与文人阶层的审美情趣相吻合。但殊不知除此之外,镶嵌(镶嵌金、银、玉石、色泥、螺钿、红木、瓷花等)、包锡、包漆、泥绘、粉彩、彩釉、珐琅彩、描金、浮雕、镂雕、绞泥、模印、贴饰等装饰工艺,也为紫砂陶富有实用和艺术鉴赏的双重特色增添了一抹浓装异彩,只是一般鲜为人知而已。其中,画粉彩、画珐琅彩和加釉加彩是紫砂传统装饰技艺中一支瑰丽多彩的奇葩,有着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粉彩是清代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

宜兴紫砂粉彩装饰以清代雍正时期制作最精,而以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制作最多,一般多用平涂技法,采用晕染的则不多见,题材以山水、花卉、人物故事较多,作画之后再经炉火烘烤而成。在艺术形式上有两种装饰风格,一种是“满工画”,即除了紫砂器的器底露胎外,其余部分均画粉彩,如图清代画粉彩紫砂壶除了壶流、壶把、壶钮挂釉外,其他部分全部用粉彩画满。清代阮葵生在其所著《茶余客话》中写道:“近时宜兴砂壶,复加饶州之鎏(釉),光彩照人,却失本来面目。”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露胎画粉彩装饰,即在紫砂胎上直接绘制图案,保留部分紫砂胎体“留白”,以不失本来面目。

紫砂画粉彩在清代又逐渐演变出紫砂加釉加彩装饰技法。民国李景康、张虹所著《阳羡砂壶图考》写道:“浇釉之法,先造壶,胎干后,以釉浇之,有双单皮之别,与景德镇制瓷浇釉无异。”加彩则用景德镇粉瓷色料,其法与景德镇瓷填粉加彩无异。在清中期较为流行,现在已经不用。

除了画粉彩和加釉加彩装饰外,品格最高的画紫砂器装饰就要数画珐琅了。又称“瓷胎画珐琅”,国外称“蔷薇彩”。使用进口颜料,不仅色彩多而且烧制时色彩控制准确,画面有立体感,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琺琅彩主要成分是硼酸盐和硅酸盐的混合物,在不透明的白色易溶的珐琅料中,加入适量金属氧化物色素,即成具有色泽的珐琅彩。画珐琅的制作方法是:先在已制成的紫砂胎上用各色珐琅釉料,按照图案纹饰设计要求,绘制纹饰图案,再经入窑焙烧显色而成。画珐琅盛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多宫廷器用,成为“内廷秘玩”。在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记录有康熙、乾隆时期珐琅彩紫砂器:“九月二十九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崔总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宜兴画珐琅包袱式茶壶一件,具康熙年款。……乾隆三年九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宜兴画珐琅包袱式茶壶一件,宜兴四方画珐琅茶壶一件,宜兴画珐琅海棠式茶壶一件。”

雍正年间画珐琅工艺传入苏州地区,从而形成了内廷造办处和广州、苏州三大画珐琅生产中心,产品各有特点。

目前,宜兴地区紫砂壶主要以画粉彩和画珐琅为主,采用露胎画彩装饰技法,以不失紫砂本来面目。一般在紫泥和缎泥烧成的紫砂壶上运用晕染技法作画,但鲜见在朱泥上画粉彩和画珐琅,因为紫泥和缎泥加彩更具艺术表现力。同时,也继续传承着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这项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装饰技艺。

另外,用紫泥和缎泥烧制的紫砂壶再经传统焐灰技艺复烧,出窑后会形成黑色、灰色、淡绿色、青蓝色等多种呈色,此项工艺目前已申请成为国家专利。在传统焐灰技艺烧成的紫砂器呈色上画珐琅,似有紫砂器传统加釉加彩的艺术效果,只是产量极少。

宜兴紫砂器装饰中目前还有一种彩色印花技艺,最早起源于民国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刷花技艺,是受西方传入的搪瓷洒画的启发和影响发明的。制作时先用胶水在器物表面糊上事先设计好的专用图样纸,待胶水干后用小刀笔依照图样刻出花纹,再用笔刷蘸着所需要表现的各种彩色颜料,隔着铜丝网筛来刷,再在各种颜色上勾线,然后入窑烧制。烧成后的图案与手工绘制的粉彩、珐琅彩图案有显著的区别,价值也相差甚远,消费者要注意辨别。

同时,有些烧制后有窑疵或裂缝的紫砂壶也会用画粉彩和画珐琅装饰的方式加以掩盖,有窑疵的紫砂壶加彩后与通常的画粉彩和画珐琅装饰的艺术效果无异。主要应检查紫砂器身是否有裂缝,辨别的方式是打开壶盖检查壶的内壁是否有开裂后修补痕迹,最好用水灌满茶壶,检查是否漏水。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紫砂陶珐琅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