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草书的起源、嬗变与书法艺术自觉

2019-06-28王永忠

流行色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觉嬗变草书

王永忠

摘要:书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书法字体,它的兴起与发展在书法艺术发展中具有十分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通过对草书的发展起源及其嬗变过程的分析,就草书的书法艺术自觉及其在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草书;起源;嬗变;书法艺术;自觉;研究

草书的兴起与发展变化,对书法字体的变革以及书法艺术审美转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草书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书法字体和文人情感、风格的相互结合,形成了新的书法潮流,对书法的传统艺术形式及审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随着草书的发展及其书史合法地位的确定,其在书法艺术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并逐渐在书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因此,就草书的起源及其嬗变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草书的书法艺术,进而推动书法艺术及其审美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草书的概念与书体类别

根据书史对草书概念的论述,主要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其中,从广义层面,可以将草书理解为潦草不工整的书法字体,即为草书,比较典型的有金文草书《散氏盘》以及章草《石门颂》等,这类书法字体与《毛公鼎》《大盂鼎》以及《礼器》《乙瑛》等相比,其书法字体中的草意更为明显;此外,狭义层面的草书则是指具有独立意义的草书,草书的基本构成、书体风格与广义上的草书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包含狂草、今草以及章草等不同类型。

总之,草书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包含章草、今草、狂草等不同类别,其中,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草书狂乱的书体风格中透露着独特的艺术之美。

二、草书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草书最早起源于汉代,是在篆书体系解体与隶书风格演变情况下,随着书体的多极化演变发展,为了书写简便而逐渐兴起并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与草书一同兴起、在书史发展中呈现萌芽之势的还包括行书和楷书。关于草书的起源,晋卫恒《四体书势》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在汉朝已经出现草书,并且在这一时期还涌现了崔瑗、杜度以及张芝等为代表的章草名家,对草书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书史有关内容记载,东汉时期随着隶书由鼎盛逐渐向停滞发展趋势的转变,书法本体发展在经历了简牍、帛书以及砖铭等民间书法形态后,这一时期所出现的草书作品代表中,对西汉简书以及篆书的书体风格继承与发展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其书体形态上呈现出更加通脱奔放的风格变化;但是与前期的书法本体艺术形态相比,所呈现的格局相对较小,为草书的雏形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草书的发展历史来看,东汉时期由于尚不具备狂草产生的条件;因此,上述史料记载的草书作品及代表中基本不可能出现狂草。

草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早期草书与章草、今草等不同发展阶段。根据草书的发展起源来看,早期的草书作为与隶书相平行的书体,是从隶书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因此被称为是隶草,其书法形体中还具有一定的篆草特征与风格,这是由于早期的草书,其书法形体对隶书的规矩严谨形成了一定的突破,呈现出一种相对通脱与草率的书法风格,属于一种草书与汉隶书法相融合的雅化草书,其书写字体的波挑较为鲜明,书写笔画钩连呈波形变化,且书写字体之间相互独立,整体字形呈现出略扁特征,笔画中带有一定的横势变化。章草在汉魏时期发展最为兴盛,至元朝时出现一定的复兴发展态势,到了明朝逐渐呈现出蜕变发展趋势。其中,在汉朝末期,随着章草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其草书风格中隶书的笔画行迹逐渐消退,呈现出上下字体笔画走势之间相互牵连通达,同时在字体的偏旁与部首方面也更加简化,并且呈现出相互借用变化。随着这一书体风格与特征的转变,章草逐漸发展并演变成草书中的今草。今草是在章草书写的波挑去除变化上逐渐发展演变形成的,其在魏晋以后均呈现出兴盛不衰的发展态势,并且到了唐朝时期,今草书写中笔画走势与字体风格的放纵更加明显,具有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的鲜明特点,因此被称为是狂草,也即大草。现阶段,草书在其演变与发展中,其书体审美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本身的实用价值,更加趋向于通过一定的规律实现字、点、划连接成字,其字体结构更加简省,书写过程中对偏旁假借更加明显。但是,对草书的书写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乱写,草书笔画中的钩连主要表现为上下与左右钩连,与其他书法字体相比,不仅具有鲜明的书体特征,而且也具有较为独特的书法审美艺术价值。

三、草书在书史中的嬗变与书法艺术自觉

随着草书在汉代的兴起,作为草书雏形的章草在汉魏时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变化态势,这一时期出现以崔瑗、杜度等人为代表的章草名家,产生与隶书、篆体等传统书法本体不同的书体类型,对书体的变革以及书法艺术审美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在章草向今草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即为王羲之,其书法形体摒弃了章草的捺势,呈一拓直下的风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对草书书写的行走轴线变化产生了强化作用,使其更加符合行草书写的笔势风格,并且在行草的发展影响下呈现出更加明显的特征变化,其笔法规律及转变对现代草书的书写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总之,从草书的兴起至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来看,不难发现,草书的书写从早期的急速实用化到独立的形态系统的建立,其书法形态的意象审美及书势形势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随着草书的发展,在其书写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草书的演变发展中,对其书写的规范化培养及发展变化导致草书书写速度逐渐降低,从而也产生了对草书书写变化的错误认识。比如,一些研究中对“匆匆不暇草书”片面地理解为因时间不足导致书写潦草、产生敷衍等,这一结论与草书发展的史实存在一定的不符性。根据草书发展历史,其字体书写以及书法审美层面对草书的要求都是以快速流变为主,因此,书写速度的缓慢并不是草书书写的常态要求及审美体现。所以,对上述观点的理解应该从草书书写由实用化稿草向规范化书写演变这一特殊发展变化阶段的角度进行分析。草书的书写通过“囊括万殊,裁成一象”形成了一个超越传统书法本体的审美视域,促进人类审美自由与无功利审美的实现。草书的神秘更是推动了它与古人深刻意识之间的联系转变,并且随着草书的兴衰变化呈现出相应的兴衰转变特征。因此,综合书法史发展来看,草书的发展在实现书法人文源流的开启上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其中更显示了书法审美自觉的发展与变化。以草书在汉代的兴起发展及影响为例,这一时期,隶书为正体书法,而草书属于非正体化地位,却成为士大夫阶层追摹的对象,即使受到激烈抨击仍未呈现减弱态势,这与草书书法艺术中所体现的变革精神有很大的关系,也正是这一书法精神使其成为这一时期的书法审美主流,并对汉魏时期的书法审美自觉形成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在人们的书法审美自觉转变发展中,草书由文人掌控,其中以文人个性意志以及精神风貌、审美情趣、文化追寻等体现为主,并且以书法形态及作品为载体,对其精神意志以及审美、文化等进行表达、传播,形成相应的潮流和趋势,从而对人们的书法审美自觉变化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草书的发展与转变,不仅实现的是书体形式与风格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审美观念及价值的转变,为书法史发展方向的选择及其进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草书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虽然隶书仍处于书法正体地位,但是其在士大夫文人阶层的影响已经明显变化,逐渐不被重视,并且被认为是工匠之类的代表,越来越被摒弃;而草书逐渐被士大夫阶层所追捧,在书法形体的发展与演变中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其中更多地体现了文人的文化尊严及精神风貌、行为意志、审美追求等。在这一情况下,随着草书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逐渐促进了由草书推动的书法审美自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对书法审美价值的追求,并逐渐将文化观念以及个体意志、哲学等代入到书法中,对其发展形成影响,因而促进全新的审美意识与审美领域出现,也因此萌生了书法理论意识等。

结束语

总之,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对草书的起源、嬗变与书法艺术自觉进行研究,对草书的发展与书法艺术审美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生泉.四十年来西夏文草书研究的回顾与分析[J].西夏研究,2019(01):80-86.

[2]赵浩民,靳继君.浅析陶瓷书法纹饰:以唐长沙窑口瓷器书法纹饰为例[J].艺术评鉴,2019(03):24-27.

[3]李逸峰.敦煌草书简书写文化考察——以马圈湾汉简为中心[J].中国书法,2019(03):76-101.

[4]姜丹丹.书写的力量与生命的转化——论王冬龄“乱书”实验之当代性[J].文艺研究,2019(01):28-36.

猜你喜欢

自觉嬗变草书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草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