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菁盛:一个因树林茂盛而得名的地方

2019-06-28王卓

三月三 2019年2期
关键词:匹夫红水河娘娘

王卓

大凡一个地名,大都有何以为名的根源。都安瑶族自治县有一个地方,相传远古时候就是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无论春夏秋冬,都是郁郁葱葱、菁菁盛盛,故名“菁盛”。

不过,菁盛得名于草木茂盛,却成名于当地的风物。正如一句无名诗所述的那样:“天下风物处处是,都安菁盛也风流。”

菁菁盛盛名副其实

来到菁盛的人,必到文华村加意屯。因为这里有一株“葡萄工”。村民没人知道这株细根穿入好几块台地、繁茂的枝叶爬满大半边石山、根围达163厘米的“葡萄王”生于何时,只知道它是当地最为有名的植物。村民说,这株“葡萄王”小年都结1000多公斤的葡萄,大年更是高达3000多公斤。

当然,这株“葡萄王”在菁盛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存在菁盛繁茂的植被当中。如今的菁盛虽然没有了参天的古树,却依然是植物的王国。走進菁盛地界,十多公里的红水河峡谷,凤尾竹、牛尾树、任豆树、枫树、椿树无处不在。河岸两边的临水崖壁上,榕树及各种乔木倒挂成长,有些树枝伸入水中,在水面形成一排排独特的风景。河岸之上,木棉树成排而立,每到开花季节,大红、粉红的木棉花成为沿河两岸最为美丽的景致。

菁盛多竹子。十里红水河岸,钩刺竹一丛连一丛,每当峡谷有风刮来的时候,竹枝互碰,竹叶互擦,发出的声音形成美妙的大自然乐章。从河两岸再往远一些的地方,格鲁花、三月花、苦菜花以及不知名的花草,构成五颜六色的画面,共同美化这一片土地。

茂密的植被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据村民介绍,菁盛地界上,各种野生动物众多,有金丝猴、穿山甲、南蛇、豹、山鸡、箭猪、野猪、野狗、灵猫、蛤蚧等。

从菁盛流过的红水河,不仅滋养了当地繁盛的植被,也给菁盛带来了方便的水上交通和极好的商机。20世纪50年代之前,菁盛是一个商品集散地,每天都有各种货船停靠在菁盛码头,有从天峨、东兰、巴马而来的运货船只,也有把货物运往梧州等地经停的船只。本地的特产如桐油、纱纸、黄豆、山羊、肉猪、沙皮等基本上都通过这里运往外地销售。而洋纱、布匹、煤油、食盐、洋钉等“洋货”也是由这里运达当地。抗日战争时期,曾有几艘火轮停靠在这里,街上有几家商店,大部分是广东等外地人来做生意的,给山村带来了商机。

五大雄关各县气势

在菁盛境内,有五大雄关:匹夫关、灭瑶关、刁坳关、弄美关和娘娘隘。其中最为有名的当为匹夫关。匹夫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险要的地势而与太平天国“结缘”。匹夫关位于都宜公路26公里处,左边是高耸的悬崖绝壁,右边是红水河,以前曾经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过。当地土司十分清楚此地的重要性,于是在小道口筑了一道石门,让这里变成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地。1860年,太平天国将领石镇吉率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从百色开拔去宜山(今宜州)与石达开会合。当队伍到达匹夫关时,遇到安定土司潘风岗指挥的团丁围攻,双方血战数日,太平军全军覆没。这一史实,在《广西通史》中有记载。

匹夫关石壁上镌刻的“炬岈”二字,字径约有50厘米,竖排,气势雄浑,两旁有小字,右边是“时成化戊戌年谷旦”,左边是“中顺大夫舞阴裔岑鐩书”。据说这两个字的作者为岑氏,可能是当时思恩府知府。安定土司是思恩府属地,因有功于朝廷,得到皇帝赏赐大夫称号。

匹夫关的石壁前有一座庙宇,当地人称“娘娘庙”。此地也叫“娘娘隘”。如果说匹夫关是纯粹的血火战场,娘娘隘则多了一分凄美的意境。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仙女从西天飞往东海寻亲,飞到此地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地势过于险峻,会给来往的人们带来许多危险。于是她便留了下来,目的是当人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施以援手。久而久之,她变成了一块石头,永远留在了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不知名的仙女,便立庙以祀,故得名“娘娘隘”。

还有一个类似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明朝时期,将领王阳明奉皇命率部征剿“南蛮”。在王阳明的军队中,有一个年轻的军官在战场上被俘并下落不明。他的未婚妻在家等待多年见他一直未归,便走向了千里寻夫之路。一路打听,得知未婚夫最后的战场就在红水河边的菁盛。于是,她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而来,后因路途劳累病倒。而此时战场己无军队的踪影,四周也看不到人烟。这位姑娘无处治病,不久便死去。山上的动物被姑娘的行为所感动,便日夜搬石垒土将她的尸体掩埋。后来,人们路过此地都会献上一束花,以表示对她的敬意和纪念。

据当地村民讲,1949年冬,国民党残部败退经过娘娘隘,因当地游击队远征,只留下民兵把守,一位郭姓民兵仅凭一支步枪,借助城墙,与一团人马对抗半天。后敌人爬上马铃山,绕到这位民兵头上开火,他才被迫撤退,一团人马才能通过,由此可见娘娘隘的神奇之处。

猜你喜欢

匹夫红水河娘娘
“匹夫无责” 论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匹夫”的由来
平民为什么被叫做“匹夫”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娘娘寨的春秋事
北盘江-红水河航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
普通人为何称“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