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助推脱贫模式浅议

2019-06-28解朝侠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供销县域有机

解朝侠

【摘 要】 该文围绕拥有“西北有机第一县”称号的洋县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概述了农村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及优势条件,探索了以电子商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途径,分析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和大力宣传电子商务知识等,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电商;扶贫;“5115+1314”模式

2017年11月11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栏目走进洋县,直播洋县电商带动有机产品销售情况。“双11”当天,洋县电商销售约4.8万单,销售额达290万元。

一个地处盆地的国家级贫困县,电商缘何能有如此骄人发展?又是靠着怎样的措施,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探索形成了能够在陕西全省推广的电商发展“洋县模式”?

一、以有机产业为龙头,构造电商发展绝佳优势

1981年,专家在洋县发现世界濒临灭绝的最后7只野生朱鹮,震惊世界。随即,关于狩猎、伐木、使用农药化肥、放炮开山等“四不准”保护措施相继出台,生态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措施愈加得力。

2005年,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4名院士深入洋县考察后达成共识:“洋县是中国境内发展有机产业的最佳区域。”于是,加强打造有机产业,加快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探索形成电商助推脱贫的发展模式。

面壁十年图破壁。2015年10月15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洋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017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又授予“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称号,“朱鹮”和“有机”成为它的靓丽名片和形象代言。目前,已累计认证黑米、红薯等有机产品13大类72种12.8万亩,建立生态品牌示范基地25万亩,有机产业实现总产值9.66亿元,成为电商发展的绝佳优势。

二、供销合作社借力电商重整旗鼓

供销合作社作为国内零售网点最密集的系统,是计划经济到目前为止仅剩的产物之一。陕西省供销社决定在陕南10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洋县有幸被确定为试点县之一。新机遇有如一缕春风唤醒了供销系统,一场绝地奋起的改革大幕由此开启。

1、县域电商落地生根,参与产业精准扶贫

春露一滴,点开万顷碧波。由县供销社牵头成立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省社试点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搭建供销电商服务中心、设立24个村镇服务站点,初步形成供销电商网络体系。在各村成立合作社,大力发展有机产品,帮助企业建起了电商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力促群众增收致富。

2、依托国家示范项目,供销电商纵深发展,成效初现

充分利用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专项资金,大力发展深层次推动供销电商向纵深化发展。以一隅谋全局,科学规划运营、培训(孵化)、配送、站点、品宣和溯源六大板块体系建设,在供销电商体系基础上完善县域电商产业构架,全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电商生态环境。全县电商企业和个体(微商)已达200多家,上架农产品120余种,电子商务交易销售大幅提升。

三、个性创新:构建电商扶贫“5115+1314”模式

借力电商,致力扶贫,并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工程中,创造和形成了电商扶贫的创新模式。

1、5115+1314

为了加快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步伐,创新性地提出了5115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即围绕有机主导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有机稻米、蔬菜、果品、养殖、林特五大类产业,采取五种扶持模式,扶优10户带动力强的涉农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为了配合5115系统工程,提出了1314全民扶贫模式。即,通过“1”种手段:互联网;组织“3”种电商扶贫从业群体:县域电商企业及个人、电商服务站点、扶贫干部;利用“1”个地方专业电商扶贫平台:朱鹮集市——整合电商各个渠道、平台,搜集县域贫困户各种产品,通过平台开店、全民分享的方式完成农产品进城工程;帮助“4”类电商及扶贫对象通过电商脱贫致富: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殖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电商创业企业及个体。

2、“四个跟着走”推动有机产业和县域电商深度融合

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发展电商,以电商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有机走,有机跟着扶贫走的“四个跟着走”,梯次推进电商、企业、产业、有机、扶贫滚动融合,初步实现企业卖有机、群众种有机的良好循环,以实现农村电商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从初期以培养个体、零散电商为主的阶段步入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阶段,加快实现农户脱贫致富的目标。

3、“六整合”构建县域电商扶贫新体系

通过合作联合的方式、合作经营的手段,以乐村淘、淘实惠、村掌柜等电商平台整合;与镇域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种养殖大户整合;与镇村商超、快递收发点、移动、电信、金融服务点整合;与各村成立的“两社一会”扶贫专业合作社整合;与移民新村整合;与现有电商企业个体整合的“六整合”思路,带领农民从事市场经济,全力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和流通网点相结合、线上线下一体的农村现代化流通体系。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有机产品、脱贫攻坚、电子商务犹如三驾马车,相得益彰。在“5115”产业精准扶贫工程中,仅发展有机产业一项就已带动10541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脱贫。

四、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电商脱贫的步伐。

一是基础设施依然滞后。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在贫困村普及程度較低,县村级宽带网络信号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覆盖范围有限,网络信号仍不稳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功能不健全,群众知晓率和认知度低,电商服务网点作用发挥不充分。

二是物流体系不够完备。物流成本较高也是电商起步阶段发展的一大障碍。物流配送县一级体系较为健全,但由于农村电商尚未形成规模,绝大多数物流快递站点仅延伸到重点乡镇一级,村级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生鲜产品物流短板突出。

三是电商人才十分稀缺。电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影响,难以留住高素质电商复合型人才。同时因配套支持项目资金少,电商培训覆盖范围小、专业程度低,培训输出的电商人才仍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四是农户文化和认知水平待提高。多数农户文化水平偏低,看重短期收益,不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维护,产业链不完整,不能有效率地提供优质、稳定的农产品。

电商扶贫,在扶贫领域虽取得了骄人成绩,但仍属起步阶段,须认真总结,进一步提高,才能把地方优势资源变成百姓福祉,真正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为脱贫攻坚战提供精准扶贫的良策。

【参考文献】

[1] 汪三贵.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2] 林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研究[J].南方农机,2015(01).

[3] 洋县电商办.洋县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猜你喜欢

供销县域有机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那些年的供销合作社
有机白菜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喝有机
2016年高考“有机推断与合成”试题例析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基于流通视角的区域农产品供销问题分析及服务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