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2019-06-28王雪谢丹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口语训练应用策略教学模式

王雪 谢丹

【摘 要】 高校“问题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训练中应用策略主要是:科学搭建支架,合理创设情境,鼓励独立探索,加强协作学习,注重效果评价。

【关键词】 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英语;口语训练;应用策略

一、引言

问题是英语口语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师生及生生互动。正确使用问题可帮助口语交际有效进行,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使用目的语交流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有意义的使用语言来学习目的语。当出现交际僵局时,对话者可利用一些互动修饰策略启发学习者重新组织语言。

鉴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填鸭式教学方法(缺失学习的语言环境)禁锢学生的思维,挫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课堂开口率低,阻碍了英语学习者水平的提高。如何打破这一格局呢?提问是最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技巧之一,主要用来引发师生互动以及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教师的提问要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使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自我陈述表达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融合贯通。因此,以问题为支架来实施英语口语教学,不失为一种上上之策。教师正确使用问题可促使课堂交际有效进行,有利于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为学习者提供使用目的语交流的机会,使他们通过有意义的使用语言来学习目的语。当出现交际僵局时,教师可利用提示、举例或翻译等互动策略启发学习者重新组织语言。

二、“问题支架式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1、“问题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对学习者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框架,以问题为载体,以支架理念为导向来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即在开展学习者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建好问题链,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其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1]即教师根据学生对已知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创建一个问题链——提供线索、追问或重复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回答最初提出的问题,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展开教学,最终完成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称为“问题支架式教学”。

2、问题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1)以问题链构成课堂教学的支架式教学,各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根据学习者“最近发展区” 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注重难度的递进性。

(3)问题类型分布均衡丰富,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问题集的整体性。

三、“问题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训练中的应用

刘宇慧提出“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在‘引导-回应-引导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的,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教师通常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创新,而这三种策略提示、追问、重复就是必不可少的提问环节。提示是教师通过给与学生暗示,使其利用正确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或是澄清答案的过程。” [2]追问是当学生给出正确但又不充分的答案时,根据学生的回应,教师通过提出更多问题,引导学生再度思考,加深他们对内容的深层次理解。重复是当学生不理解问题或者他们觉得难以回答,教师会重复问题——将问题简化,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再次重申问题,使其听清楚问题,减少对问题的恐惧心理,激发口头表达的热情。笔者将三种提问策略构成一个问题链,即问题支架式教学,应用于英语口语训练教学中。本文就一段职场对话训练为实例,谈谈“问题支架式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搭建支架

在教学进行之初,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性问题在大学英语求职口语训练中的应用,引发学生的思考。

1. How do you know about this company?

2. What relevant experience do you have?

3. Do you prefer to work done or on a team? Give some examples of teamwork.

4. Do you mind working late? How do you handle pressure?

5. Do you mind working late? How much do you expect to get paid?

6. What are your goals for the future?

7. What can you contribute to this company? Or why should we hire you?

學生通过Brainstorming 的方式将可用到的词汇如:advertisement,TV, newspaper, part-time job, skilled, experienced…一一罗列出来,并连词成句。

如:I get to know our company from newspaper/TV. I have ever done this as a part-time job in my spare time. 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本环节中所需运用的知识框架得以搭建, 为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

鉴于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教室内进行的教学活动,完全复原出真实的社会环境在课堂上的教学中具有局限性,[3]这就需要通过播放多媒体影像资料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快速溶入到与所要学知识相关的情景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英语环境里进行学习,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第一步:教师通过一段面试视频营造氛围,让学生熟悉真实面试中出现的句型,引发学生思考,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回答是否用词恰当机智,并展开话题讨论。学生根据活动要求组织语言(或者摘录视频中的有些实用表达),编写相应句子。

第二步: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问题链进行情境设想和语言组织,编写自己情境设定的对话。

3、独立探索

即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根据提供的知识框架(问题链)自主分析,学生可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如:手机查询相关表达、在线搜索相关素材等最终实现自我学习潜力的 “攀升”。在本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己编写句子独立完成口头表达,为进一步和小组成员对话做准备。

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索环节时,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引出问题让学生联想、反思,并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即自主探索问题的能力。

第一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所用语言的正确性(用词、语音、语调、语法等),即符合真实情景。

第二步:教师适时、有效地给予独立性较差的学生更多关注和引导,[5]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内化知识。对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已知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创建一个问题链—间接的问题、线索或暗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回答最初所提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最终达到持续交流互动的目的。如:Is there anything wrong in this sentence? Is that all  right?[4]当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但又缺乏深度时,教师首先给予必要的肯定,然后通过追问的方式要求学生提供其他的信息,以便得到更好、更完整的答案。如:You are great/Ok/Very good point. Go on, anything else/what else?  对于基础特别差不敢开口的学生,要建立情感支架,打消学生恐惧心理,通过重复问题,帮助学生充分了解问题的含义,让学生由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更多机会完成回答,直到给出满意答案为止。積极面子加强了,自信增强了,主动性提高了。当然对于独立性强积极主动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每个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独立思考,教师不可过多参与。

4、协作学习

作为真正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生通过讨论、协商,较全面、正确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知识的建构。[5]

第一步:教学分组。根据学生成绩、性别、课堂活跃程度等合理搭配分组。

第二步:小组成员讨论具体情境,共享资源,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来完成的对话。

第三步:整合资源,协作完成口语交际。教学分组的目的在于不同学生学习兴趣和基础不同,所持观点也大相径庭,如:I never mind working late./I hate working late. 通过讨论、思考、整合,最终达成一致、靠近“最近发展区”。学生不仅拓展了话题,而且提高了交际能力。

5、效果评价

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反馈部分,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一步:生生评价。自评和互评:课堂上参与程度、课堂学习状态、知识理解程度、自己的表现和获得的收获满意度等。

第二步:教师评价。这个环节将传统教学中所欠缺的环节做一弥补,教师通过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流利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进行较全面、科学、综合的分析。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

四、结语

“问题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链构成课堂教学的框架。各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知识“手脚架”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自然地融合,进而独立思考,共享资源,并协同小组成员完成口语交际,高效地完成知识构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做出反馈,适时纠正,不断反思,引导学生在较真实的情境中自由会话,使学生的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葛晶. 问题支架式教学的实践与启示[J].学苑教育,2012.10 .

[2] 刘宇慧, 陈浩 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教师话语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5 (14-17,34-40).

[3] 王妍. 基于支架理论的中高级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J].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5.

[4] 李丹丽. 英语课堂话语分析与“支架”式教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5 (22-29,44-47).

[5] 梁丽琴.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1.

[6] 赵占香. 英语口语课堂活动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3.

[7] 张延刚. 基于问题的支架式教学设计案例[J].技术物理教学,2009.12.

猜你喜欢

口语训练应用策略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谈如何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
浅谈英语口语训练三部曲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