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不足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6-28徐思黄杰郭宁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对策

徐思 黄杰 郭宁

【摘 要】 该文分析了应届毕业生创业意向不足的主要原因,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少资金、市场推广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向的对策:如增设实操性创业课程内容、增加学生企业管理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本扶持机制、帮助学生走出创业融资困境;对初创企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等。

【关键词】 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原因;对策

创新创业作为促进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从而提供更佳优质完善的市场供给并产生更多的市场需求,因此,近年来政府一直积极推动“双创”的发展。然而,作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近几年应届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向却始终偏低。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只有2.9%的2017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自主创业,所占比例不及受雇佣人数的1/27。2015、2016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中自主创业比例同样极低,仅为3.0%。与此同时,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人数是本科毕业生的两倍。此外,根据对2014届自主创业毕业生的数据统计,虽然三年后自主创业的人数上升到了6.3%,但在毕业当年就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中,放弃自主创业的人数多达一半以上。虽然自主创业的平均月收入(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5785元)以及增长幅度(3年后收入增长幅度为132%)都远远高于受雇佣于他人的收入(4774元)及涨幅(87%),[1]但是绝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仍然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创业初期存在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一、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不足的原因分析

1、缺乏企业管理经验

企业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体系,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职能的总体概括,是经营一家企业的方法论。企业家首先要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计划及策略,然后确立企业文化,即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思想、方式以及理论,同时,也影响员工确立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最后通过这些职能来协调企业所具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即使在各方面资源都配备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家是否具备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力是决定一个公司成败最关键的因素。然而,受到所学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局限,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任何的企业管理经验,企业管理能力无从谈起。因此,企业管理能力正是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

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关于企业管理甚至是任何关于管理学的课程,商科类学生学习的企业管理课程也均是较为简单的理论课程,工商管理的学生都很少涉及到关于企业管理的实习实践。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创业者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才能准确迅速地抓住每一个市场机遇。即使是掌握一定管理知识的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真正的企业管理经验,只能遵循书本上成熟的管理理念,复制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2]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管理经验严重匮乏,致使其严重缺乏企业管理能力。然而,总是跟随他人脚步,显然不应该是创业者的做法,从而,致使很多高校学生的创业仅仅停留在想法层面,不能付诸于实践。一个连方法论都不知道的企业家要想成功地创立并壮大自己的企业的确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因此,绝大多数的应届毕业生都理智地知难而退,放弃创业,选择即使收益较少但几乎不存在风险的受雇佣工作。当然,有一小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应届毕业生,初期选择受雇佣的工作并不是彻底放弃创业想法,而是为了在别人的公司学习管理模式,积攒企业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及起步资金,为自己后续创业积蓄力量。因此,受到教育背景及所學知识的局限,自身企业管理经验严重不足,导致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不具备企业管理能力,创业风险剧增,致使应届毕业生对于创业成功的信心严重缺失,从而降低了其创业意向。

2、缺少资金

虽然早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就已经在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近年来政府也一直在积极倡导,不断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这一举措虽然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创业的想法,但创业资金的准入门槛并没有使大众创业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绝大多数企业在创立初期均只能获取很少甚至为零的经营收入,但却有多项如采购办公及生产设备、购买原材料、产品研发投入、支付员工工资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的高额支出,因此,创业前期充足的运营资本是确保一个初创企业存活下去的根本。

根据《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统计,2017届本科毕业生获取自己创业第一桶金的主要来源是父母、家人及朋友的投资借贷和个人积蓄,所占比例为76%。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创业资本扶持政策,但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本只有4%是来自政府资助的,此外,虽然近年来风险投资在创业界广为流传,但由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发展风险过高,很少有投资公司会对这一时期的企业进行投资,应届毕业生创业资本通过商业性风险投资获取的比例仅为3%。[2]银行申请贷款虽然已经成为筹集资金的重要举措,但对于没有任何资产、银行流水以及信用记录的应届毕业生来说,通过贷款来获取创业资本的可能性也极小。[3]然而,由于创业初期盈利能力偏低以及未来不确定性极高。对于绝大多数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弱的家长来说,他们本身是不支持子女创业的,所以不会给予高额的创业资金支持。[4]与此同时,当前我国贫富收入差距仍然明显,很多高校学生家庭困难,家长即使本身支持子女创业,但面对高额创业资金也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表现。因此,即使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主观创业意识很强并且创业机会突出的情况下,缺乏起步资金的客观因素也会让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创业萌芽思想彻底泯灭。

3、市场推广困难

在如今巨头企业垄断市场一骑绝尘、多数企业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经济大背景下,应届毕业生创业成功的几率已经越来越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创业的机会虽然不断增加,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品牌导向型,这给初创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将企业产品成功销售出去,是创造企业利润最根本的做法,也是企业得以长久生存的必要举措。然而。即使在企业资金充足的条件下,企业如果不能找到正确高效的品牌营销和产品推广方式,企业产品将不会被消费者所了解,更不可能被购买。

当前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推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首先是技术型推动,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如果相对于其他企业有特别强的技术优势,那其产品的先进性、特殊性及不可替代性就是最好的品牌宣传点,也是最能吸引当代消费主体的地方。第二种是营销型推动,也就说企业本身的产品并不具备很高的比较优势,但企业的营销团队总能够抓住当下的网红事件、爆点事件,借势宣传公司产品,从而吸引消费者眼球,得到高效推广品牌形象、企业产品的目的。第三种为资源型推动,即初创企业领导者拥有在创业之前就已经积累起来的社会资源,比如丰富的客户资源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品牌并未有建立起来,但依靠强大的社会资源,企业产品依然能够快速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真正懂技术并且拥有拔尖技术的学生微乎其微,同时,毕业生的前期创业多为同学朋友合伙、搭班,所以营销团队也很难比同行业竞争者有绝对优势。此外,涉事不深的应届毕业生更没有先在行业中发展的企业管理者所具有的社会资源多。因此,自主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对于上述的市场推广动力均不具备优势,使其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市场推广困难,将使其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也就无法创收,最终导致创业失败的几率大大增加。

二、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不足的对策建议

1、增设实操性创业课程内容,增加学生企业管理经验

为了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均已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课,但由于课程体系并不完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理论知识过于浅显,使得该类课程对于创新创业的实际促进效果并不突出。然而,与国内课程设置不同,对于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国外很多商科院校会把一门《Business Game》的课作为每位学生每学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创业小组,他们分别经营着相同行业下的竞争企业。课程初期,老师会教授学生关于经营一家企业的技巧方法,比如如何控制成本、合理定价、增加企业社会形象等。然后,他们会从设计自己企业的名称、标语开始,在原材料、企业可使用固定资本、现金等均确定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制定自己企业的经营策略。这门课程模拟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动态企业运营及市场竞争状况,它让学生在模拟经营的“游戏”中,真正体验了运营一家企业所需要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职能,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对于自主创业的运营兴趣以及企业管理经验。此外,管理类学生很多课程都会有关于制定一家运营公司某一具体方向的小组展示,比如,财务分析课会要求学生选择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展示,奢侈品管理课会要求学生制定与别家奢侈品公司的合作方案等。因为小组成绩占总成绩的40%,所以学生在课下会主动下很多功夫,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掌握运营公司全方面技能。国外一些高校也会为学生提供很多实习机会,如在投资公司,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代表公司财团提出对某一项目的可行性发展策略。并为学生安排导师进行项目方向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团队合作、领导能力以及企业意识等。[5]因此,为了能够切实增加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校也应该增设类似的实操性课程内容。

2、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本扶持机制,帮助学生走出创业融资困境

政府虽然早已设立了用于扶持和引导中小型自主企业的专项基金。很多地方上的政府部门为了留住人才、增加就业也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在本地进行自主创业。但这些资金总量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资本需求相比,还是严重不足的。因此,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创业资本扶持機制,为高校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措施,帮助学生走出创业融资困境。比如,政府建立专门针对于应届毕业生初创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国内金融机构以及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本,从而大幅增加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的专项资金。同时,完善应届毕业生的信用体系,以高校和政府身份作为应届毕业生获取贷款的担保人,为学生提供一定比例的创业贷款。推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成熟的投资、融资体系。同时,加大对初创企业的资金补贴等扶持力度。此外,增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企业场所,同时减免其关于租赁场地、办公费用等固定开支。从而切实减少其关于起步资金的压力。

3、对应届毕业生初创企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虽然在2015年就已经成立,但对于学生创业初期的项目扶持工作还有待加强。正如国家层面上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也应该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项目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帮助其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得以生存发展。应届毕业生由于刚步入社会,缺少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源,因此高校个体、联盟以及政府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成立大学生创业平台,设立专门的创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创业跟踪及指导,并让应届毕业生的初创企业资源聚集在一起,彼此借势、共同发展。同时,应该积极寻找与创业企业同行业的龙头企业,利用其强大的社会资源,帮助初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先站起来,这样才能再谈企业后续的自身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初创企业进行适当的销售补贴和价格保护,同时为应届毕业生的初创企业提供在高校、政府等公共平台上进行适度、免费的品牌宣传的机会等措施,帮助其减少市场推广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6.43-111.

[2] 刘美玉.高校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0.59-63.

[3] 郭必裕.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种子期特征风险分析[J].职业时空,2012.7.3-4,7.

[4] 黎安康,刘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向仍然较低的原因探析[J].社科纵横,2018.6.98-101.

[5] 邹蕾.英国大学生可雇佣性培养研究及其启示——以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为例[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37.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