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

2019-06-28白梅坪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梦中国共产党

白梅坪

【摘 要】 文章简述了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梳理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的主要内容:组织和建立青年统一战线,积极参与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组织青年抗日文化运动,发展根据地学校教育,领导青年参军参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做出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认为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给当代的启示,即广大青年应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青年运动;中国梦

一、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

1、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的青年状况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变革人们思想的重要性,在中国进行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显得尤为迫切。1915年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主要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将《新青年》作为主要阵地,高举“德先生”、“赛先生”的旗帜,对封建礼教进行大力批判。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为中国青年打开新的大门。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国内,引起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愤怒。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他们在天安门前举行了短暂的集会,当众宣读由许德珩起草的《北京学生界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1]学生的示威游行活动遭到北京政府镇压,引起各界愤慨。为了支援北京学生,上海也爆发了青年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五四运动显示出了中国青年的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也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这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2、民族危机促使青年发出时代强音

青年运动是青年人基于某种社会需要和切身利益,追求一定的社会价值目标并在其过程中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有一定组织形式,形成一定规模并相对持久的,具有社会改造理念的集体行动。[2]中国的青年运动引起了共产国际的注意,共产国际派了专人帮助中国进行党和团的组织和建设。早期党组织除了关注中国革命和党的成立准备工作,还成立了共青团的最早组织即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北京、武汉、长沙等地也相继成立了团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党开始正式领导团组织的工作,恢复和整顿团的工作。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成为联系和团结青年的先进性组织。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刻,青年发出呐喊。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日本也受此影响,经济发展低迷,国内矛盾突出。为了缓和国内危机,日本决定执行其既定计划——逐步侵略中国并将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1931年,日本自导自演炸毁南满铁路却诬陷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作为借口突袭中国军队驻地。然而,国民政府却命令东北守军“希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致使东北守军未作任何抵抗把东北三省拱手让与日本侵略者。[3]日本军队的所作所为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引起全国震惊,纷纷表达不满。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华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的主要内容

1、组织和建立青年统一战线

1936年,平津学生自发组成宣传团南下进行抗日宣传,遭到国民党政府镇压。这让学生们意识到,想要继续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大家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具有较强战斗力和组织性的团体,很有必要。第三团学生在被国民党带回北京以后,立即着手成立了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第一团和第二团则在保定提出要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三个团在北平汇合后,经过中共北平市委同意,建立的组织统一定名为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4]1935年12月26日成立的平津学生联合会,首先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勇敢担负起筹备全国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重任。[5]随后,平津学生联合会的成员到各地联系和动员学生,号召大家团结在一起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

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青年在战争中遭受的伤害与痛苦,世界其他处于战火中的青年也经历着这样的痛苦。青年共产国际为了适应世界青年抗战形势和青年愿望,在1935年“六大”上提出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青年反法西斯战线。为了实现这一任务,青年共产国际指示各国青年团,要根本改造组织,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团。同时指示中国青年团,“要与民族解放组织和民族改良组织的青年经常合作和联合,与还在国民党影响下的青年合作。”[6]于是,党中央为了顺应抗战形势,决定改造共青团。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中国共青团于1935年12月正式改造为抗日救国青年团,宣布愿意与一切抗日救国组织进行合作。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为了统一西北地区的青年运动,1937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7]大会决定建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西青救),作为全国青年救国会成立之前现有各地青年组织的最高领导机构。[8]

2、积极参与根据地大生产运动

1938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企图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转而对根据地实行疯狂的“三光”政策。1940年到1942年延安發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低迷。其次,由于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当地生产人口严重不足,大量的财政支出更是给根据地带来了生产危机。面对如此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坚定地回答,“我是确信我们能够解决经济困难的,我们对于在这方面的一切问题的回答是‘自己动手四个字”。[9]在党中央的号召下,边区青救会积极响应,各级青救会纷纷制定适宜本地发展的生产计划,鼓励青年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并且对表现突出的青年进行奖励。各地青年组成了各式各样的劳动队和互助组,加入劳动生产大军之中,热情高涨。“南泥湾精神”就是在这次大生产运动中诞生的。大生产运动中,除了有青年农民、青年工人和青年学生的身影以外,还有青年战士的积极参与。边区战士不仅要担负保卫边区的重任,他们也在各地开荒种地,为边区生产贡献力量。

3、组织青年抗日文化运动

“七七事变”以后,青年抗日文化运动形成高潮,它以青年为主体,青年文化工作者为骨干,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宣传抗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号召、鼓励青年以及整个民族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10]通俗易懂的抗日文化宣传运动更能够吸引文化水平不太高的民众,贴近民众生活的表现形式也更易于民众理解和产生共鸣。文化工作者们取材于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现实,将自己对抗战胜利的期盼和对侵略者的痛恨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帮助人们认清侵略者的丑恶面目,呼吁人们团结起来打倒侵略者。此外,诗歌、戏剧和歌咏比赛等文艺形式也被用来进行抗日活动的宣传。1938年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其成员遍布各地,众多成员奔赴前线进行战地采访。在离战火最近的地方写出最真实的抗战情况,揭露战争的残酷,赞美那些可敬的前线战士,鼓励民众坚定信心,继续坚持抗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采取形式各异的文艺活动形式,以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这符合当时的实际形势,符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

4、发展根据地学校教育

根据地多数建立在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农村,当地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陕甘宁边区也是如此。为了提高根据地文化教育水平,为了提升军队素养,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共在延安大力发展学校教育。193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从1936年到1945年抗大一共开办了八期,为我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干部。红军改名八路军以后,在国统区设立八路军办事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待了许多赶去延安的青年。根据地还开办了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进行政治、军训和统一战线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帮助青年干部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对革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了干部队伍素质。

5、领导青年参军参战

1937年底,日寇攻陷济南,一群平津南下学生、济南学生和当地农民一起,在徂徕山建立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们在中共的领导下,从三杆破枪、几十个人起家,一直发展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的第四旅,后来和八路军的东进部队会合,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11]为了战时需要,根据地曾经派出战士奔赴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一些土匪、日军和汉奸趁机袭击根据地。根据地青年与留守战士团结杀敌,保卫边区安宁。另外,许多青年也直接参与了前线作战,上阵杀敌,毫不退缩,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军队在前线作战,后勤工作离不开老百姓的帮助。青年更是起了突出作用。他们积极修筑工事、为军队运送伤员和运送物资。战地条件艰苦,医疗条件较差。于是,青救会的青年们把伤员转移到群众家里,细心照料。抗日军队物资匮乏,青年们积极募集物资。许多青年踊跃参加了青年抗敌自卫队、抗日义勇军和抗日青年队等武装组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示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有力配合了前线作战,促进了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党诞生之前的青年运动,青年虽然已经明白了联系工农群众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青年运动曾在某些时候陷入困境。青年有救国之志,关注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在党的带领下,共青團吸收各界有志青年,团结协作奋勇抗争。其次,抗日战争培养和锻炼了广大青年,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储备了人才。这场艰苦而持久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许多伤痛,同时也磨砺了这一代青年。抗日战争时期开办的青年训练班等培训班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青年成长树立好榜样,在青年运动中发挥带头模范作用。第三,促进了各种青年团体的诞生和发展,青年运动更加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青年团体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示下,在各自的阵地发挥作用。他们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引导青年参军参战,号召青年站起来反抗侵略者。通过青年团体组织青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青年运动更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

2、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运动的当代启示

不同的时期的青年运动具有不同主要内容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从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青年工作经验和实践,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青年运动必须接受党的领导。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党管青年的原则。现在的我们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青年大有可为。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12]其次,坚持青年的主体地位,创新青年工作方式。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13]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青年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特点也在改变。共青团要更好地走近青年和了解青年,在工作方式和内容是必须发扬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潮流。此外,团组织要不能搞“一刀切”,针对不同青年,要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第三,青年要树立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青年担负的时代使命。我们要准确定位自己,立足实际给自己确立恰当的成长目标。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们要在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参考文献】

[1][3][4][5][10][11] 郑洸、罗成全.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24+ 53+220-221+234+237.

[2] 胡献忠,张振国,艾昆鹏.青年运动与中国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6.

[6] 程玉海,田保国,林建华,张维克.青年共产国际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55.

[7][8] 王卫星.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青年运动[J].学海,1995.18.

[9] 郝琦,杨延虎,任学岭.陕甘宁边区青年运动研究[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94.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

[13] 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续写新光荣[N].人民日报,2013-6-21.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中国梦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9月历史大事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规划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