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

2019-06-28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护理人员

亓 蕾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271100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该病诱因多,病情复杂,病死率高,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诱发脏器衰竭。临床研究表明,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8.6±6.2)岁。疾病类型:重症肺炎1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5例,支气管哮喘14例,重症肺结核5例。对照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年龄为(49.2±6.9)岁。疾病类型:重症肺炎1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4例,支气管哮喘12例,重症肺结核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组间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原发病以及发病原因给予针对性临床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3],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向其反映疾病情况,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说出心理负担,并及时给予安慰,指导家属多鼓励患者,增强其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对患者的耐心指导,帮助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2)全面加强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主要包括:①观察患者皮肤异常发生情况,是否出现多汗、潮红或者浅表静脉充盈等症状。②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呼吸困难或严重的发绀,一旦出现以上症状,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给予处理。③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汇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3)呼吸机护理:在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对呼吸机进行全面检查,首先查看其相关配置是否完善,氧气瓶中氧气是否充足,同时需注意检查湿化瓶内无菌水是否合格。检查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并对面罩进行可靠固定(以面罩能够与患者的面部进行完整贴合且不发生漏气为宜)。对于使用鼻罩的患者,叮嘱患者不宜进行张口呼吸,以免出现胃肠胀气。使用呼吸机时,呼吸机位置要低于患者头部,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守护,严密观察呼吸机各个管道的连接是否紧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如面部压迫感等,一旦患者出现不适,护理人员需及时地给予调整,直到患者感觉舒适为止。患者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过程中,需改变体位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换,防止在体位改变过程中,呼吸机管道发生扭曲或者是接头发生脱落[5]。(4)呼吸道护理:患者的原发病均为慢性疾病,由于其病程较长,患者常常会出现痰液黏稠,不易咳吐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呼吸道做好护理工作,要及时地对患者的口咽部进行清理,将患者的痰液、呕吐物以及胃反流物等进行清除,防止以上物质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阻塞。同时,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可以应用多孔导管进行口咽部异物引流,帮助患者清理口咽部物质[6]。(5)并发症护理:呼吸衰竭患者在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易引发胃肠胀气,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紧闭嘴,以鼻呼吸,同时指导患者减少吞咽动作,以此减少和避免患者发生胃肠胀气。为防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局部皮肤受损,护理人员需在患者皮肤易受损部位铺垫薄海绵,以减轻局部压迫;对戴面罩进行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每隔2h放松1次患者头带,且对患者受压迫部位进行按摩;对鼻腔和眼部出现干燥的患者,可以棉签蘸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擦拭;对出现结膜炎的患者,可以给予抗生素滴眼处理。另外,护理人员需在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前,对患者所用到鼻面罩、湿化瓶、各种接头、螺纹管等进行彻底消毒。患者使用完毕之后,对以上物品连同呼吸机再次进行彻底消毒,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吸入器械上的病菌,发生肺部感染[7]。(6)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也是整体护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需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洁、安静整洁。护理人员在应用各种仪器辅助患者进行治疗时,尽量降低操作声音。护理人员在进行查房、护理、配合治疗时,走进病房,脚步要轻、说话要轻,尽量给患者一个安静的休养空间。(7)饮食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时,均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让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物,尽量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肥肉、辛辣、油腻、刺激性较大等食物。叮嘱患者不可暴饮暴食,禁止喝酒、抽烟,降低每日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6g为宜),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并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包括好转和死亡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善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胃肠胀气、吸入性肺炎、低血压、鼻眼干燥、张力性气胸、酸碱失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好转率为100%(50/50),没有发生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好转率为96%(48/50),2例患者发生死亡,死亡率为4.0%(2/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aO2和PaCO2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二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注:1mmHg=0.133kPa。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呼吸衰竭的主要致病原因是由于慢性胸、肺疾病引发的呼吸功能障碍并且逐渐加重的一种呼吸衰竭病症。呼吸衰竭急性发作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临床对于呼吸衰竭的治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目前看来,临床对于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原发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且配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患者脑组织发生缺氧,使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发生减退,同时还会对患者的心脏、血液循环等产生不良影响,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搏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等[9]。因此,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强调整体系统化的护理理念,在实际的护理干预中,全面地考虑患者的心理、生理健康,将治疗性护理与人文化关怀护理融为一体,区别于常规临床护理者注重治疗性护理的特征。简而言之,就是常规护理是“以疾病为中心”,整体护理则是“以患者为中心”[10]。

本文结果表明,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整体护理能够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给予心理、生理、环境等全方位、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通过全方位整体化护理,患者能够享受到舒适、人性化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护理人员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