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019-06-28田丽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田丽丽

天津市河西医院超声科 300202

因高血压而造成的颈动脉病变不仅是高血压疾病进展的病理学基础,同时也是高血压地靶器官损伤的一种临床表现,对患者心脑肾等脏器产生一定的损伤,而这种损伤主要通过动脉粥样硬化等系列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发生变化而引起的[1]。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全身各大动脉分叉以及主干拐弯等部位,尤其是多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位置。医学专家提出:诱发高血压患者血管狭窄以及脑血管意外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2],因此应该对病变的基本性质尽早发现,从而为临床治疗该病赢得时间。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地快速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对颈动脉血管地内—中膜、斑块地出现与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变情况进行检测,从而为尽早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选择60例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旨在为及时诊断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选取同期于我院参加体检的5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69.98±8.23)岁。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18±9.03)岁;根据世卫组织(WHO)制定的关于高血压分级标准,Ⅰ、Ⅱ、Ⅲ级患者数分别为22例、27例及11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DC-8,药(械)准字:粤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230707号]进行测定分析。受检者均取仰卧位,将颈部进行充分地暴露,头部朝后仰且偏向于对侧,从颈动脉近心侧开始,逐渐移动至远心一侧,将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按照顺序进行扫查。

1.3 观察指标 包括:(1)颈内及颈总动脉内径与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of common carotid artery, IMT):管壁内膜距离颈总动脉分叉位置约为15mm处,将远侧血管壁颈动脉IMT水平测量3次,取其均值,从而得到最终IMT水平。判定标准:当IMT<1.0mm时,属正常值;当1.0mm≤IMT≤1.5mm时,属内中膜厚度增大,管壁出现不规则地隆起;当IMT>1.5mm时,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斑块发生率:双侧颈总动脉只要有一侧存在斑块则可视为颈总动脉斑块阳性。(3)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检测:对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 MV)、血管阻力指数(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VRI)、血流最大剪切率(Maximum shear rate of blood flow,MSRBF)进行测量,其中MSRBL=峰值流速2/血管半径,该指标与管径呈反比关系。

2 结果

2.1 两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IMT及斑块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颈总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颈总动脉IMT、颈内动脉IMT厚度及斑块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总、颈内动脉内径、IMT及斑块检出率比较

2.2 两组PSV、VRI及MSRBL水平对比 研究组颈总动脉PSV、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MSRBL、颈内动脉MSRBL水平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颈总动脉VRI、颈内动脉VRI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PSV、VRI及MSRBL水平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老年人体质及免疫力水平显著下降,老年高血压临床患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变化趋势,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老年人群中高发的一种常见疾病,且由此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及残疾率显著升高,已经成为老年医学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相关研究表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为原发性高血压[3],崔豹等[4]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大于血压正常者,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压分级呈正比关系。所以,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尽早诊疗高危疾病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正常生理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水平的确存在显著性的变化。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为:当出现高血压时,颈动脉IMT水平增大,斑块发生率随之而升高。随之血压水平地升高,血流对血管冲击力强度增大,从而对血管内膜产生损伤作用,可促进脂质在管壁上发生沉积,使得血管壁厚度增大、变硬,弹性水平下降。此外,还会导致斑块的产生,管腔随之而变得狭窄,血管阻力水平增大,最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管并发症地产生[5]。林志健等[6]还对不同血压级别的亚组IMT及斑块发生率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随之血压级别的增加,IMT水平以及斑块发生率也显著增大。本文结果还显示:研究组颈总动脉PSV、颈内动脉PSV、颈总动脉MSRBL、颈内动脉MSRBL水平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颈总动脉VRI、颈内动脉VRI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上述结果提示:颈总动脉PSV、MSRBL水平显著下降,VRI显著上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初步特征。上述结果还提示:剪切应力水平的下降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高危因素。陈湘玲在其研究中也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当中,血流剪切应力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7]。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中具有较高地应用价值,可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诊疗、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