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中滤纸的预处理方法的研究
2019-06-28骆有斌戴剑波董延波戴天昊程东日
骆有斌,戴剑波,张 乐,董延波,戴天昊,程东日
(杭州立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0)
0 概述
本公司主要是处置危险废物的专业公司,应用该方法检测水中的氨氮时,经常会用到絮凝沉淀法预处理样品。经常发现样品空白与标准样品空白的吸光度不一致,无规律可寻。但该方法中对过滤用滤纸的处理只有这样一句话来描术“必要时,用经水冲洗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 20 mL”[1]。
本文就是通过对滤纸的预处理的研究,选出适合的方法来去除残留在滤纸中的氨。最终的方法可以基本去除滤纸中的氨,样品空白与标准样品空白的吸光度基本一致,结果令人满意。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10 mm比色皿,型号:UV2450 岛律仪器(苏州)有限公司。
1.1.2 试剂
(1)纳氏试剂Ⅰ(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HgCl2-KI-KOH溶液)
称取15.0 g氢氧化钾(KOH),溶于50 mL水中,冷至室温。
称取5.0 g碘化钾(KI),溶于10 mL水中,在搅拌下,将2.50 g二氯化汞(HgCl2)粉末分多次加入碘化钾溶液中,直到溶液呈深黄色或出现淡红色沉淀溶解缓慢时,充分搅拌混和,并改为滴加二氯化汞饱和溶液,当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再溶解时,停止滴加。
在搅拌下,将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地加入到上述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并稀释至100 mL,于暗处静置24 h,倾出上清液,贮于聚乙烯瓶内,用橡皮塞或聚乙烯盖子盖紧,存放暗处,备用。
(2)酒石酸钾溶液(5 g/mL)
称取 50.0 g 酒石酸钾 (KNaC4H6O6·4H2O)溶于100 mL水中,加热煮沸以驱除氨,充分冷却后稀释至100 mL。
(3)中速定性滤纸(Φ12.5 cm)
通用电气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4)氢氧化钠(pH=10.5)溶液
取300 mL无氨水,在不断搅拌下用氢氧化钠溶液(20%)滴加,使溶液的pH值为10.5。
1.2 实验方法
1.2.1 无氨水淋洗法
准备6支50 mL具塞干净的比色管,取一支并插入一个玻璃漏斗,随机取一张滤纸,折好,放入漏斗内。另取50.0 mL无氨水,分次倒入滤纸内,要求每次倒入的水近满,并且在等每次过滤完后,再倒另一次,直至50 mL水完全过滤完,作为一个样品。
再另取一比色管,把上述漏斗与滤纸一同拿出,并插入该比色管。另取50.0 mL无氨水,按上述的操作方法过滤,直至50 mL水完全过滤完,作为一个样品。
再依次按上述方法,再次收集3支样品,共5个样品。
同时,取另一个比色管,直接加满50 mL无氨水,作为标准样品空白。
在上面6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 mL酒石酸钾溶液(1.1.2.2),摇匀,再加入纳氏试剂Ⅰ1.5 mL,摇匀。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10 c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1.2.2 氢氧化钠溶液淋洗法
按无氨水淋洗法的操作步骤操作,只是用氢氧化钠(pH=10.5)溶液(1.1.2.4)代潜无氨水作为淋洗液,共5个样品及一个标准样品空白。
在上面6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 mL酒石酸钾溶液(1.1.2.2),摇匀,再加入纳氏试剂Ⅰ1.5 mL,摇匀。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10 c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1.2.3 无氨水浸泡法
取10张折好的滤纸,浸入内有200 mL无氨水的烧杯中,从放入开始计时。
另准备6支50 mL具塞干净的比色管,隔1 h后从烧杯中取出一张放入玻璃漏斗里,插入到比色管中。另取50.0 mL无氨水,分次倒入滤纸内,要求每次倒入的水近满,并且在等每次过滤完后,再倒另一次,直至50 mL水完全过滤完,作为一个样品。
以后,每隔一小时后,取出一张滤纸,按述方法过滤,一共收集5个样品。
同时,做一个标准样品空白。
在上面6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 mL酒石酸钾溶液(1.1.2.2),摇匀,再加入纳氏试剂Ⅰ1.5 mL,摇匀。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10 c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无氨水淋洗法
无氨水淋洗法,吸光度的检测数据见表1。并用横坐标次数与吸光度为纵使坐标做一个曲线。
表1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用这种方法淋洗,也是可以说这是该检测方法所使用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空白样品吸光度不大于0.030的要求。但是每个人淋洗方法不一样,次数不一样,都会影响最终的吸光度值。同时从中还可以看出最后也很难再洗干净滤纸中的氨。
2.2 氢氧化钠溶液淋洗法
无氨水淋洗法,吸光度的检测数据见表2。并用横坐标次数与吸光度为纵使坐标做一个曲线。
表2
从数据分析可知,经过一次氢氧化钠溶液的淋洗,滤纸中的氨已基本去除,第二次的淋洗液与标准样品空白吸光度值基本一致。
2.3 无氨水浸泡法
无氨水浸泡法,吸光度的检测数据见表3。并用横坐标次数与吸光度为纵使坐标做一个曲线。
表3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滤纸经过二小的浸泡后,滤纸内的氨基本去除,此时的吸光度与标准样品空白的吸光度也一致。
3 结论
通过上述三种滤纸的预处理方法比较,用氢氧化钠溶液淋洗一次和用无氨水溶液浸泡2 h,滤纸中的氨基本可以去除,能很好满足日常分析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