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019-06-28杜爱芳刘连瑞
杜爱芳刘连瑞
(1.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2.嘉兴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3.嘉兴市农业农村局)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按不同地理位置分散选取嘉兴市7个县(市、区)14家养鸡场进行采样。在每个养鸡场随机采集新鲜粪便一份(如果有血便则优先采样),将采取的粪便样品分别存放于干净的塑封袋内,将每一份塑封袋进行编号,并做好标记,详细记录采样信息,本次研究共采集280份粪便样品。
1.2鸡球虫阳性样品及感染强度判定 每份取2 g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饱和盐水,搅拌均匀后、移入试管中加满盖上盖玻片,漂浮15 min,然后用镊子取下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球虫卵囊并做记录,样品先置于40倍显微镜视野下观察,确定视野范围后调整至100倍。显微观察若无鸡球虫虫卵,则判定为此样品为阴性,显微观察若有鸡球虫虫卵,则判定此样品为阳性。
随机调取3个100倍显微镜视野,将这3个视野内的鸡球虫数量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感染强度判定依据表1。
表1 鸡球虫感染情况判定表
1.3鸡球虫虫种鉴定 观察样品中在显微镜下肉眼可见的卵囊的形态、颜色。在显微镜下测量每种卵囊大小,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计算卵囊指数,并进行显微照像。参照鸡球虫卵囊图谱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初步虫种鉴定[1]。
1.4数据统计与分析 统计所采集样品的有无鸡球虫卵囊,并将检测到的鸡球虫卵囊进行分类,按照采样区域进行统计,汇总嘉兴市各个采样区域内鸡球虫感染的种类、所占比例、感染情况等等,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鸡球虫感染率及感染情况 14家养鸡场共280份鸡粪便样品,根据显微镜下肉眼可见的卵囊的形态、颜色,在显微镜下测量每种卵囊大小,通过计算卵囊指数确定本次研究所发现的鸡球虫种类。在此次鸡球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共发现了4种鸡球虫,它们分别是: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tenella)、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maxima)、和缓艾美耳球虫(Eimeriamitis)。部分检测结果见图1~3。
图1 鸡球虫卵显微镜检测照片
图2 鸡球虫卵显微镜检测照片
图3 鸡球虫卵显微镜检测照片
在采样调查的280份样品中,共检测有53份鸡球虫阳性样品,占比为18.93%(见表2),其中嘉善县鸡球虫感染率最高,为27.50%,海盐县鸡球虫感染率最低为12.50%,南湖区、秀洲区、平湖市、海宁市、桐乡市鸡球虫感染情况分别为:22.50%、20.00%、17.50%、15.00%、17.50%。
从感染强度上来分:普遍感染强度为+,少数样品为++,总体感染强度不高。
表2 鸡球虫感染强度情况
2.2感染球虫种类 在镜检发现鸡球虫感染阳性的53份样品中,单一虫种感染的为13份,占比为24.53%,两种及两种以上球虫感染的样品数为40份,占比为75.47%,说明鸡球虫感染情况中,以混合感染为主要情况。
3 讨论
鸡球虫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在我国,许多地区养鸡场也都存在鸡球虫病感染情况。嘉兴市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鸡球虫的传播和蔓延,存在鸡球虫病疫情爆发风险。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鸡球虫病防治策略的前提是必须要清晰地掌握本市内鸡球虫病流行情况。而了解嘉兴市鸡球虫的感染情况,对指导鸡球虫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尤为重要。
表3 阳性样品中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占比情况
当前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药物防治,在用药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取穿梭用药、联合用药方式,以避免鸡球虫耐药性的产生[2]。此外,应积极引导养殖场合理规范用药,切忌滥用药,科学系统的做好鸡球虫病的防控。对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得出如下几条经验。
3.1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加强消毒灭原工作,要对进入养殖区域的材料、用具、设备以及人员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防止外界鸡球虫通过上述途径带入到本养殖场区域。此外在饲料添加环节上要注重增添植物类饲料添加剂来抑制球虫的生长发育,参照其他养殖场已取得的良好经验做法,比如口服青蒿素、柠檬提取物、紫锥花、甜菜碱、大蒜提取物等,结合自身养鸡场实际情况,在养殖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该类饲料添加剂的成分、配比等[3]。
3.2合理的使用药物防治 大量的研究表明,鸡球虫病大多通过药物的防治来诱导其自身免疫的发生,从而清除鸡体内寄生的病原体。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真正实际应用于生产的抗球虫药物只有二十余种左右,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以及中草药类药物。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包括:莫能霉素、盐霉素、拉沙霉素、那拉霉素、马杜拉霉素和山度拉霉素,它们能使阳离子易于进入球虫细胞膜内从而改变渗透压,引起内外离子失衡,最终球虫由于过多水分进入膜内,细胞破裂导致死亡,达到作用效果[4];化学合成的抗球虫药主要包括:磺胺类药、酰胺类、吡啶类、喹啉类、胍类、抗硫胺素类、均苯脲类和均三嗪类,它包括多种模式的作用途径,例如抑制叶酸合成的磺胺类药物,抑制球虫线粒体呼吸作用的碳酸奎尼丁、氯吡啶醇,与鸡球虫竞争硫胺素吸收的竞争性抑制剂氨苄西林等;中草药类药物主要是如常山酮、青蒿素、大蒜菌素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球虫卵囊的孢子化并杀死已经孢子化的卵囊,增加T、B淋巴细胞的数量与活性,达到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的目的[5]。由此可见,当前市面上抗球虫药物的种类很多,并且作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鉴于此,要做到有效地控制鸡球虫病的发生,必须要做到根据需要来选择用药,并且合理、适量的使用药物,对防治鸡球虫病也很关键。
3.3疫苗防治 虽然抗球虫药物已被广泛的用于预防球虫病,在许多有大型家禽业的国家(如巴西、中国和美国),抗球虫药是家禽抵抗鸡球虫感染的主要防控手段[6]。但药物耐药性以及耐药虫株的出现使药物预防效果明显降低,导致球虫病无所不在,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人们也采取了轮换给药(1种药物投放时间为2个育肥期)、穿梭给药(1个育肥期内投放不同药物)、联合给药等各种措施,这对球虫耐药性产生的副作用有一定作用,但球虫病仍然肆虐横行。因此通过疫苗防治来抵抗球虫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商品化的疫苗主要是活疫苗。
随着科研人员对球虫免疫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效的抗球虫疫苗也随之被开发出来。到现在为止,市场上销售的抗鸡球虫疫苗多为含有多种有一定致病力的球虫混合制成的活苗。然而这些疫苗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免疫途径和免疫程序的控制方面难以把握;活苗毒力返强的潜在危险;生产量的限制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养鸡业的需求等[7]。另外活苗在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面也是目前令人担忧的地方。活苗得不到广泛推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其存在的致病性很可能在鸡群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导致球虫病的爆发[8]。
在分子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鸡球虫免疫机理和入侵机制的不断认识和理解,科研人员将防治鸡球虫病的眼光放在了DNA疫苗的研制上。抗鸡球虫的基因工程疫苗是通过DNA重组的生物学技术,将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抗球虫效应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表达载体中,使之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并将相应的抗原呈递给宿主的免疫系统引起相应的免疫效应,从而起到抗球虫的作用[9]。因此,能够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载体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功能:首先,可以表达球虫抗原;其次,是可以将表达的抗原呈递给宿主的免疫系统[10]。最近的一些研究指出,DNA疫苗能够激发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1]。与此同时,细胞因子作为佐剂应用于抗球虫免疫可以延长DNA疫苗的保护时间,提高免疫质量[12]。相比传统的活苗预防,DNA疫苗在安全性、保护性、持续性、稳定性、免疫效果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