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的军校为原国民党教官授衔
2019-06-28
1951年,刘伯承在南京领导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时,经中央军委批准,曾吸纳了近600名原国民党军队中起义、投诚、被俘的高级军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学的主要力量。这部分教员曾被称作“旧军官”,后来,为了回避其历史出身,又改称为“非党教员”。
后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自己培养出的党员教员一批批地走上教学第一线,并吸收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参军任教,“非党教员”的数量和比例逐年减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上级安排转业到原籍或江苏省的人民政协等单位工作。
不过,在廖汉生担任军事学院院长时,担任教学工作的“非党教员”还剩下200余人,另有57人长年住在学院招待所里等待分配。他们原有的旧军衔从上将、中将、少将到校级不等,如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的侄孙、曾任国民党军第2舰队司令林遵是原海军少将,郭汝瑰、蒋铁雄、伍培英、朱大纯,曾任陆军大学教育长的杭鸿志等是原国民党军中将。
1955年9月27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评授军衔时,正值全军开展“肃反”运动,由于政审和审批都比较复杂,中央军委决定“原为国民党军队校级以上的解放和留用军官,现在各教学机关及学校中工作者原则上不评衔”。1956年5月,经过反复权衡并考虑党外民主人士意见,国防部又发出指示:“解放战争以来参加我军工作的原国民党军队校级以上军官,经审查历史上无严重问题,目前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年龄在评衔后不超过服预备役的最高年龄,适合长期留队工作的,可评定授予其军衔。”
1957年上半年,按照上级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给在职的“非党教员”初步评定了拟授军衔。4月,国防部长彭德怀率工作组来学院检查工作期间,还专门召开了“非党教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在全院干部大会上提出:不应叫原国民党军官为“旧军官”;这些人有战斗经验,不管他们的经验是什么战争性质的经验,应当尊重他们的经验;他们也是祖国的一笔宝贵遗产。
6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召开“非党同志座谈会”,邀请他们对学院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帮助党整风。这些人着重对“党与非党的关系”“非党教员的使用”“看教材受限制”“7年间没有一个人能入党”,以及“肃反运动人人过关”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迟迟没有授衔,自然也是主要话题之一。
确实,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已经两年了,“非党教员”一直没有军衔,因而也就没有新的制式军服、符号和肩章。他们对此反应强烈,感到自己“非兵非民”,上课和出入营门都很不方便,自尊心和教学积极性也受到影响。他们表示:“军衔是国家给予军官的最高荣誉,可以对教学工作起到鼓励的作用,有就光荣,至于高低没有意见,给什么要什么。”在座谈中,也有一些人言辞相当激烈,对党的政策提出质疑。结果,在随后开展的全党“反右派”斗争中,一些人受到了重点批判。
对这样一批“非党教员”要不要授予人民解放军军衔、授予什么样的军衔?这个遗留问题,在“反右派”斗争刚刚进入高潮之际,变得更加复杂、棘手。全院上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争论不止。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廖汉生主持院党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这个问题,讨论了整整7个小时,仍然没有达成统一认识。
为了处理好这个问题,廖汉生在会上会下反复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深入了解情况。经过调查研究,廖汉生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对“非党教员”授衔,是一次重要的思想教育。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实施以来,我军军官已经普遍授予了军衔,在贯彻、执行条例上必须一视同仁,把“非党教员”作为人民解放军的干部来看待。如果时至今日还不能妥善解决这些同志的军衔问题,必然会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符合党的一贯政策。
在对“非党教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廖汉生主持党委常委会议反复讨论,初步拟定出方案:按照军官服役条例给“非党教员”全部授予军衔,若今后发现问题再予清理。会后,他们下到各单位进一步征求意见,继续做好持不同意见同志的说服工作。
为此,廖汉生和张震副院长专程来到位于南京市北极阁的刘伯承家里,征求他对“非党教员”授衔的意见。这些教员都是刘伯承在建院之初报经军委批准亲自选调来的,为了团结、教育、改造他们,并发挥他们的专长,刘伯承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他们的情况最熟悉,因而最有发言权。
廖、张向老院长如实汇报了学院上下的分歧意见。刘伯承向他俩提出:一是要对“非党教员”的历史情况和现实表现心中有数,二是要贯彻党的政策和策略。他慎重地谈道:要尽可能统一大家的思想,如果一时难以统一,也可以考虑稍稍推迟授衔的时间。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廖汉生更加相信常委会议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这就是:“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将消极力量转化为积极力量,为着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而奋斗。”最终,学院党委正式决定立即给“非党教员”全部授予军衔,并上报军委批准。
1958年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等学校联合举行授衔典礼,由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廖汉生中将,军事学院政委钟期光上将代表国防部长彭德怀授予朱大纯等159人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在这批被授予军衔的军官中,有在南京解放前夕率部起义的原国民党首都警备师少将师长王晏清、原国民党第三十五军中将军长朱大纯和原国民党第六十八军中将副军长王志远等人。
为了激励这些同志进步,也为了表示一视同仁,廖汉生指示把授衔典礼组织得格外隆重而庄严,学院领导同志带领全院100多名干部出席典礼,并特意邀请了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统战部门、人民政协的代表出席。
典礼上,廖汉生代表国防部宣读了授衔命令,分别向这些同志授予了从上尉到大校的军衔。其中,朱大纯被授予大校军衔,蒋铁雄被授予中校军衔。推迟了近两年半才授予军衔,这些“非党教员”身着新军装,佩戴上盼望已久的人民解放军军衔,喜悦、自豪、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许多人忍不住热泪盈眶。钟期光上将向全体被授予军衔的军官祝贺,并勉励他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将自己改造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军官。最后,被授予大校军衔的朱大纯代表全体军官致答谢词,表示要继续追求政治进步,更好地工作,来报答人民给予的荣誉。
当天晚上,学院又举行了庆祝宴会和文娱晚会。持续一整天的授衔活动,始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
通过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非党教员”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大大激发起继续追求政治进步和献身军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统战工作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