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2019-06-27格鲁雅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姐妹俩阿爸五星红旗

格鲁雅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有一个玉麦乡。这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但它依然是中国的领土,由我们中国人守护!

玉麦在哪里?玉麦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一年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山外的人习惯把这里叫做“三人乡”。阿爸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让这块广袤的土地,以“家”的名义,永远留在中国版图!

在很小的时候,卓嘎和央宗就听阿爸桑杰曲巴说过:对面的山上,来了一群邻国军事人员,把他们国家的国旗插在了玉麦5000多米高的山头上。

那一年,阿爸壮得像山坡上的牦牛。

自从山上插了别国的国旗,牧民进出玉麦沟砍伐竹子,都要接受盘查。阿爸彻底被激怒了,他用了整整两天时间,爬上那座雪山,拔下他们的国旗。

阿爸说:“我的爷爷曾在这里放牧,我的阿爸曾在这里放牧,我们也在这里放牧,这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

伟人有爱国情怀,普通人也有爱国心,爱国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玉麦有一条漫长又“吃人”的路

青藏高原的南边,喜马拉雅的另一面——玉麦。这里是中国最难抵达的地方之

一。如果从拉萨出发,开车要走13个小时,翻越两座5000多米高的雪山,穿越一片沼泽遍地的原始森林,再走过一个陡峭的山谷,才可以看到飘扬在山坡的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之下,就是玉麦乡。

再过几天,就要进入11月份,到时大雪封山,玉麦将再次与世隔绝,直到第二年5月份。一年365天,这里有大半年无法通往外界。

听阿爸说,在玉麦,最初也曾经有过许多人家。但在后来,由于生活的艰难,一家家居民陆续迁走。到了1962年,最后一批忍受不了的人,也迁走了,只剩下了阿爸桑杰曲巴、姐姐卓嘎和妹妹央宗。

玉麦乡成为中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三人乡。

玉麦的名字里,虽然有个“麦”字,但是,看似肥沃的土地却怎么也长不了庄稼,青稞长到齐腰高也不结穗,土豆只能长到拇指那么大。

印度洋的季风每年都给这里送来充沛的雨水,而粮食必须从山外往山里运。

阿爸每年都要赶着牦牛,走十几天山路,赶到外面的集市上,把家里的酥油和奶渣换成青稞、盐巴和砖茶。

正因为这样,每次往山里运粮食,阿爸都要精打细算,有时连火柴都舍不得带回来。

妹妹央宗记得,到了自己长得像牦牛一样高时,阿爸还在用火石打火。

这条运送粮食的路,不但又漫长又难行,而且还“吃人”。最小的妹妹其加卓玛,就是冻死在运粮的路上。那一年,她长得和格桑花一样美。

央宗15岁的那年冬天,阿妈生病了。

阿爸把虚弱的阿妈抱上牛背,顶风冒雪硬闯日拉山。齐腰深的雪里,阿爸牵着牦牛一步步向前挪着走。不知过了多久,阿爸和阿妈到了曲松乡,而牛背上的阿妈,却没有了气息。

是的,去玉麦需要勇气和运气,但驻守玉麦需要毅力和决心!

守住玉麦每一寸土地

曾经,他们也有机会搬出玉麦。

当时西藏隆子县政府考虑到桑杰曲巴一家人生活太艰苦,劝他们迁到山外条件较好的曲松乡。

仅仅在曲松住了一个冬天,阿爸桑杰曲巴又带着姐姐卓嘎和妹妹央宗回到了玉麦。

卓嘎和央宗问:“阿爸,我们又要回玉麦了?”

阿爸说:“我实在是舍不得玉麦啊,如果我们走了,国家的这片土地就没人守了。”

桑杰曲巴一家翻过日拉山,回到了玉麦。

阿爸整饬(chì)了一下房屋,就带着糌(zān)粑袋子、挎着柴刀出门放牧了。

在玉麦这片土地上,放牧就是巡山,巡山就是站岗。

每当卓嘎和央宗姐妹想起阿爸的背影,就会记得他说的话——“那些外国人看到这里有我们的脚印,有牦牛吃草的痕迹,就知道咱们在这儿,就不敢过来捣乱。”

阿爸赶着牦牛巡山,这一走就要7到8天的时间,路上至少要翻过13座大山,把牦牛能到的地方,都踩上一遍才会踏踏实实回家。

姐姐卓嘎说:“玉麦每一个地方,阿爸都去过,我们也都去过。”

妹妹央宗说:“就这样,阿爸一直带我们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家三口的这几十年,为中国守住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在中印边境放牧,就是在守护中国的国土。守住中国的领土不受侵犯,要让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我们的脚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2001年9月,通往玉麦乡的公路修通了。

这可是阿爸日思夜想的大事情,因为路修通了,就再也不用为冬天运粮食发愁了。而在这一年,阿爸也老了。阿爸桑杰曲巴躺在病床上,他记挂这条公路,更不放心玉麦。

他对卓嘎和央宗姐妹说:“我们不能离开这里,阿妈在这里去世,我们也会在这里一一死去。我们死了也没关系,但是我们要守住中国的国土。我们死后,总有一天,会有人替我们守住这片土地。”

阿爸桑杰曲巴去世了,家里就剩下卓嘎和央宗姐妹。

卓嘎带上阿爸留下的糌粑袋子,央宗挎上那把老柴刀,姐妹俩像阿爸当年一样,放牧巡山。

出门前,姐妹俩在屋顶升起了国旗,这还是阿爸桑杰曲巴当年亲手缝制的五星红旗。

红布尺寸量了又量,五角星是從一块黄布上,一点点剪出来的。做这两件事的时候,阿爸前所未有地认真、专注,他一针一线地缝出了玉麦乡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姐妹俩明白了阿爸说的那句话,“在这里的,只能是我们中国人,不能是其他什么人。”

当你觉得容易,一定有人替你承担那份不易。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玉麦乡通往外界的公路修通,姐妹俩不再为冬天的粮食发愁。

2003年,中国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玉麦乡通上了电话,和外界联系,终于不再靠走路。

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一年,玉麦乡也覆盖了手机信号。

2009年,三峡工程竣工,投资190万元的玉麦微型水电站通电,卓嘎和央宗再也不用点油灯。

……

2017年,卓嘎和央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想告诉他这几年玉麦乡的变化。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给姐妹俩写了回信:“我向你们、向所有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018年,10月16日,卓嘎、央宗带着索朗顿珠,来到了北京。

201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这对姐妹“时代楷模”称号。

2018年10月28日,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回信一周年的日子。

这是全国人民对阿爸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的敬意,有了他们守护国土,中国的版图才完整!

今年,姐姐卓嘎55岁,妹妹央宗也50岁了,但是,她们还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当年的“三人乡”也发展到了9户32人。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玉麦。作为玉麦乡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索朗顿珠很清楚自己的未来,他是这个家庭的第三代人,他将继续在这里守护!

三代人,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守护着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让五星红旗高高地在玉麦上空升起!

书香寄语

此时此刻,书香虫心潮澎湃,一家三代人,传承着爱国守边的精神,是神圣国土的守护者,是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正因为有了这些爱国守国、忠诚奉献的同志,我们才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敬礼!

猜你喜欢

姐妹俩阿爸五星红旗
亲爱的五星红旗
雪夜企鹅村
姐妹俩
希望 在这里放飞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双胞胎姐妹嫁双胞胎兄弟还同时怀二胎
阿爸
星星是路上夜晚的眼睛
吻吻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