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2019-06-27陈龙

人民论坛 2019年17期

陈龙

【摘要】提升有效投资是实现稳增长和增潜力的关键举措。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任务,提升有效投资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在不同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并使之相互配合,产生协同效应。

【关键词】有效投资 稳增长 增潜力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在稳增长中提升发展的潜力,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影响经济稳定的主要矛盾来看,提升有效投资是实现稳增长和增潜力的关键举措。提升有效投资,需要厘清有关认识,明确目标和方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从差距中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稳增长和增潜力的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尽管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GDP近1万美元,与发达国家人均4、5万美元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均资本存量也只是大致为美日德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体现经济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的全要素增长率也与之差距甚大。

从产业结构和制造业水平上来看,尽管我国早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且产业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但与制造业强国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大力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发展至关重要的任务。

从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来看,虽然我国基础设施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在人均水平、密度等方面,不仅与发达国家水平差距很大,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新兴市场国家也有不小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实际上我国在这方面仍属于短板。例如,虽然我国高速铁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铁路密度远落后美欧日等大部分发达国家。

从国际看,全球竞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全球格局的重塑将取决于中美欧日之间的竞争状况,其中中美竞争尤为关键。这些年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今后能否在全球格局重塑中占据更为有利位置,也将取决于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升级状况。从国内看,我国仍具有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和潜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激发潜力,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

提升有效投资是实现经济稳增长和增潜力的关键举措

从投资和消费的作用来看,扩大消费需求,是调节需求、应对危机的一种措施,并不能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也不能提升发展的潜力。居民消费需求,是由居民收入水平、价格结构、储蓄倾向等因素决定,并与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状况等密切相关。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优化收入分配,改善公共服务,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意愿。但如果把稳增长的重心放在大力刺激居民消费之上,则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并且有可能损害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提升人均资本存量和全要素增长率,激发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必然要以更为有效的投资为基础。

从行业角度而言,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应是稳增长和增潜力的政策重心。一般而言,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快于服务业生产率的增长。制造业的技术和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技术升级的任务依然很重。有效投资不足,制造业将很难迈过这道坎。只有增加制造业,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的有效投资,才能为稳增长和增潜力提供产业基础支撑。

从资本形成上来看,有效投资不等于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并不全部形成资本。虽然房地产作为一项关联性很强的行业,对关联行业影响较大,但如果仅仅为了稳定增长的需要,采取措施刺激房地产投资,则不仅会造成低效投资,而且可能进一步抬升房价,给制造业等行业的人工成本上升带来更大的压力,挤压其发展空间,损害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当前的经济增速下降并非一种必然趋势,许多非正常因素干扰了经济运行。就投资而言,出现了大幅下滑的现象。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6%,此后下滑幅度较大,如果剔除价格因素,下滑的幅度将会更大。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24.8%下滑至2018年的8.7%。这种大幅下滑,显然不是经济发展中必然的正常现象。扭转经济下行趋势,离不开有效投资。全球发展史表明,有效投资是一个经济体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养分”,缺乏有效投资,没有资本积累的支撑,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就会受阻,经济增长必然缺乏动力,经济体也就难以保持健康发展。当然,我国投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主流观点所认为的投资消费比例失衡问题,即投资过多、消费不足,而是由于投资方式和结构等原因,导致的投资效率下降、投资浪费等问题。此外,还存在因统计口径原因出现的消费被低估、投资被高估的问题。

提升有效投资的主要着力点

依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任务,提升有效投资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在不同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并使之相互配合,产生协同效应。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在有效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优化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提升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发挥市场在产业投资,尤其是在制造业投资中的主导作用,政府则要在这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

其一,優化政府投资方式,加大有效基础设施投资,适当降低房地产投资比重。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质量的排名有所下降,成为影响我国全球竞争的重要因素。为此,应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并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适当降低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逐步使其占GDP的比重下降到合理区间,避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膨胀,挤占制造业等行业的经济资源。同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依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特点,创新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模式。

其二,引导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积极加大有效投资,优化新增产能投资结构。2018年,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9.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但由于新建少、改建多,导致新增产能相对较少,需要政府采取财政、金融等手段,引导制造业积极加大有效投资。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以及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需要积极加强引导和支持,扩大其有效投资。此外,医疗、养老、教育、公共交通等领域属于民生短板的服务业,同样也需扩大有效投资。

其三,引导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加大技改投资,提升制造业资本密度,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近些年来,我国的技改投资保持良好的上升势头。但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仍需继续加大技改投资,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进一步优化、完善技术改造专项,激发制造业企业推动技术改造的内生动力。

其四,稳定并激活非国有部门投资信心和动力,消除投资桎梏。将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方案落到实处,需要出台相关具体措施,避免增加企业税负,让非国有部门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减税降费红利,增加其利润和投资动力。按照简化税制的原则,结合下一步的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等重大改革措施,统筹考虑税制改革,继续优化税制结构,进一步破除制约有效投资的税制因素。同时,按照竞争中性原则,进一步优化非国有部门投资环境。

(作者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