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重的教育开支:一个需要理性破解的悖论

2019-06-27项久雨

人民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望子成龙理性心理

项久雨

【摘要】当今时代,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其教育开支在整个家庭开支中占据了极大一部分,甚至让人感觉越来越“沉重”,但又不可或缺,这已然成为一种悖论。究其原因,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激烈竞争态势、家长攀比心理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等值得关注。那么,理性看待就成为我们破解这一“悖论”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快节奏化 攀比心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理性看待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了人们最为关心的板块之一。教育支出也占据了家庭支出的大部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件平常事——的确,教育是中国每个家长都十分看重的一点。但是,沉重的教育支出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其背后折射出许多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那么,既然是发展中的问题,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正确的做法是回归正常,回归理性。

沉重的教育支出为何会产生

沉重的教育支出为何会产生?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激烈竞争压力、家长攀比心理以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共同催化。

一是社会快速发展引起激烈的竞争压力在作兴。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位社会的终结,政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让渡,中国家庭的精神面貌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的民主意识、市场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效率意识、效益意识等都相伴而生。同理,在教育领域,这种变化也因时而生,应事而进。经济学上有一个“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重心由食物开始向教育等其他方面转移的时候,恩格尔系数会变小。这种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反映出生活质量的变化。那么,加快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向教育领域转移,是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最重要手段,而且降低恩格尔系数对教育合理支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教育支出要适度。所谓适度,就是要量力而行,或者说,不能因教育支出而影响一个家庭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即是支出不能造成负担,产生负能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免会出现一类家长:他们深知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因而重金投入教育之中,追隨社会大流。可以说,这是沉重的教育支出产生的“大”原因:社会快速发展,竞争越演越烈,教育开支越来越“沉重”。

二是家长攀比心理在作祟。随着教育市场化的出现,家长的攀比心理也日益复杂化。其表现既体现在物质层面,又体现在精神层面。但精神层面尤为明显,已经在教育领域烙下了深深的印迹,正在解构原初意义上的教育理念。我们承认,攀比心理人人皆有,沉重的教育开支只是家长们攀比心理的一种表现。究其原因,大致是中国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家长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于是便纷纷效仿那些教育过分支出的个例,为自己孩子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教育支出的过分沉重化,是一种攀比心理的病态显现,不利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是逆向的倒退。数量的叠加并不代表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教育飞速发展的当下,这代表更多的是盲目跟风。

三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在作怪。在中国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教育是改变自己身份地位的唯一出路。实际上,即便是现代,教育仍旧是一跃而上的重要途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时时刻刻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这是沉重的教育开支现象产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家长普遍上存在三种教育心态,即“望之过高”“望之过急”“望子不望己”。“望之过高”,将孩子的能力夸大化,从而为他选择更高级的教育,而不必管其吸纳程度;“望之过急”“一口吃个大胖子”,认为应当将教育速成化,尽快将孩子“培养成才”。“望子不望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不以身作则,自然无法起到表率作用。这三种情况,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思想在作怪,最终导致了沉重教育支出的产生。

沉重的教育开支为何要理性破解

沉重的教育开支,既然是一种悖论,那就需要我们理性破解。一方面,这是教育渐渐占据国家软实力发展中重要地位的一个侧证,教育合理消费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同样也是在教育操之过急发展中常会产生的弊端。看不到现象背后隐藏的逻辑悖论就永远无法走出沉重教育支出的困境。所以,理性破解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诚然,教育的开支是必要的,但不理性就会走向极端,甚至走向对立面。就拿早教来说,它是教育开支的起始——曾有人说:谈基础教育,还得从根上说起,根深才能叶茂。根,必须扎在适宜其生长的土壤里才会向纵深延伸使根系发达,撑起一片天。这里的“根”,就像孩子入学前的早期教育。一个人的早期教育,决定他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决定他品格行为与生命的无限广度。同理,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决定经济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态势便是从早教开始决定了教育开支的沉重化趋势。这种沉重化,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是个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是不断提高新一代年轻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从这个角度来说,必要的教育开支是无可厚非的。换一种说法,适当的教育支出是完全可行的——重点便是“沉重”,沉重的教育支出若不是“对症下药”,基本上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能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有负面作用。由此来看,教育更应当关注“度”,教育支出应该关注的是是否契合孩子本身需求,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支出,以求心安。

回归理性,我们不难发现,沉重的教育支出有失理性,致使有的家庭难承重负,甚至因“教”致贫。深思之后,我们认为正确的做法是走出这种误区,归还孩子更多空闲时间以及兴趣爱好空间。我们应该做的是,寻找一套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方案,从而避免沉重的教育支出。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明确教育的真谛和本质,即教育要为立性、立人、立本而生。

首先,要正确认识教育的意义。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教育不是一种任务,也不是求一种“心安”,而是切合实际的落到实处的“催化剂”,并以此来催化潜藏在一个人血脉中的才能。然而,沉重的教育开支说到底,不过是一颗烟雾弹,蒙蔽了真正的“教育”,换来无任何意义的“心安”。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我国当今的政策更加偏向“发展教育”,但家长不能仅仅为此而迷失自己付出的方向。在教育被大力鼓励、大力发展的当下,适应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沉重的教育支出可以被褒扬。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我们都需要集中关注的是教育真正的平衡点:国家和个人的平衡点、家长和孩子的平衡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平衡点,等等。

当今时代,我们要高度重视沉重的教育开支问题。从家庭来讲,这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从整个社会范围来讲,这关系到真正的“教育”今后该何去何从。沉重的教育支出是社会迅猛发展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一种现象,即使这种现象表达带有贬义色彩,但同样也是时代的色调,已然成为人们重新重视教育的一种映现。当然,教育支出变得“沉重”了,就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此,认真研究就成为了我们不容回避的当下选择。“沉重的教育支出”不要永远成为“沉重的话题”。

(作者为天山学者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邬小平:《家长攀比心理的成因及调试》,《中华家教》,2009年第12期。

③郭爱:《浅谈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现代交际》,2013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望子成龙理性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心理小测试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