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战略机遇期要避免战略误判
2019-06-27丁元竹
丁元竹
【摘要】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抓住战略机遇期,要避免陷入思维习惯造成的陷阱,就是要避免用短期政策替代制度建设,避免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替代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建设,避免用经验决策替代数据驱动决策。
【关键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战略机遇期 战略误判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以理性平和的心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转变到信息化社会这样一个巨变时代,其历史跨度之大、社会结构变化之深刻、社会空间扩张之广、社会关系模式之新颖前所未有。互联网大大改变了人类的公共空间和社会空间,全世界成为一体化社会,改变了人类的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模式。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济建设到现在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教育、医疗、社保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从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家族、社区向城市社会的转变,短短四十多年,从不到20%的城市人口,增长到了接近60%的城市人口,一方面是传统的农村家庭、家族和社区在解体;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形成新的家庭结构和在新的社区生活。在城市,面对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原有意义上的基层治理,无论是在治理方式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上都难以适应这样的速度和深刻变化。
可以想象,整个国家因为这种快速转型而形成的每个个体和各类组织的角色重新定位,文化重新调适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有过的。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理性平和的心态。
在实践层上,把握好战略机遇期必须避免战略误判和陷入战略误区,要在政策和战略制定上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考虑和能够反思已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梁漱溟先生说:“生活规制必从身体实践养成习惯,乃得落实巩固。习惯是活的文化。所以群体生活中的礼俗制度和个体生活中的气质、习惯是同一样的东西,自始便有惰性(指其中预先规定下来)而到后来愈来惰性愈重。”习惯是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不自觉行为。一切事物当被人们习以为常之后,就会形成惰性。
避免用短期政策替代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保障。坚持把问题导向的政策治理和制度建设的策略治理进行有机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求。“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的治理思路,即坚持问题导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先出台政策进行治理,这种治理方式对及时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有效并且实用。只有从问题出发和从制度层面上考虑国家的发展和治理问题,才能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以确保国家沿着制度规定的方向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把制度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必须进一步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去寻找经验和教训,同时全面系统地研究各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保障中国长期发展的制度尽快定型和基本定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常态化的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避免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替代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建设
近代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和封建传统残余根深蒂固,既残留在经济生活中,也残留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官本位”思想是其典型表现,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长期残留在行政系统中,表现在一些官员身上,典型的例子就是健康正常的官商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民营经济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个别干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为民营经济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从长期看,文化建设是个较大的问题。由于急速的社会转型,人们内心世界并没有跟上物质时代的变化。费孝通教授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描述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私”文化基因与市场体制中利己主义基因发生碰撞,就造成了“市场社会”的斑斑劣迹,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极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个问题在社会事业发展中表现为社会保障中的“骗保”现象、重庆公共汽车“坠河”,等等。“私”和利己主义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国家,经历着公共空间、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模式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前所未有。中国已经和正在经历着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只是这个变局刚刚开始。放眼世界,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重拾利他主义,意味着资本主义伦理已经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目前来看,这个否定之否定过程还在延伸,一些对近几百年甚至更长历史进行反思的思想和观念不断涌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虽被各个领域的学者探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例如,“网络效应”要求互联网企业最好是采用巨无霸式的经营模式,赢者通吃,但这会进一步加剧已经存在的社会不公平。如何在信息时代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企业家创造财富的能力,又能在实现社会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這是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们正处在一个理论上必须进行反思和创新并举的时代。人类也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不能把自己置身其外,而要把自己当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员,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与世界一道变化。
避免用经验决策替代数据驱动决策
至今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各种“不规范”行为是个性使然。但我们需清醒认识到,他本人的行为能够得到美国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可,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互联网社会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将这些因素联系起来的话,可能是一幅社会变迁的新画卷。面对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这只“黑天鹅”,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学、政治学需要掀开传统意义上的面纱,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实验科学联手进行深度研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和战略咨询研究同样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要求改变决策咨询模式,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变。政府将根据数据变化实时决策,数据成为决策的“触发条件”和“重要依据”,根据项目及其所处的数据环境,随时动态调整其服务项目。传统的决策模式是“提出问题→依据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根据“知识和经验”找出问题,思路是“问题→知识→问题”,这种方式会随着数据科学的兴起让位与“提出问题→依据数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且直接用数据(无需把“数据”转换成“知识”前提下)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与网络企业建立某种信息共享的体制机制。
总而言之,当前,中国既遇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遇到的问题,又遇到了自身历史和环境特征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还遇到了全新的国际环境大变局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避免战略误判和政策误区,需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需要中华民族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智慧来处理自己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六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