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赴欧投资创新高 仍面临日趋收紧外资审查挑战
2019-06-27刘馨蔚
刘馨蔚
自200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合作涵盖上百个领域,欧盟已成为最吸引中国投资的目的地。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欧盟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创新高。目前,中国累计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2900多家,覆盖欧盟全部28个成员国。
近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欧盟投资环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企业在欧盟并购金额占海外并购总金额的比重超过了50%,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十大经济体中欧盟国家占据了六席。不过从2017年以来,欧盟投资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欧盟及其部分成员国开始收紧外资审查。欧盟层面出台了《外资审查法律框架草案》,于2019年4月正式生效。
欧盟投资环境趋严,隐性壁垒大量存在
“当前,欧盟投资环境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发布会上称,欧盟的外资政策不稳定、不透明。欧盟将模糊化、弹性化的“公共安全”和“联盟利益”概念作为审查外资的标准违反了透明性原则,而且部分欧盟成员国在审查过程中不对外披露审查进度,企业无法实时跟进相关审查的具体进度和流程。例如,德国和法国规定,如果企业在法定审查期限到期后未收到审查未通过的告知书,则该审查自动通过,企业不会获得有关审查过程的信息。
赵萍指出,由于审查适用标准存在歧视,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中,对中国国企实行差别待遇,审查更为严格。《报告》显示,有83.9%的受访国有企业表示欧盟加强外资审查将会使中国企业遭受不公平对待,有69.4%的受访国有企业表示曾因国有企业身份遭受更加严格的审查。
不少欧盟国家的政府公共服务有待改善。据对欧投资企业反映,部分成员国政府效率低下,企业在就审查程序和相关规定等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咨询时,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或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解释。
“由于对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够了解,欧盟部分成员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存在不规范经营的成见。”赵萍直言,部分成员国政府针对中国企业的选择性执法,对中国企业造成了事实上的歧视,使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
有不少企业反映在赴欧投资过程中,要想享受到欧盟及其成员国已经承诺的开放的政策还存在很多困难,各种隐性壁垒大量存在。赵萍举例道,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玻璃门”,欧盟的规章制度和优惠政策存在模糊规定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欧盟企业可以依靠本土优势获取市场机会和政策优惠,而外资企业很难获得同样的机会与优惠。许可标准过高形成“弹簧门”,欧盟的相关行业标准不断修订,使中国企业在赴欧投资中将不得不面临特别复杂的技术标准要求和高成本的认证体系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绿地投资中更为明显。《报告》显示,在企业遭遇的投资壁垒类型中,技术标准壁垒占比最高,遭遇过投资壁垒的企业中有68.18%面临过行业技术标准壁垒。
另外,严苛劳工管理造成“卷帘门”。赵萍说:“工作签证和居留许可获得难度高一直是困扰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不断增多和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中方向欧盟派遣员工将成为常态,而签证限制使中国企业无法及时向在欧公司派驻研发和管理人员。”
中企在欧面临多重挑战,合规成本日益上升
“欧盟和部分成员国在对外资的监管新规中,加强了对涉及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领域投资的审查力度,并以项目和行业清单的形式限制外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且清单是非穷尽的,随时可能扩展。”赵萍指出,这导致中国企业投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在审查中处于不利地位。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019年1月7日报道,2018年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针对非欧盟投资者发起的外资安全审查案例共78起,同比增加18.2%。其中,对中国投资者发起的审查27起,占比高达34.6%。
《报告》显示,有85.34%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外资审查立法会导致中國企业受到不公平对待。在这种背景下,2018年中国企业在欧盟成功并购案例明显减少。安永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投资者在德投资并购的兴趣减弱,全年仅完成34起企业并购,同比减少三分之一,是2016年的一半。
赵萍分析,由于外资审查、数据保护等一系列规制的出台,为了能够合规,企业需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等合规投入。而且,新的合规要求对企业投资的效率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使企业的合规成本明显提升。
“在外资审查方面,审批时间延长降低投资效率,更为严格和冗长的审查流程导致中国企业并购的交易时间延长,交易成本明显上升。被审查的可能性增加以及审查结果的不确定性削弱了中国投资者优势。”赵萍称。
另外,欧盟对劳工的严格保护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导致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报告》显示,有73.7%的受访企业认为,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过高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困难,贸易救济措施进一步推高原材料成本。2001—2018年,欧盟是对华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量第三多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印度,累计向中国发起99起反倾销调查和12起反补贴调查。税制复杂和税负高昂,均加剧了在欧中资企业的运营困难。《报告》显示,有36.9%的受访企业认为税负较重影响了企业在欧盟投资。
欧盟需改善投资环境,坚定贸易自由化立场
为促进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提升中国企业投资对欧盟经济发展的贡献,帮助欧盟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报告》建议欧盟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完善开放、可预期、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
“欧盟一直是自由贸易的重要支持者,但是近期加强外资审查的举动与其自由和开放的立场背道而驰。”赵萍认为,这体现了欧盟对于自身经济实力缺乏信心,建议欧盟始终坚持自由贸易的立场,坚持开放的政策方向,给予中国企业真正的国民待遇,继续通过自由贸易和投资促进欧盟地区经济发展。
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企业希望欧盟在出台有关措施时要注意避免受保护主义思潮的干扰,放开对中资企业在欧投资的行业限制,不要片面强调所谓的“对等开放”,要按全球价值链分工追求市场竞争的“实质公平”。《报告》建议,欧盟适当放宽对非EU(欧盟)/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的外资审查标准,降低外资进入欧盟国家的难度。在外资审查中,遵循WTO关于国家安全审查的相关规定,制定明确而穷尽的审查清单,确保外资政策可预期。
“欧盟当局着重提升法律体系的透明度,加强政策执行的一致性和可预见性。”赵萍建议,针对复杂的法律体系出台全面、完善的解释条例。公开涉企服务事项及办事流程,编制发布办事指南,为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指引,帮助企业了解和适应欧盟法律环境。在外资审查方面,完善审查流程,及时向投资者和外界公布审查进展,建立完备的审查信息查询机制,增加审查过程的透明度。
此外,《报告》建议欧盟能提高政府能力,如欧盟及成员国政府为外资企业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能够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不断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