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戏曲音韵学价值及其学习方法

2019-06-27王晓晖

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音韵戏曲方法

王晓晖

【摘 要】戏曲与音韵密不可分,戏曲音韵学作为中国传统音韵学与传统戏曲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目的在于最经济、彻底地解决戏曲的字音问题。戏曲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即审音、辨名与正韵。

【关键词】戏曲;音韵;方法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205-03

戏曲是表演的艺术,语言对戏曲表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罗常培先生在《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中说:“无论歌剧或话剧,总不会离开语言,而语言的表现尤其离不开声音;所以凡是做演员的人们,要想歌唱悦耳,或是说白动人,都得在语音的训练上下一番基本工夫。音韵学就是分析汉字或汉语里所含的‘声‘韵‘调三种元素,而讲明它们的发音和类别,并推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古今流变的。所以这种学问和戏剧的关系非常密切。”[1]

戏曲多以方言为基础发展起来。昆曲,是以吴方言为基础进而走向全国;京剧,则由徽剧、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剧种综合而来,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民间戏曲的影响。无论从何来,如何发展,学唱戏曲最要紧的是“字正腔圆”。“无论唱昆曲或皮黄,都得拿这四个字作基础。‘腔圆固然是乐律学的职能,‘字正却是音韵学的功用;而且要想收‘腔圆的效果,非得先作‘字正的工夫不可。”[1]

戏曲与音韵密不可分,由此也产生了戏曲音韵学这一交叉学科,即中国传统音韵学与传统戏曲学相结合的学科。传统音韵学作为“小学”的科目之一,其目的在于识字、通经。现代音韵学更是延伸了历史语言学、现代语音学等科目,研究语言的变迁、发展,可讲音史、明音理、辨正音。戏曲以语言为基本功,了解语音特点,正音是必不可少的功课。所以,中国戏曲学与音韵学二者存在整合的可能性不言而喻。从戏曲看,其离不开音韵的声、韵、调至腔;从音韵角度看,戏曲是音韵留在现代的活语言化石,是研究音韵学不可或缺的资料。建立戏曲音韵学的目的有二:一是实际运用的功能;二是理论上的建设。

此外,从更宏观的方面看,了解研究各剧种方言与音韵的关系、各剧种唱腔与音韵的关系及各剧种体式(如曲牌体、板腔体) 与音韵的关系都需要戏曲音韵学的设立。换言之, 戏曲音韵学应当成为戏曲语音规律的认知学科。可以说,音韵之学为曲学大端,历来顾曲大家莫不孜孜以求。

戏曲音韵学研究的本质是为戏曲的“小学”,目的在于最经济、彻底地解决戏曲的字音相关问题。戏剧语音有其特殊体系,非方言和一般雅言可以替代。戏曲音韵,昆曲讲究字清、腔纯,行腔极有格式和规范。京剧来源诸腔,流派纷呈,用韵宽泛,更有细分的必要。此外,戏曲剧本、填词也与汉语言音韵学密切相关。学好音韵,可以很好地解决旋律和文字的配合关系,旋律和字音的和谐,上口自有顺耳之功。

戏曲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大概可以从三方面展开:一审音;二辨名;三正韵。

第一,审音。音韵和戏曲有一个共同特点,讲究“口传心授”。因为声音一类有稍纵即逝的特点,且不可重复性。同样的内容重复两遍,也有所不同;或记录在纸本上,也会多半看了令人费解。因此,在过去这类学科被称为“绝学”。从学习角度讲,声音讲究耳听口辨,然后模仿,理论总结。现在除老师教习,兼有各种现代录音、摄像设备的辅助使用,反复聆听,多琢磨已不是难事。但是,戏曲音韵的学习,如果用现代语音知识来描述、解惑,再辅以古代语音常识,才能真正做好审音、练音。模仿出偏误,固然需要有經验的老师纠偏,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有较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撑,才能自学、自查、自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仅就中古音到近代音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代音到现代语音又有诸多简化。纵观浩瀚的书籍,多为非语音记录,即使有文字谐声材料,有古诗韵律系统,也无法立竿见影的见字识音。且汉字是表意文字,方块汉字不适于标音,对音节音素的掌握我们多为不习惯,所以在分析音节时多觉不知所措,这些都是造成审音困难的原因。就审音的内容而言,戏曲讲究声韵调的配合,古时声母发音讲究唇舌齿牙喉五音,兼或半舌、半齿之七音;韵母可分为头、腹、尾三部分,各有不同的研究法。韵头古时尤其讲究开口、合口区分,后来又衍生出齐齿、撮口的辨别。韵腹讲究音的响度、长度及复元音前后音素的滑动配合。韵尾的发展从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种韵尾区分至收鼻、收唇、无辅音韵尾的收音方法有别。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语音学对汉字音素进行了细致分类,对声母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配合发音器官图进行描述;对韵母分析讲究舌位的高低,前后与唇的展圆三要素。介音分为开合齐撮。韵尾收闭口唇音在普通话中已消失,但在戏曲中依旧保留。将古今音韵术语和描述方式统一起来进行实践性的理解,打通二者联系的通道尤为重要。也是审音的重要内容之一。

唱戏对于字音的要求,要斤斤计较,以字音标准为保障。明沈宠绥曾提出“切法即唱法的理论”,他以“字头、字腹、字尾”的概念提出三合切法分析语音,这一理论运作了中古时期的音韵切韵理论,阐明了唱者的字腔标准及方法,这一方法即使放在现代也极有借鉴意义。“凡敷演一字,各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然恐浅人犹有未察,不若以头、腹、尾三音共切一字,更为圆稳找捷。试以‘西鏖呜三字连诵口中,则听者但闻徐吟一萧字;又以‘几哀噫三字连诵口中,则听者但闻徐吟一皆字;初不觉其有三音之连诵也。”[2]戏曲虽有“滚唱”“泛艳”一说,以使语言最大限度的适应乐曲,但语言声、腔是根本,因腔乐脱离语言本质实为“跑偏”之举。“囫囵唱腔”和“倒字”都是大忌,也是使戏曲失去韵味的一个主要原因。

总之,要想过好审音这一关,以学习现代语音知识为先,一切表音的东西都是可以借鉴相通的,以最终使审音的学习、研究走向科学化的道路。

第二,辨名。在古代,因为音韵学家各自考证,所以难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概念名称杂乱,同名异实或异名同实;二是概念内容模糊、表述不规范。但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的深入而得到解决。就概念名称不统一而言,同是所谓“声”,或指声母,或指声调;同是所谓“阴声”“阳声”,有的指声调的高低升降,有的指韵尾的阴声韵、阳声韵。这种现象给研究带来了困扰,所以必须用现代语音学术语进行清晰的界定。至于概念内容的掌握,戏曲有很多专有概念,如上口字、尖团音,这些概念多数和存古或方音相关,弄明白概念需要花一番时间功夫,但这是值得的。

戏曲里概念纷呈,其中“上口字”和“尖团音”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所谓“上口字”,多解释为“跟现代读音不同的音”。“在实践中,上口字音是前辈艺人经几代人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字音,是戏曲与众不同出彩的地方。”这些说法固然都有可取之外,但也是比较笼统的讲法。如果遇到这些问题老师讲一个,学生记一个,日积月累虽十分必要,但学习研究毫无规律和系统可言也是不可取的。罗常培先生从声韵的转变列举了十一条“上口字”音韵条理(《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以《中原音韵》对比皮黄十三辙,有规则、有例字,可参酌。至于昆曲,比京剧有长的历史过往,其字的音韵更为存古讲究,更应该守规矩,囿方圆。此外,戏曲音韵里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是尖团音。所谓尖团字,依《圆音正考》所示,尖团音名称的由来与对译的满文字母形状有关,即用圆头的满文字写的叫作团音,用尖头的满文字写的叫作尖音。它们的现代概念很简单,凡是声母z、c、s和元音或介音i、ü相拼成的字叫“尖音”,如精、青、星;凡是声母j、q、x和元音或介音i、ü相拼成的字叫“团音”,如经、轻、兴。从它们的来源来看,之所以分出尖团音,是因为中古历史来源不同,“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屬尖。”[3]此外,似乎还有更为宽泛的说法,即尖音、团音、轻团音的区分:以z、c、s三个声母拼出来的字是尖音;以j、q、x拼出来的字是轻团音;以zh、ch、sh三个声母拼出来的字是重团音。这种说法无外乎就是三组有不同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对比,如果以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就会很清晰明了。而在现代方言中,尖团音的存续也分三种情况:一是不分尖团音。如北京话。二是部分的区分尖团音。见系齐、撮字已经变成团音,但有些地区仍旧保持尖音念法。如吴方言。三是仍旧保持或基本保持尖团音的区别,如山东胶东半岛某些地区。这些语音现象正是戏曲遗古变新的历史活证,并且在现代依旧经历的演变的过程。同理,对于其他的一些概念和语言现象,现代活语言虽然去古已远,然而在方言的错综中往往流露出古音的遗迹。如吴语保存全浊声母,闽粤语保存唇音闭口韵的[-m]尾和入声[-p][-t][-k]韵尾,徽州话有“阴阳对转”的实例,这都是有例可依的,也可以时时处处留心加以学习辨别的。

第三,正韵。明朝陈第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又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中,语有递变,系乎时者也。”陈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语言的变迁进行了解说,对于戏曲音韵,同样有古今变迁、改良的发展问题。从微观上说,字有变革,有时间因素,有地域方言音素。从宏观上说,这些变革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因此,了解音韵、了解戏曲,要明韵、正韵,将戏曲语音的发展、变化搭建在一个大的音韵框架中,以做到“处处还它一个历史的地位,时时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音韵历史有分期,戏曲音韵自然也讲究分期。音韵至元明清时期,辨析声韵之精密,比照前期可谓“已臻其极”,但“古今南北,音系复杂,一地一时,鲜能共喻”的现象也完全反映在了曲韵的发展传承中。曲韵自有“北叶中原,南遵洪武”一说。元代是近代语音变革的开始,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是为作北曲而编的韵书,也是近代汉语语音史上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因此该书在音韵学和戏曲学中都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和作用。该书以“正言语”为目的,书云“以中原为则,而又取四海同音而编之”,一直备受推崇。而后明代最重要的一本韵书就是官修的《洪武正韵》(1374年),该书最大的特色是书中保留入声、清浊等南方语音特点,适应了南音的需要,但因为不合“时音”,最后成为南派曲韵的开创韵书。在明代到清代之间,音韵研究日渐发展成熟,韵书层出不穷,其中对戏曲有指导、借鉴意义的当属“中州韵”。戏曲演唱讲究“中州韵”,这“中州”是地名或者是书名却不得而知。明清间,与“中州韵”相关的韵书至少有四本。这些书的演变特点总体说来是语音自视正统,韵部有逐渐南化的趋势。

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沈乘麐在《韵学骊珠·凡例》提出“向来曲韵必南从《洪武》,北问《中原》,今合南北为一书”,将沈宠绥的主张实践到韵书的编撰中。该书确立了昆曲演唱的标准,成为后世昆曲界填曲、研习的传统工具书。稍后,随着近代语音的进一步简化,“十三辙”出现,以“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南西北坐”韵分十九部,成为京剧遵循的韵律格局。十三辙来源于何时何处,标准何在,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问题。可是肯定的是,十三辙是为切合当时当地的活语言而设的一种民间剧韵,而不再因袭南化曲韵。而要真正捋顺十三辙的传承因果,既需要韵书,也需要实际口中曲韵的参照。纵观以上韵书史,戏曲用韵史,从韵书的发展脉落分析,就可以将戏曲用韵这个问题理清七八,不单可以客观地认清各个时期的音韵现象,还可以根据音理来解释各种用韵。

从《中原音韵》到曲界十三辙的发展,是汉语史语音演变的真实写照,在学习、研究中,对于正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整理脉落。

第一,辨时间。语言发生、发展有时间区别,以语言为基础的用韵也具有时代特点。从韵书的发展传承看语音演变的时间性。第二,辨地域。地域有差别,南北语音迥然有别。戏曲中有京白、苏白,由何而来,在何处使用,从方言地域史可以一辨。又如京剧的形成源于徽剧和汉剧的融合, 它的发音来源除“中州韵”的古音外 ,还有“徽音”和“湖广音”,因此,京剧合辙押韵的字有其特殊性。第三辨个体。“南曲不可杂北腔,北曲不可杂南字”这是规矩,但人说话都会带母语特点,或方音特点,这一点非狠功夫不可去除。所以,辨出唱者的个体语音习惯也是必要。第四辨规矩。戏曲讲究师承,每个师傅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门法,有些字如何吞吐、发音,成为本门的招牌特色。在标准的前提下,有各自润腔特色也是常理。

音韵学与戏曲学都是博大精深的学问,内涵丰富。古音韵无声可寻,戏曲又是古老的声腔艺术,掌握古音字腔并兼顾后代演变的情形,使戏曲音韵学成为一门讲得通的学问,将它放在历史发展的位置去看待,在标准的框架中去演绎,既沿守传统又要创新才是正确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沈宠绥.度曲须知[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五)[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3]杨剑桥.“尖团音”辨释[A].辞书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音韵戏曲方法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可能是方法不对
诵读古诗词 体验音韵美——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