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殖民批评角度分析《伊斯坦布尔孤儿》中的昆德拉咖啡馆

2019-06-27周艳艳

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昆德拉

周艳艳

【摘 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将土耳其表述为“最无所适从的国家”①,因为它处于亚欧大陆的中间,土耳其上层人士把国家定位在西方社会的范畴里,进行彻底的西化,但西方国家拒绝接受这样的定位,土耳其本身就处于这样“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中。埃利芙·沙法克因其东西方交杂的文化身份,故而将后殖民的视角带入了《伊斯坦布尔孤儿》这部小说,叙说土耳其社会在西化过程中的冲突矛盾。文章试图以后殖民批评的方法,通过分析小说中最能体现矛盾冲突的“昆德拉咖啡馆”來解构土耳其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份迷失。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伊斯坦布尔孤儿》;昆德拉;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215-02

《伊斯坦布尔孤儿》是土耳其作家埃利芙·沙法克的代表作。这个以敢言著称,在土耳其当代文坛中仅次于帕慕克的女性作家,以其东西方文化交杂的身份,将后殖民批评的视角带入作品中,描写了土耳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矛盾和身份混乱。土耳其地处中亚和欧洲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和政治现实,其社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伊斯兰教占绝对统治地位到政教分离的世俗化、现代化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现代化与传统、西方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矛盾对立与抗争。土耳其从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沦为“全盘西化”的奴隶,其人民的心理也各不相同,或全盘接受,渴望西方的认同,或身心抗拒,沉溺于奥斯曼帝国过去的光辉中。这种激烈的矛盾在沙法克的笔下显得与整本小说融为一体,既不尖锐突兀,也使读者能够细细体味。沙法克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她的视角既触摸到土耳其国内的风土,又跳脱出国家的界限,以更深远的目光将西方文化传统与之融合。这也是她能够用一种出离而清醒的后殖民眼光来看待土耳其现代化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原因。

一、土耳其的特殊处境

土耳其地处亚欧两个大陆之间,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更是一半属于亚洲,一半属于欧洲。连接亚欧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不仅在地域上,更是在精神上连接了亚欧的文化。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发言时曾引用过帕慕克的话:“观赏伊斯坦布尔美景的最佳地点,不在欧洲那边,也不在亚洲那边,而在连接两边的大桥上。”②这句话一语道破土耳其的尴尬处境,亦欧亦亚,非欧非亚。欧洲人将土耳其看作危险的伊斯兰教国家,百般阻挠其加入欧盟;而伊斯兰国家谴责土耳其过分西化。土耳其人自己也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既想融入欧洲,又不愿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土耳其的尴尬处境,正如亨廷顿所断言的,“土耳其在短期内很难在欧盟成员、前苏联突厥语同盟和伊斯兰复兴这三个取得认同并且做出取舍,这个大半个世纪风雨飘摇的国家仍将无所适从。”③

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土耳其人的祖先由一个游牧民族经过不断迁徙,发展成为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其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这段辉煌历史至今都是土耳其人的骄傲。也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带给了土耳其人民曾经辉煌的过往,所以在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后,“国父”凯末尔推行的“全盘西化”的改革成就并不理想。一方面,西方文明是经过几百年的沉淀积累而来的,土耳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紧抓住“一切向欧洲看齐”的口号,盲目且急切地进行全盘西化,必然会导致舶来的西方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虽然处于社会上层的资产阶级日益西化,但城市中下层的穷人、商贩,以及从农村来的人依然把伊斯兰教作为自己的信仰,对宗教仍然持一种敬畏态度。再者,奥斯曼帝国的光辉依然笼罩着土耳其人民,从一种中心文化被弱化至一种边缘文化的落差感,使得一些人无法接受西化历程中本土文化的消失。事实上,土耳其人从未受到欧洲列强的殖民,伊斯坦布尔也只受到两年侵略,国家精神并没有留下疤痕。然而在西方人面前,却有一种自身文化低劣的感觉,源自心底的耻辱感,这不仅是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消失后所造成的心理空白,也是因为土耳其共和国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完全抹杀了自己的历史,对奥斯曼帝国传统文化造成一种疏离,从而直接导致自我身份变得脆弱,将东方和西方划上了清晰的界限。在国家盲目西化中,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己文化的根,又得不到西方文化的认同,只能是西方眼中的“他者”,这种状态是很多土耳其人所面对的。 也正是在这种状态之下,作者沙法克以昆德拉咖啡馆这么一方脱离外界进程的“桃源”,以局中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西化过程中知识分子的思想。

二、昆德拉咖啡馆中的后殖民倾向

沙法克在《伊斯坦布尔孤儿》中描绘了一个在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的街道上的一家昆德拉咖啡馆,而它被命名为“昆德拉”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其中一种说法更倾向于是“真正的原因”,即咖啡馆不过是“他(昆德拉)有缺陷的想象力虚构的空间”。④这个咖啡馆只是昆德拉图书项目的一部分,昆德拉创造了它但转而就被遗忘,于是咖啡馆的知识分子和侍应生一直为某种意义上的空白挣扎。昆德拉咖啡馆有着让人昏睡的懒散和滑稽的不和谐,这个地方脱离了时间和空间,外界喧闹忙乱,而此处怠惰盛行。咖啡馆与外界的强烈对比显现出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的急功近利和不合理。

权力的策略产生了知识,权力与知识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因此,知识分子总努力划一条不可超越的界限,把象征真理和自由的知识领域与权力运作的领域分割开来。杰姆逊认为,知识分子具有国家民族的意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现实持有批判态度。昆德拉咖啡馆中的知识分子就是将咖啡馆作为一条界限,将自己坚持的真理和自由与外界忙乱的西化社会分割开,他们在咖啡馆内部探寻着人生的意义,与外部权力的运作相对抗。

咖啡馆中的知识分子们一方面隐隐探讨着自身在社会进程中该去往何处;另一方面又明目张胆地批判国家在全盘西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他们试图在批判社会中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然而他们自身内部也有着牵制和乱伦的关系,他们看似在一致抵抗疯狂的西化浪潮,但他们的关系其实是极其脆弱的,以致于最后一次在咖啡馆的会面以大打出手而告终。关系的破裂和失衡隐喻着作者对土耳其西化政策所持的悲观态度,作者以局外人的视域揭示了土耳其在紧绷和绝对的政策中必然会走向极端的结果。

在咖啡馆中对信息和历史的争论是撕破这个咖啡馆平静外衣的利剑。“信息的胶囊,错误信息的胶囊,每天我们吞下一把”,这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必然出现的信息爆炸状态,其后果就是世界变为一个大熔炉,真假难辨。故而异常没有天赋的诗人说道:“资本主义制度限制了我们的感情,阻碍了我们的想象力。这个制度要对这个世界的幻想破灭负责。只有诗歌可以拯救我们。”⑤他们渴望一个乌托邦世界,摆脱资本主义对人性的束缚。

小说中,阿斯亚和阿尔曼努什在一家露天咖啡馆遇到一群玩猜谜的学生,阿斯亚没来由地猜出了谜底是“发条橙”。在英语中,“甜橙”称为orange,而在马来西亚生活过的作者深知在马来语中orange也有“人”的意思。影片命名为“发条橙”实则是指“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电影的小说原著作者解释说“发条橙”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鲜活的有机体上去。这正是后工业文明对人性造成的伤害,即是指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可能带来的主客体身份混乱。

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消费主义以金钱神话的意识权力话语方式控制大众的自由思想,使“钱”和“消费”成为精神匮乏时代的“金钱乌托邦”,消费主义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使整个现代文化向享乐主义文化偏移。这种消费热潮丧失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再生产的可能性,暴露了社会结构和人的精神结构相当严重的内在矛盾。这种消费主义的一元性排斥其他所有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造成新一轮话语溝通和制约的无效,鼓励文化渎神和理想消解。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扩充文化,反而正在造成文化的死亡。⑥

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所说:“文化正在死去,死于过剩的生产中、文字的浩瀚堆积中、数量的疯狂增长中。”而这种消费主义的帝国主义文化的大肆入侵,导致个人自由意志和社会限制之间的冲突,现代性的社会将自由人逼到一隅并逐渐缩小包围圈,以压迫之姿将其瓦解。最后昆德拉咖啡馆的知识分子小团体的关系就是被外界侵入的信息所打破。

三、土耳其文化身份的出路

近年来,身份和文化的认同在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下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像土耳其这样一个“非欧非亚”尴尬处境的国家,本身国家内部就充满了宗教之间的矛盾,世俗化的政策更是加剧了矛盾的发展。个人和民族身份的问题是关系土耳其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大计的重中之重。事实上,每一个普通的土耳其人一方面想得到现代性所带来的丰富;另一方面也害怕失去的自己的传统和身份。这种矛盾不仅局限于土耳其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置身事外,文化间的对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话的程度和在对话中获取的信息质量是决定社会进程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可以看作沙法克本人的象征,横跨两个大陆,却又不属于桥任何一边,不属于任何一种文明,站在这样的位置上更有助于我们领略两种不同的文明。正如作者本人在采访中说的那样:“I am a strong believer in the possibility of having multiple identities rather than a strict, frozen sense of identity ,and I want to question that dualistic framework.”⑦不如说作者认为绝对的守旧和绝对的吸收这种二元对立的状态都不是进步,“混杂”才是一种新模式。

注释:

①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25.

②杨中举.营构文化冲突与杂糅的艺术新象征[M].译林杂志,2007,87.

③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55.

④埃利芙·沙法克.伊斯坦布尔孤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69.

⑤埃利芙·沙法克.伊斯坦布尔孤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196.

⑥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68.

⑦Lulia Waniek.IDENTITY ISSUES IN ELIF SHAFAKS THE BASTARD OF ISTANBUL.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素描)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当代中国文学中的精神暴力叙事与昆德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