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研究
2019-06-27顾明明
顾明明
【摘 要】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实现美术知识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培育大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美术教育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了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相关路径。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立足课程设计理念;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以及建立多维教学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策略。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思政;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155-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鲜明地指出了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教育部把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美术教育作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形式,是大学生审美功能和内在美学功能发展的重要体现。美术课程中所涵盖的造型、色彩、构图与欣赏于一体,对丰富大学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艺术情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形势下,将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发展当中,既是知识教育与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有效促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美学教育的有效结合,这对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术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
(一)美术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内涵发展来讲,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核心内涵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实践的发展过程当中,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艺术审美等素质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第一,美术教育强化了大学生的审美功能。通过美术的鉴赏等形式可以强化学生视觉体验,以此增强审美的意识,敏锐地感知、感受、欣赏各种事物美感,间接提高生活质量。第二,美术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美术教育强调艺术与美的渲染,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来感受事物性发展。特别是在艺术的熏陶方面,美术教育更加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对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美术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发展的综合体现。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基于就业能力为主导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教育培养中不断深化改革。因此学科与专业之间的渗透式发展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另一方面美术教育自身的发展理念也决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首先,美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养成。艺术最本质的特点表现在“形象思维是一切艺术的主要思维方式”,因此形象的思维理念也构成了美术教育的基础工程。大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视觉想象等方式,可以丰富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自身的想象力去完成创作,这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创新具有实际意义。其次,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特别是以艺术修养为准则的品质观念能够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校开设美术教育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坚定的感情基础,能让学生认识、体验各种社会道德现象,掌握社会政治标准和道德规范准则。
(三)美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有更多体现。美术教育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也体现在不同维度价值的探究当中。美术教育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来反映作品所展现的时代风貌,通过艺术作品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审美有助于学生内心品质的提高。这对当下社会的功利性、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有一定提高。最后美术教育也有益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美术本身就是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通过美术教育的隐形功能可以潜移默化造就学生的素养和高雅的文化气息,因此高校美术教育的价值理应给予充分重视,值得进行深入发掘。
二、高校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探究
(一)课程思政内涵。课程思政是当前形势下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即是当前的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将其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把握思想政治的核心地位,以此挖掘和研究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能,最终实现知识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解决当前教育事业中知识技能学习和德育工作教育的有机统一。同时对拓展当前课程单一性、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情感导向和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1.转变教学观念,立足课程设计理念。实现美术教育渗透课程思政观念,必然要立足于教学观念的革新。而思政课程的传授技能也要基于新时代特征出发,突出与时俱进理念。一方面,任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教育内涵,把思想引领工作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注重方式方法,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则是要立足于课程设计理念,将美术教育学科知識元素进行有效设计,把握课程的相关规律,找准与思政知识的结合点,将思政元素贯彻于教学内容当中。同时以课程的顶层设计进行出发,促进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德育相结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2.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探索多元化教学手段。师资力量是实现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因此挖掘和研究美术教育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功能必然需要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观念更新。一方面学校平台要增强教师的业务培训能力,教师则也要通过一定的教研活动或者研讨会等形式来强化课程思政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展示思政元素,或者通过典型的案例来融入思政元素,通过作品展现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让学生去感染艺术魅力等等。最后则是教师要转换传统的教学态度,特别是面对新时代下的青年学子,如何有效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强化学生品质修养极为重要。
3.建立多维教学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单一的教学评价内容不足以支撑高校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发展理念,因此必然要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手段,新形势变化下的美术教育课程赋予了主观性能。因此一方面教学评价要发挥其具有的激励和诊断功能,依据课程类型制定评价标准。特别是在思政背景下诸如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各方面价值因素不断得到重视发展。另一方面,多维评价体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动态化考核方式,要不断突出美术教育技能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建立课程开放动态的复合性评价,以此适应现代社会对学生个体多样化的需求。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育人理念,探索新形势下课堂的思政发展模式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美术教育相关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美术教育本身所蕴涵的价值功能也要积极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因此形成思政课堂和美术教育课堂的共向发展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思考,通过相应的教学理念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君.新时期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探[J].艺术教育,2018(22):155-156.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