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与感性情感的碰撞
2019-06-27吴若菡
吴若菡
【摘 要】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电影《野草莓》中运用大量镜头特写、视听语言以及现实与梦境交织的意识流表现手法,思考了技术理性与感性情感的碰撞表达。在影片中,技术理性毁掉了伊萨克一生的幸福,他漠视与家人、朋友间情感的表达,陷入冷漠与孤独之中。影片在逐层的抽丝剥茧中传达生命冷酷的外衣终究包裹着温暖外壳的真谛,揭示人类幸福的根源最终会被引向信仰的主题。
【关键词】《野草莓》;技术理性;信仰;英格玛·伯格曼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91-02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电影《野草莓》中用冷酷客观的影像表达技巧,灵巧的人物摄影技术,以时间线为叙述轴,以暗写光、以重射轻、带有苦味地追忆了主人公伊萨克的一生,并借此引出生命的精神信仰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带有超现实主义的意识流电影并不是以单线叙述的方式展开,而是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在现实与梦境的交织下缓缓拉开故事的帷幕,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镜头场面,在伯格曼的执导下展现出与爱、与信仰的微妙联系。[1]
一、家族相似的孤独感
在《伯格曼论电影》一书中,导演伯格曼介绍了他拍摄《野草莓》的最初动力,“我尝试对离弃我的双亲表白我强烈的渴望,在当时父母是超越空间、具有神话意味的,多年后他们才被转化为普通的人类。”[2] 现实中的伯格曼和影片中的伊萨克的形象在电影中被巧妙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电影中,伊萨克对“爱”本是极度渴望的。然而,他的母亲并没有给予少年伊萨克相应的“爱”,母亲的冷漠疏离最终使伊萨克形成了孤僻、冷漠、自我的绝对理性人格。母爱的缺失并没有使伊萨克放弃对爱的追求,他曾在表妹莎拉身上试图找回缺失的“爱”,但莎拉在伊萨克脆弱的心灵上留下致命一击,她决绝地抛弃了伊萨克,转身投向斯德弗里德的怀抱。从那时开始,伊萨克才对“爱”彻底绝望,他开始用冰冷的理性支配人际关系。
伊萨克从母亲那里承袭了冷漠的精神人格,他根本不懂如何感性地与人相处。伊萨克的儿子埃瓦尔德从小也在他的“冷暴力”下成长,长大后的他毫无意外地成为了第二个不懂爱的“伊萨克”。这种孤独、冷僻、自我的缺失型人格似乎成为了伊萨克家族一脉相传的家族精神。
影片中,伊萨克在儿媳玛丽安的陪同下去探望在鄉间别墅单独生活的母亲。 伊萨克的母亲生育了10个孩子,她还有20个孙子、15个曾孙,但讽刺的是,鲜少有人前来探望她,整个别墅都是昏暗冰冷的。伊萨克母亲第一次的出场是理性、冷漠的,时隔多年母子再次相见的感人画面,却在伊萨克和他母亲的演绎下始终带有一种彬彬有礼、态度生疏的距离感。“这儿感觉好吗?”“我总是感觉很冷。”一句简单的陈述,从中却能读出伊萨克母亲的孤独与冷漠,不觉再次恍然大悟:原来伊萨克的孤僻人格是从母亲那里承袭而来。
埃瓦尔德作为伊萨克家族的第三代家族精神的继承者,他一方面极度渴望“爱”,从小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他想要得到妻子全部的爱,不允许别人来分享,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他缺乏情感能力,厌恶孩子、厌恶生活的他已经形成同伊萨克相似的扭曲人格。
母—子—孙,三代人的扭曲性格,也并非是家族精神的遗传,而是一代代人感性情感与精神信仰缺失的映画。伯格曼把这种至深的孤独与冷漠置于绝对的技术理性层面上来加深对《野草莓》追寻精神信仰主题的深化。三代人的形象,融合在一起成为现代人精神信仰缺失的一个侧面反映。伊萨克家族的精神迷失暗含伯格曼对观众的提问:在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粉碎之后,人的现代生存价值又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呢?
二、诗歌与信仰
诗歌是在《野草莓》中常出现的文学形式,它在丰富电影的语言艺术之余,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影片中,午餐后伊萨克、玛丽安和三个年轻人坐在餐桌前讨论精神信仰与技术理性谁更优越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主体色调在海面背景的衬托下弥漫着苍凉、感伤的氛围。
当感性浪漫的安德斯诵出“啊,天地尽露美态,其源之光何其耀眼”这句短诗时,理性的维克多立即反驳,他认为现代人“只着眼于自身及生物意义上的死亡”而“宗教是鸦片”。面对年轻人世界观上的对立争论,伊萨克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而是在海和风的声音下缓缓颂诗:
破晓时刻吾寻觅之友
汝在何方
夜幕降临
其踪难觅
吾焦虑之心觅得其迹
花开之地
吾见其迹
其爱弥漫于空气
其声得闻于夏风
在甜蜜而忧伤的背景音乐中,莎拉也收起了平时嬉笑的面孔“我突然庄严,不知何故”。诗歌的感召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一种静穆与伟大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伊萨克所诵读的这首诗并不是随心而来的,诗作所赞颂的是“神之爱”。神所给予世间的爱是一种泛爱,万物皆可见其踪迹。电影中甜蜜轻柔的音乐把 “神之爱”同伊萨克心中的爱融合在一起,从而表明了伊萨克心中对 “爱”的认识:人的爱来源于神。而这个场景的诗意演绎也正是伊萨克对路途中遇到的艾尔曼夫妇婚姻悲剧的思考与升华。[3]
虽然伊萨克并没有正面回答年轻人的争论,但这首以“爱”为主旨的小诗,间接道出伊萨克的心声——对“技术理性论”的否定。伊萨克和玛丽安的行程在此已过半,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让他重新审视家庭、婚姻、子女、爱情的意义,苦楚、幸福、后悔、甜蜜,一切都在心底悄然酝酿,伊萨克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悄然发生着变化,他开始学着去“爱”了。
三、午梦与晚梦
在《野草莓》中,伯格曼用梦境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想法是直观的。整部电影断断续续插入了伊萨克一天中五个梦境。其中,午梦和晚梦虽只隔半天,却在鲜明对比中刻画了伊萨克心路变化的全部历程。
午后之梦是关于考试和评判的。在梦境中,天主教徒艾尔曼在梦境中成为严肃、无私的考官,莎拉、安德斯、维克多等人也坐在审判席上,以冷峻的眼神试图洞悉伊萨克的内心世界。伯格曼在这一场景人物身份的设定上有巧妙寓意,教徒对医生的拷问带有明显隐喻,伊萨克内心深处的“精神信仰”和“技术理性”发生了激烈碰撞。绝妙且讽刺的反差给予午后之梦深刻的思想内涵,一生以高超医术为荣的伊萨克在梦里看不清显微镜里的标本,面对提问他忘记了医生的首要职责是宽恕,甚至连病人的生死都鉴别不清。[4]
这个看似荒诞诡异的梦境使伊萨克看清了自己的真实内心,他已经完全否定过去所具有的“技术理性”,明白了“技术理性”的罪过,他真切地感到人和人之间是要靠爱来维系的,而爱需要从真正的信仰中获得。
影片结尾的最后一个梦境则象征着“爱”的复苏。伊萨克的初恋情人莎拉在温暖的光影中微笑着向他走来,拉着他的手带他去找寻记忆中曾失落的父母。在影片的最后,伊萨克隔着一片海,平静地眺望着远处:穿西服的父亲在垂钓,身着夏装的母亲在读书,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伊萨克在影片末尾报以父母微笑,导演伯格曼用近景的人物特写给予定格,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纯净与和解。
《野草莓》从理性与信仰的角度审视人类的现实处境,思考人世幸福的纯粹,对爱的追问简单直白却也深刻至极。在梦境与现实的交汇中,在伊萨克的自我审视中,我们不难发现伯格曼创作的真正意图,他想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应该是情感关系,冰冷的技术理性则可以毁掉人性的温度。爱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恒定纽带,有爱的人生才有可能得到幸福,有爱的灵魂才会真正拥有信仰。[5]
参考文献:
[1]张素丽.《野草莓》:“梦”的救赎与诗性叙事[J].电影文学,2010.
[2]英格玛·伯格曼.伯格曼论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4]韩琳琅.论《野草莓》的信仰主题[J].电影文学,2010.
[5]黄式宪.“伯格曼现象”的艺术启示——评《野草莓》的现代魅力[J].当代电影,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