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假“鲁迅说过”,从热闹到反思

2019-06-27刘采萍

畅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语录段子鸡汤

刘采萍

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里,鲁迅一一哪怕仅仅只是这两个字一一依然有挖掘不尽的价值,是自带巨大吸睛能量的标签。近日媒体爆出,鲁迅博物馆的在线查询系统,因为网友半天访问量达870万次而数十次瘫痪。

很多博物馆搬上网以后,都提供在线查询功能,至于网友的使用频次则差别很大。鲁博的资料查询热到爆炸,是因为网友把它拿来当作鉴定“鲁迅语录”真伪的机器人,太多网友求证太多网上的“鲁迅说过……”,结果把系统撑崩了。

真真假假“鲁迅语录”,为什么突然变成了热点?

第一当然是因为熟。每个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不会不知道鲁迅,“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乃至小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和考试范围。但这场行为艺术一般的“去伪存真,何以激发起网友的参与热情,那可能主要是基于当下互联网潮流中,对“才丁脸”和“反转”剧情的热衷。 凡鸡汤必打造得特像“名人名言”,凡批评吐槽皆贴个“鲁迅说”作标签,这惯用的套路_度在网络书写中泛滥成灾。既然我们写作文被鼓励“最好引用名人名言”,写公文被要求“摘抄权威和专家”,久而久之,是不是对自己的观点与表达,都有了一惯性和经验性的“人设”?

比如,不好意思直接抒发感情.便模仿几句席慕蓉式的叹息;想说服人又担心被怼回来,就搬来拿破仑、尼采、马云……是不是显得更有力量?至于心里有了批评的意思,则最好挂在鲁迅先生名下一—在中文写作里,最早用匕首一般文字震撼我们的,不正是他么?

毫无疑问,除了少数“伪造”得特别像的文字,对于网上海量的“鲁迅语录”,大多数网友是明知它们有多么可疑的。但是,这反而制造了大家疯狂转载、疯狂引用的狂欢现象。因为在这样的山寨文化狂欢中,每个人都不必有任何精神负担。

把“鲁迅”放在破折号后面一一这就是个游戏;如果你知道这游戏的规则,就不该也不能挑剔或者指责我所表达的所有意见。所以,段子里的话,不是鲁迅说的;段子里的讽刺、夸张,也不是鲁迅的睿智与冷峻;但“段子”里对于虚伪油腻的鸡汤文化的鄙视和反对,却很可能是那些匿名创作者们很想表达,却难以大声说出来的心里话。

但是,当个人的意见和质疑,被那么自然、那么套路地伪装成一種“自轻自贱”的小幽默,阅读的人,真的还能读懂他们吗?我们真的还能明白彼此想说的话吗?我们是否越来越不敢开门见山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们是否已经习惯用一种反讽、撒娇和胡搅蛮缠来掩藏观点,试探别人的回帖,以便随时可以在意见场上撤退或者转换立场?

鲁迅,是扎在中国人精神肌体上的一根针,这根针刚硬锋利,令人无时不刺痛,警醒。但在流行文化中,这根针变成了一个“梗”,力量被消解,严肃变戏谑,鲁迅先生若真在这喧哗之中,不知又会发出怎样的呐喊。

猜你喜欢

语录段子鸡汤
家中段子手(二)
“感谢贫穷”是 毒鸡汤吗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段子手”老李
漫画段子
语录
语录
段子来了
鸡汤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