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贝多芬《A大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作曲技法

2019-06-27巩颖

戏剧之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奏鸣曲式贝多芬动机

巩颖

【摘 要】《A大调奏鸣曲》(Op.2No.2)是贝多芬早期的一首钢琴作品,本文从曲式、和声、织体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作曲技法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式;动机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5-0046-0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于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写了非常多的作品,有的作品中他采用或预示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某些重要特征,比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和英雄主义色彩。贝多芬在创作中有很多重大突破,如把奏鸣交响套曲中的小步舞曲乐章变成谐谑曲,使其更富有节奏性和动力性;在交响乐中使用人声;把交响性带进了变奏的体裁之中等。

奏鸣曲式在巴洛克时期就已出现,而贝多芬在前人的基础上,使奏鸣曲式更加趋于完善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扩大了乐曲的规模,对奏鸣曲式的每个部分都进行了扩充;引子中的材料成了发展全曲的核心细胞;多副部的出现等。他的32首奏鸣曲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齐名,在音乐史上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甚至被称为西方钢琴音乐的“圣经新约”。

《A大调第二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始时有8小节由动机细胞所组成的引子(1-8小节),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这种短长的节奏组合具有很强的动力性,断奏和弱奏的结合又使得这种具有推动性的节奏有点儿顽皮的色彩。之后的三十二分音符和两手齐奏的下行音阶,结构坚定、明确。随后进入呈示部(9-121小节)。

主部(9-32小节)是从一个三连音开始的,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9-20小节)明显带有A大调明朗的色彩,中间有短暂的转调,最后终止在A大调主和弦;第二乐句(23-32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形,最后依然结束在主调。连接部(32-58小节)中密集的三连音来源于主部的材料,音阶式的上下行旋律与主部具有歌唱性的旋律形成明显对比,力度变化不多,没有了主部活泼的色彩。连接部调性、和声比较不稳定,在54小节转入e小调,恢复原速,预示着副部的开始。

副部(58-83小节)也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58-69小节)是以58-61小节为基础做两次向上三度的模进形成的。副部主题在高声部,具有很强的旋律线条,但与主部明朗的旋律不同,这里的旋律带有一些苦恼和忧愁。低声部持续的震音按照半音不断向上模进,与主题形成尖锐的对比,有种积压情绪、不安的感觉;第二乐句(70-83小节)当中的回音使得情绪更加不安,并且弱化了正常的节拍重音,这样一来,每小节的强拍为第二个四分音符,这样的安排能够使旋律清晰。

这两个乐句当中,低声部一直都是十六分音符的震音,由于半音化的进行,调性变得比较丰富,情绪显得比较激动,同时力量一直在不断积蓄。76-78小节力度对比很明显,出现了引子中的动机,延续了五小节之后,在结束部开始的第一个和弦副部,苦恼的增长突然中断,八度音程和分解和弦规则出现在E大调上,使调性得到整体的巩固,积压的情绪释放了出来。这种欲扬先抑的作曲手法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十分有力量。整个副部都与主部形成了鲜明对比,旋律方面显得忧伤、不安,调性不稳定,力度多變,具有戏剧性。

结束部(84-121小节)可以看作是由三个乐句组成的,并且回归了大调明亮的感觉,其中高、低声部所用的三连音也是来源于主部材料。第一乐句为84-92小节,第二乐句为93-103小节,第三乐句为104-117小节,这三个乐句都是叠入开始,同时也巩固了E大调的调性。118-121小节为补充,这4小节既是对结束部的补充,也是对展开部的转调过渡。

在展开部开始之前有8小节引子,为C大调,材料与乐曲开头的引子材料完全一致。引子之后,展开部(130-223小节)真正开始。引入部分(130-160小节)的材料来源于引子和副部,将副部中用左手演奏的震音换到右手来演奏。这一部分开始时为降A大调,旋律声部在左手,情绪比较激动,在第152小节时交替到c小调,这种激动的情绪随着调性的改变和力度的减弱,渐渐平稳下来。核心展开(161-201小节)是主部主题在F大调上的发展变形,发展手法为动机分裂式。161-180小节可以看出主部主题的旋律性,第180小节之后选取了主题开始的三连音作为动机,进行展开。这一部分与前面的引入部分有很强的对比,明亮的大调色彩、大跨度的音程,没有了不安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贝多芬音乐中的英雄性。属准备(202-224小节)持续了23小节,最后停在了主调的属七和弦上,增加了到主和弦的倾向性,引出了再现部。

再现部(225-336小节)回主调再现,引子、主部、连接部在旋律、调式调性、和声、材料上大致与呈示部一样,副部是在a小调上再现,由于半音化的进行,调性变化丰富。结束部回到主调,最后终止在主调的主和弦。

从作曲技法方面来说,《A大调第二奏鸣曲》第一乐章从头至尾都贯穿着引子和主题中的动机,这是全曲发展的核心,这样的写法,使得整首乐曲虽然庞大,但不杂乱;虽然对比明显,但每个部分又有联系。从音乐情感方面来说,整首作品充分展示了贝多芬矛盾复杂的心理,他时而明朗、欢快,时而忧郁、不安,同时也显露出贝多芬自身的英雄主义情结。

猜你喜欢

奏鸣曲式贝多芬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亦远亦近贝多芬
奏鸣曲式再现的多种可能性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节奏型在普罗科菲耶夫中期奏鸣曲式乐章中的应用
贝多芬《第十六钢琴奏鸣曲(Allegro vivace)》音乐风格与演奏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