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风险分析

2019-06-27刘华兵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房颤动风险因素心肌梗死

刘华兵

【摘 要】目的:总结影响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心肌梗死预防方案拟定制定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016.6~2018.2收治的80例房颤患者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心肌梗死分为梗死组、非梗死组,采集人口学资料、合并病症及长期用药状况等,并作出比较与分析。结果:多重用药(≥5种用药)、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期间诱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冠心病、高脂血症、多重用药是造成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诱发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加强防控,以提升房颤患者临床疗效,优化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肌梗死;抗凝治疗;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房颤是临床上一类常见心律失常,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我国75岁以上老年群体房颤的患病率达到了2.35%,老年房颤患者不仅要接受房颤相关药物的治疗,还需采用额外药物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原发性疾病,这是临床上经常采用多重用药方案的住院原因之一。很多临床研究指出,房颤患者治疗期间可出现跌倒、坠床、营养不良等多种不良情况,其中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恶性结局。加强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心肌梗死的防治,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为预防方案制定提供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许可后,采集80例房颤患者资料,收治时间为2016.4~2017.8。所有患者均有明确临床诊断,对本次研究中所用抗凝药物耐受,预期生存时间≥1年。排除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精神类疾病者等。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54~81(72.4±2.7)岁。

1.2 数据方法

采集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及既往病史、患者临床病史特征、共患疾病,同时在入选后每隔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实现对人口学资料的动态化更新,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电话随访,明确患者用药状况,所选药物需持续应用≥1个月,排除抗菌药物等短期药物。

1.3 有关定义[2]

1.3.1 多重用药:多同时使用≥种长期药物。

1.3.2 抗凝治疗标准:采用CHA2DS2-VASc评分(高血压、心衰、血管疾病、年龄≥65岁、糖尿病、女性分别记为1分年龄多75岁、脑卒中各记为2分),当男性>2分或女性>3分需给予抗凝药物治疗。

1.3.3 心肌梗死:结合患者特异性临床表征,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含量改变情况,通常可作出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ST段抬高者可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课诊断为Q波梗死。

1.4 分组状况

结合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心肌梗死者34例,非心肌梗死者46例,分别纳入心梗组与非心梗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共患疾病等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皆无显著差异(P>0.0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軟件包处理实验数据,()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差异检测标准:P=0.05。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梗死组多重用药、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所占比例高于非梗死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冠心病、高脂血症、多重用药是造成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最高的心律失常类型,个体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同时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共病)现象日益上升,该类群体多重用药所占比例也相应提升,在本次研究中,有44例房颤患者采用多重用药的治疗方案,所占比例为55.0%(44/80)。

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衰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多继发房颤,心肌梗死发生率也会相应提升。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或不能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因此需要长时间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方案。现有最新数据表明[3],房颤患者多重用药比重差异性较大,AFFIRM研究结果表明是40.1%。

在本次研究中,多重用药、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是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期间诱发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冠心病、高脂血症、多重用药是造成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国内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诱发心房颤动抗凝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加强防控,以提升房颤患者临床疗效,优化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张源,王群山.达比加群酯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01):27-31.

李宏亮,李广平.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J].山东医药,2015,55(41):93-95.

陈晖,李顺辉,王贵明.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继发血栓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告[J].现代医院,2015,15(05):79-80.

猜你喜欢

心房颤动风险因素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