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2019-06-27屈春萌周凌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关怀障碍人文

屈春萌 周凌云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中心卫生院,北京,102600)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社区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日趋增长的趋势,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1-2]。近年来研究[3]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亦占据重要地位,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将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严重者有睡眠障碍出现。而睡眠障碍又可加重患者不良情绪,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血压的不稳定,加重高血压病情[4-5]。单纯的药物治疗针对此类患者效果常欠佳,可能与忽略患者心理方面干预有一定关系,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采育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7.31±3.22)岁,病程3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7.23±1.31)年;观察组中男29例,女28例,年龄34~74岁,平均年龄(56.25±5.40)岁,病程2年月至21年,平均病程(6.14±1.24)年。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6];2)符合中华医学会2001年制定的睡眠障碍诊断标准[7];3)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患者;2)对研究所用药物不耐受或有依赖者;3)有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4 干预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结合改善生活行为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强化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与传统护理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3方面。1)强化人文气氛营造:患者入院后将其安置于高血压专用病房,布置成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使患者处于优雅、利于休养和睡眠的环境。此外,充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营造一种温暖和谐的治疗环境。如可在节假日或患者生日时送上祝福、鲜花,让患者消除住院的感觉,而是有家的感觉;2)强化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即由责任护士详细而具体地进行高血压疾病和睡眠障碍等相关联疾病的科学教育。让患者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了解高血压与睡眠障碍的关系及如何缓解睡眠困难的方法等。此外,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实时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手段多样化,可采取如直接交流、影视资料、病友之间的交流沟通等多种方式,确保健康教育有效落实;3)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同患者进行交流,及时解决患者关于疾病的困惑和不解。实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医护操作的恐惧感,降低对疾病本身的焦虑感。

1.5 观察指标 1)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子,初步设计生理、心理和环境3个方面的问卷调查,由患者主观意识填写。2)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8]评分,该量表共设9个自评项目和5个他评项目,共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3分等级计分,总分21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3)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2 结果

2.1 社区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布情况 对纳入研究的114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分析其主观认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头部损害(如头晕、眩晕、头痛等)因素所致睡眠障碍的例数最高,与其他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区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布情况

注:与其他因子比较,*P<0.05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比较。接受治疗和不同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比较。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值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进一步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观念和模式的改变,疾病治疗不再以疾病为中心,而是更加强调人的整体性概念,以人为本成为医疗服务的追求目标[9]。因此,人们在提高先进医疗技术的水平同时,人文关怀性护理措施也在不断精进。高血压患者多因治疗时间长、药物依赖性大及疾病并发症多发而致患者心理状态受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因此,同已有研究结果一致,高血压伴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愈趋增高,且睡眠障碍又将导致患者血压的不稳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10-11]。

在常规护理干预中,对患者心理状况和人文关怀工作有较大欠缺,患者只是被动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依从性较差,一旦出院则较难再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服药方式[12]。本研究则利用我院病例资源,探讨强化人文关怀和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头晕、头痛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这表明,控制患者血压的过程中因更加重视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因此进一步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人文护理关怀和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血压值均要由于对照组。人文关怀是通过强调人的主导作用,通过改善病房环境和人文环境,消除患者的就诊恐惧感[13]。家庭人文气氛的营造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让患者能更深层次理解教育内容,更容易接受相关的护理指导[14-15]。

综上所述,强化人文关怀与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稳定血压值水平,这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趋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关怀障碍人文
人文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跨越障碍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