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联合中药熏蒸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2019-06-26邹永祯罗旭雯通信作者
邹永祯,罗旭雯(通信作者)
江西省于都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江西于都 342300)
产妇分娩后卧床静养时间较长,容易出现血液淤滞现象,同时下肢血流速度相对较小,因此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特别是剖宫产后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最高[1]。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质量及产后恢复,并且容易导致肺动脉栓塞、静脉瓣关闭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3]。临床上可通过相关措施有效地预防产妇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及并发症的发生[4-5]。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通常采用气压治疗。近年来,我们采用气压治疗联合中药熏蒸的方式预防产后下肢静脉血栓,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江西省于都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围生期产妇86名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43 名。试验组年龄23~36岁,平均(26.89±5.65)岁;产次0~3次,平均(0.89±0.21)次;孕次1~3次,平均(1.63±0.59)次;顺产16名,剖宫产27名。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6.54±4.97)岁;产次0~3次,平均(0.76±0.17)次;孕次1~3次,平均(1.34±0.34)次;顺产15名,剖宫产 28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相关事宜均已告知入选产妇或告知其家属,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自愿配合研究中的观察和随访;(2)年满18周岁;(3)精神、记忆力正常,可以正常交流。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中药有过敏史或因其他原因不宜使用的产妇;(2)不配合研究随访的产妇;(3)患有精神疾病或严重痴呆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气压治疗机(韩国WONJIN公司,Power-3000 型号)接通电源,产妇取平卧位,套筒内放入双下肢,治疗机套筒底部对应足部位置,将拉链拉上后进行压力设定,开始治疗。2次/d,30 min/次,10 d为1个疗程。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蒸。中药熏蒸仪器产自广东康健有限公司。产妇气虚血瘀,选用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补阳还五汤(红花、桃仁、地龙、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浸泡煎煮后置于熏蒸盒,设置温度为40 ℃,预热25 min后,指导产妇在熏蒸床上仰卧。1次/d,30 min/次,14 d为1个疗程。在熏蒸过程中,注意观察产妇情况,如果出现面色改变、心悸、气短、胸闷、头痛、头晕等,应停止熏蒸。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凝血功能指标,并比较两组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等血液循环指标。干预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0%(0/43),低于对照组的11.6%(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5)。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干预前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6、0.681、0.557,P>0.05)。两组干预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同组干预前,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2、6.428、6.324,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验组 43干预前 14.65±2.54 5.01±0.64 28.62±6.24干预后 22.61±1.75ab 3.06±0.51ab 46.35±6.97ab对照组 43干预前 14.98±2.64 4.97±0.62 28.35±6.39干预后 16.63±1.43a 4.14±0.24a 34.95±5.63a组别 名数 凝血酶原时间(s)纤维蛋白原(g /L)
2.3 两组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比较
两组干预前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4、0.382,P>0.05)。两组干预后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6、5.698,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变化比较(cm/s,x-±s)
3 讨论
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流淤滞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6]。产妇产后盆腔血管和组织出现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并且产妇产后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肌肉松弛、血流变慢也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增加[7-8]。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肺栓塞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气压治疗可有效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对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中医学认为,阴阳气血虚亏、血运不畅、络脉失养、痰瘀痹阻脉络是产妇产后气虚血瘀证的重要病机。其治疗以活血通络、益气养血为原则,需要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补阳还五汤(红花、桃仁、地龙、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有通络、活血、补阳之功效,止痛缓急柔肝与通络补气并行,诸药合用,有活血不伤正、补气不壅滞之妙,使络通瘀去,血行气旺,诸证自平。产妇产后行血受阻、正气亏虚、肌肉筋脉无有濡养、脉络瘀阻。气压治疗联合中药配合熏蒸的物理温热对下肢静脉血栓有多重预防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表示血细胞有凝聚倾向,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血管内膜的表面结构可被高黏度、低流速的血液损坏,导致其电性等理化性质被改变,也能进一步导致血栓的形成。凝血指标的改善表明,中药熏蒸联合气压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栓形成。本研究中,干预后试验组下肢血液峰流速及平均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相比于单用气压治疗,中药熏蒸联合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有更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联合气压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产妇的凝血指标和血液循环状况,从而更有效地降低产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