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疾病的临床观察❋

2019-06-26肖辉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毫针体征关节

王 林,肖辉灯,柴 勇,王 彤

(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北京 100102;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4.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北京 100700;5.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筋性疼痛即中医筋痹,属于中医骨科门诊常见病和主要治疗疾病。长圆针[1]由1铬18镍9钛不锈钢材料制成,针长2.5~4.5 cm,直径1.2~1.8 mm,刃长1.4~2.0 mm,针柄4.0 cm,直径5.0 mm,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薛立功教授创制的治疗筋痹的特色疗法,尤其善于治疗顽固性筋性疼痛,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现通过与毫针刺进行对比研究,验证和评价长圆针解结法治疗筋性疼痛的优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表1显示,选取自2017年3月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120例筋性疼痛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筋痹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指南。结合临床、现代医学参考1994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尪痹、骨痹、肌痹等制定。一是无外伤发病,以关节及周围软组织隐痛,疼痛性质多酸、胀,关节功能活动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二是慢性持续性疼痛或急性发作,其病程长,可触及肌肉持续紧张、条索、结节等;三是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无发红发热,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增生畸形或软组织黏连;四是X线片检查示退行性病变、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和骨赘形成;五是排除因内脏器质性病变、骨骼类疾病、外伤等其他病变引起的疼痛。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黏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并与风湿性疾病相鉴别。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以疼痛为主的软组织损伤(经筋病)诊断标准;年龄在20~78岁之间;患者自愿接受长圆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老体弱、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外伤、结核、肿瘤等;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和精神病患者;有发热症状者;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红肿、深部有脓肿、肌肉坏死者;确属骨性原因疼痛者;已知有利多卡因等应用药物过敏者;患者不愿意或拒绝接受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1.4.1 试验组 试验组60例患者行长圆针治疗,“以痛为腧、以结为腧”,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解剖知识按肌肉、肌群、筋膜等软组织的走行进行循按,常规选取5~15个经筋穴位进行操作。现已规范定位且常用的结筋病灶点称为“次”,具体参考《中国经筋穴》[2]。选穴后常规消毒、铺巾,0.2%利多卡因和20 mg曲安奈德混合液5 ml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后用薛氏长圆针从注射点进针,行关刺、恢刺、短刺3种手法。术毕无菌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待血止后给予创可贴覆盖包扎,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

1.4.2 对照组 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普通毫针刺,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循经选穴及局部阿是穴10~20个。阿是穴处采用扬刺法,余穴行长针透刺,局部配合TDP灯照射每周2次,连续治疗3周。

1.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1 症状、体征评分累计相加计算总分 包括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功能、肿胀4项,累计各项评分计算总分。疼痛、压痛:无0分;轻度1分;中度,能忍受2分;重度,难忍受3分。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0分;活动略受限但无明显疼痛1分;活动受限有疼痛但可以忍受2分;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剧烈3分。肿胀:无肿胀0分;轻微肿胀但无皮温颜色改变1分;明显肿胀但无皮温颜色改变2分;明显肿胀局部皮肤红热3分。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5.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疼痛测定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的疼痛测定方法,即用0~10 cm的一条直线分成11等分标明数码,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定并画在数字上,治疗前及治疗后均由病人画明疼痛所在位置,最后由医生判定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VAS疼痛评分标准(0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

1.5.3 临床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4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尪痹、骨痹、肌痹疗效评定。治愈:关节等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未愈:关节疼痛、肿胀等原发病灶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

表2显示,2组患者前后3次诊疗症状、体征评分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评分值均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且试验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值的均数低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组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的剖面图:2组患者症状体征的评分均与治疗次数成反比,即治疗次数越多评分值越低,试验组下降率高于对照组。结果2种方法治疗筋痹均有疗效,且随治疗次数的增多疾病出现逐渐愈合的趋势,长圆针疗效优于毫针组。

表2 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比较

2.2 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及分析结果

表3显示,经检验治疗前后2组VAS评分值符合正太分布及方差齐性分析,组内疗效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组VAS评分值平均值均下降,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配对t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种治疗筋痹的方法均有疗效,长圆针治疗疗效优于毫针治疗。

表3 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及分析结果

2.3 疗效评定结果

表4显示,2组治疗效果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Z=-4.727,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4 疗效评定结果[例(%)]

3 结论

《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毫针刺强调“气至病所”,气行则血行,重在调气血,但解结能力欠佳,固然在筋结横络卡压所引起的痹痛方面疗效就不甚明显。长圆针解结法强调“针至病所”,运用自身,采“粗大的针身、圆润刀刃”直接作用于筋结处进行“锐性、钝性分离及减张”作用,解除横络压迫,通拥塞之气血以除痹止痛。所以在解筋结、祛痹痛方面,长圆针明显优于毫针刺,同时长圆针治疗疾病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毫针体征关节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