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口烟霞天一方文徵明笔下的《桃源图》及其意涵

2019-06-26赵琰哲

紫禁城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徵明桃花源记渔人

赵琰哲

东晋陶渊明笔下的名篇《桃花源记》,描绘了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向来是历代文人隐居情怀的寄托,亦是理想国之所在。《桃源图》作为脱胎于《桃花源记》的文学题材绘画,在后世不断被图绘。

明代中晚期,桃源题材画作曾在江南地区大量涌现,可谓盛行一时。「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就曾阅读过《桃花源记》,并在其一生中多次创作桃源题材画作。

在其心中,自身所处的江南水乡,无疑就是隐居避世的「桃花源」之所在。

视觉要素与实景对照:文徵明的《桃源问津图》

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年)二月既望,时年八十五岁的文徵明绘制了一幅《桃源问津图》。此图根据《桃花源记》原文而来,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描述的故事情节。画幅可分为三段,分别图绘了入桃源、桃源景色以及出桃源的场景。画卷起首描绘崇山峻岭,其中古松苍翠,桃花繁密,蜿蜒的溪水流向一个半掩山洞,持桨渔人正在弃船入洞,含蓄地暗示出此即为桃源入口。在随后画幅中,观者仿佛跟随渔人一起进洞,得见桃源中景色:小桥曲折,水道蜿蜒,几处茅屋掩藏在修竹垂柳之中。另有水田鱼塘,屋舍小舟,农夫鸡犬,一派劳作场面。渔人在此与桃源中人相遇,向桃源中人问道,并被延客至家。画幅结尾则与起首相呼应,复为崇山峻岭、巨石飞瀑,表现了将桃源与人世隔绝开来的山水屏障。

既然图绘桃花源,那么灼灼其华的桃花自然是画中必不可少的。但在文徵明笔下,除去桃花,《桃源问津图》还有三大核心视觉要素——山洞、渔人、水泽田地。

山洞,无疑是文徵明《桃源问津图》画作中最明显的特征和最为重要的视觉要素。对于山洞的描绘,明代之前的《桃源图》并不重视。元代王蒙笔下的《桃源春晓图》就不曾表现山洞,仅以漫山盛开的桃花与徜徉在溪流中的渔舟构成桃源意象,接近于元代赵孟頫所创的「花溪渔隐」(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华溪渔隐,盖是赵承旨倡之。王叔明是赵家甥,故亦作数幅」)题材绘画。

让我们回忆一下在《桃花源记》原文中「山洞」是怎样被提及的:渔人发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原文中一笔带过的「山有小口」,在文徵明笔下变为阔大的山洞,并且在画面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徵明通过描绘山洞这一沟通仙凡两界的通道,既表现了文中的关键情节,又以此代表了桃源意象。

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文徵明画中山洞呈圆拱形,且洞口上方有钟乳石笋倒垂。这种「水散流石,乳融结石」的山洞明显带有江南地区山洞特征。对山洞的探求在明代已经成为江南文人旅游的新风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各地风光时就特意寻访当地山洞。文徵明亦曾在春日里与友人一同游历地处常州府宜兴县的江南名洞张公洞。

虽然文徵明笔下的《桃源问津图》并非纪游性质的实景描绘,但画中所突出表现的钟乳垂悬的圆形山洞,确与江南山洞实貌并无二致。在明人观念中,无论是隐居避世的桃花源,还是道教的洞天福地,都与山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文徵明笔下的《桃源问津图》会以山洞作为桃花源的标志。这一方面与明代中晚期江南文人探洞寻奇的旅游新风尚有关,现实中的实景名胜给了文人墨客想象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与这些江南山洞带有洞天福地的道教隐居含义有关,暗中契合了桃花源隐居避世的内涵。甚至到了晚明版画中,亦可见到以山洞与桃花共同构成的桃源仙境图式。

文徵明《桃源问津图》的第二个核心视觉要素即是持桨渔人。追溯《桃花源记》原文,渔人是贯穿故事的主线人物,引领读者经历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走出桃源、再次寻访桃源而不得的整个过程。在文徵明《桃源问津图》中,渔人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于不同场景中多次出现,如入洞、问津、延客等。

渔人形象来源于何处?「渔隐」之说由来已久。屈原《渔父篇》即通过刻画化身为渔夫的隐居高人,道出了中国文士出仕与退隐的复杂心态。在绘画方面,元代「花溪渔隐」绘画题材中的渔人形象及避世内涵,又被明人《桃源图》所借用。同时,由于苏州水泽广阔,捕鱼为业的渔郎是平日常见的形象。这也使得文徵明对渔人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使之成为入画的人物素材。

水泽田地,是文徵明笔下《桃源问津图》的第三个核心视觉要素。在《桃花源记》原文中,渔人进洞入源,不仅与桃源中人相遇,还得见源中景色,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在文徵明笔下,大片的水泽与广阔的田地共同构成桃源美景主体。原本《桃花源记》中的「小溪」,在画中被汪洋水泽所取代,并一直蔓延至桃源中,变为广阔鱼塘。

同时,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对成片田地的表现也与「田园」本身所带的隐居含义有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辞》)在陶渊明的诗文中,「田园」是抱朴含真的隐居归处。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将文学文本中作为背景环境的「良田美池」,变为桃源图中大篇幅的描绘对象,其中的田地亦非北方旱地,而是江南水田,整幅画卷所呈现出的烟水迷离的景致无疑是江南山水的真实写照。文徵明所生活的苏州府是明代富庶的鱼米之乡,境内多水塘田地。江南特有的水田成为文徵明入画的实景素材。

在诸多湖泽中,文徵明一生中最为流连的当属位于苏州城西南城郊、紧邻太湖的石湖。石湖以田园风光闻名于世,自古便是文人隐居之处——南宋诗人范成大筑有石湖精舍,常与文徵明伴游的苏州文人王宠在屡次科举失利后也隐居于此。文徵明曾多次泛舟石湖之上,尤以晚年最繁。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

阅读链接

文徵明“桃源”题材作品创作年表

◎ 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文徵明图绘《桃源别境图》(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真伪存疑),时年五十五岁。

◎ 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文徵明题跋赵千里《桃源图》,时年五十七岁。

◎ 嘉靖九年(一五三〇年),文徵明书写陶渊明《桃花源记》,时年六十一岁。

◎ 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年),文徵明书写《桃花源记》扇面,时年六十九岁。

◎ 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年),文徵明图绘《桃花源记图》扇面,时年七十三岁。

◎ 嘉靖二十三年(一五四四年),文徵明图绘《桃花源记》长卷,时年七十五岁。

◎ 嘉靖三十年(一五五一年),文徵明图绘《桃花源图》,作楷书《归去来辞》,书《桃花源记》及诗文,时年八十二岁。

◎ 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年),文徵明作行书《归去来辞》长卷(现藏天津博物馆),时年八十三岁。

◎ 嘉靖三十三年(一五五四年),文徵明图绘《桃源问津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书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时年八十五岁。

◎ 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文徵明作小楷陶诗“人生归有道”、“种豆南山下”、“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四首,时年八十八岁。

——以上内容根据文徵明现存画作并参考周道振《文徵明书画简表》、江兆申《文徵明与苏州画坛》、周道振、张月尊《文徵明年谱》、周道振《文徵明集》等书中的文献著录编成

七月既望,时年六十三岁的文徵明在与王宠兄弟出行后,归而作《石湖清胜图》。图中劲峭的治平山、汪洋的水泽、悠闲的渔舟,勾勒出石湖水天一色的山水景致,与《桃源问津图》中所绘水泽渔人十分相近。文徵明在《暮春雨后,陈以钧邀游石湖遂登治平》诗作中称:「贪看粼粼水拍堤,扁舟忽在跨塘西。千山雨过青犹滴,四月寻春绿已齐。湖上未忘经岁约,竹间觅得旧时题。晩烟十里归城路,不是桃源也自迷。」无疑已经将眼前的石湖美景与心中的世外桃源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文徵明笔下《桃源问津图》的三个视觉核心要素——山洞、渔人、水泽田地,在文本上、思想上、实景上皆有所指:在文本上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相呼应,在思想上带有隐居避世的含义,而在实景描绘上又与苏州水乡的特有风物相一致。

文徵明的创作意图与苏州失意文人圈

文徵明在其一生中曾多次图绘《桃源图》题材画作、书写《桃花源记》或其他陶渊明诗作。就创作时间来说,这些书画作品并非平均分布在其一生中。就能够确知创作时间的书画作品来说,多集中于文徵明五十五岁之后晚年。

文徵明为何在晚年倾心于绘画《桃源图》题材画作及书写陶渊明诗文?这恐怕与其早年的经世之志及后来在京任职的仕途遭遇有关。

文徵明祖父文洪、父亲文林、叔父文森都以文学起家,父亲文林一生为官,因此文徵明在早年便有经世之志。弘治八年(一四九五年),时年二十六岁的文徵明首次赴应天(今南京)参加乡试,不幸失利。弘治十年,文徵明再试应天,但又不中。此后连续七次乡试(弘治十四年因为其父守丧未能参加乡试),都没有考中。直至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文徵明第九次参加乡试不中。此时的文徵明已由翩翩少年变成垂垂老者,而入仕的愿望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连续的科考失利并没有使文徵明放弃入仕的愿望。嘉靖二年,巡抚吴中的太守李充嗣举荐五十四岁的文徵明入朝为官,后经吏部考试,文徵明被授予翰林待诏之职。文徵明终于得偿所愿,北上入京,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仕途生涯。

文徵明的为官之途并非预想中那般美好,踌躇满志的他于嘉靖二年四月起身到达北京,还未大展宏图便被卷入政治漩涡中。嘉靖三年,明世宗力排众议,追封其生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引起群臣反对,史称「大礼议」之争。这场愈演愈烈的礼仪之争,最终导致「左顺门事件」。朝中反对之臣或被廷杖,或被下狱,或遭贬谪,导致君臣关系十分紧张。虽然文徵明因跌伤没有参与群臣活动,但是此事的严重性也使其对仕途产生了新的理解。

另外,由于文徵明并非科考入仕,致使朝中同侪流言纷纷:「吾雁门并非画院,乃容画匠处此?」「文某当从西殿供事,奈何辱我翰林?」(周道振、张月尊《文徵明年谱》,百家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且待诏为从九品,是翰林院最低等级的闲职官吏,其职权范围不外乎编摩誊写等杂务。文徵明自感前途渺茫,升迁无望,经世之志亦逐渐动摇。

在仕途无望又遭人忿恨的环境下,文徵明居京为官的心情并不舒畅。郁郁不得志的他将对仕途现状的不满借由对家乡故土的怀念展露出来。他撰写了《怀石湖寄吴中诸友》、《怀石湖》等诸多诗文,在诗中回忆家乡苏州的美景,抒发如今不得相见只能思念的喟叹。

在居京第二年(即一五二四年),文徵明创作了一幅《燕山春色图》。根据画中文氏自题可知,此图的图绘源于其对家乡景物的思念——「坐语家山风物,写此寄意」。燕山本为北京西山,但图中所描绘的大片湖水却使人联想到江南山水景致。文徵明的题画诗「燕山二月已春酣,宫柳霏烟水映蓝。屋角疏花红自好,相看终不是江南」,也道出了北京虽好终不如江南的郁结愁思。

厌倦仕途的文徵明终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十月辞官返乡。刚刚抵达苏州家中,文徵明便按捺不住欣喜之情,书写《还家志喜》一诗表达出对再游石湖的期盼之情:「石湖东畔横塘路,多少山花待我开。」北上为官再辞官归隐的经历使得晚年的文徵明立志从此「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可以说,心态转变影响到文徵明晚年的艺术创作,致使其不断图绘《桃源图》题材绘画并书写陶渊明诗文。

其实,就明代中期的苏州文士来说,并不只有文徵明欣赏桃源题材绘画。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中记载有一幅文徵明所作《桃源图》,其上除有文徵明自题外,还有蔡羽、陆治,以及王守、王宠兄弟等多为志趣相投的朋友的诗跋。在这次雅集聚会中,他们共同欣赏并题跋文徵明所绘《桃源图》。诗文中提及的「桃花」、「渔郎」、「洞口」、「湖山」、「流水」等意象,在文徵明《桃源问津图》中都有所表现。

阅读链接

《书画题跋记》所记文徵明所作《桃源图》上的题跋

◎ 文徵明:偶然避世住深山,不道移家遂不还。却怪渔郎太多事,又传图画到人间。

◎ 陆治:万树桃花春雨香,武陵何处问渔郎。湖山表里如图画,洞口烟霞天一方。

◎ 蔡羽:咫画桃源路更深,神仙从此隔溪云。笑他秦帝空求术,谁信尘凡已自分。

◎ 王守:路入桃源深更深,溪中流水洞中云。岩居别有尧天在,只许渔郎占席分。

◎ 王宠:桃花何事隔人群,一半青山一半云。世上成蹊都浪说,仙凡回首路头分。

——郁逢庆《书画题跋记》卷十二,《文衡山桃源图》,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第二七一册,商务印书馆,二〇〇六年,页二〇四

蔡羽为文奥雅,诗尤隽永,与文徵明、王守、王宠等人同为「东庄十友」。弘治元年(一四八八年),十九岁的文徵明与蔡羽订交,二人往来频繁,常伴游苏州山水,并有诗文唱和。与文徵明相似,蔡羽的科举之路亦不顺利。蔡羽自弘治五年(一四九二年)至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年)共参加十四次乡试,但皆不中。对此,文徵明感叹道:「盖自弘治壬子至嘉靖辛卯,凡十有四试,阅四十年,而先生则既老矣。」蔡羽终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以太学生的身份被选送参加特别考试,后被授予南京翰林院孔目之职。但南京翰林院孔目为属从九品以下未入流的文职官员,与蔡羽的抱负并不相和。于是,在南京翰林院任职三年之后,蔡羽辞官回乡,隐居洞庭西山,不再出仕。

年纪小文徵明二十四岁的苏州文人王宠,是文徵明的忘年之交。王宠工古文辞,才情俊逸。文徵明爱其早成并且敏而好学,曾与其同登虎丘,共游石湖。在王宠四十年的短暂一生中,其科举之路同文徵明一样坎坷。自正德五年(一五一〇年)第一次参加乡试开始,至去世前的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王宠共参加乡试八次,皆不中。科举不顺的王宠索性隐居于苏州城旁的石湖。文徵明称其「一时声名甚籍,隐为三吴之望」。(文徵明《甫田集》卷十一「王履吉墓志铭」,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二〇〇六年)在隐居期间,同为「东庄十友」的汤珍曾举荐其出山,但王宠表示已乐而忘返,绝去仕进之念。

作为文徵明弟子的苏州文人陆治,家学良好,文才名著。同文徵明一样,陆治早年着意于仕途科举,但举业而未能通达,考取秀才之后便屡试不中。晚年的陆治放弃科考,隐居苏州城郊、天平山北的支硎山,自娱适情,绝去一切酬益。陆治创作有多幅《桃源图》,相比于文徵明《桃源问津图》,其笔下的《桃源图》并不展现完整的《桃花源记》故事,而只选取了关键情节——渔人发现桃花源并持桨入洞——进行描绘,其他场景皆被省略。山洞与渔人,作为最重要的视觉要素,被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陆治在《支硎卜筑》前引《谢客诗》中曾言:「卜筑支硎十二春,孤云常伴不羁身。渔郎莫向迷津问,那有桃源引外人。」(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八十三「陆叔平先生传」)俨然已将自身隐居的支硎山比作桃花源了。

由上可见,欣赏《桃源图》的文徵明及其友人皆为科场失意的文士。他们的仕途经历十分相似,都遭受过屡试不中的挫折,后多归于不得已的隐居。

在明代中期的苏州,多次科考不中的失意文人并不少见,有限的选拔比例使得大多数江南文人即使穷尽一生也难如愿入仕。文徵明曾在《三学上陆冢宰书》中,抱怨江南地区中榜人数太少、比例太低。按照文徵明的估算,苏州文人中榜比例仅有三十分之一。这些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江南士子,难逃「白首青衫,羁穷潦倒,退无营业,进靡阶梯,老死牖下,志业两负」(文徵明《三学上陆冢宰书》)的人生际遇。

科场失意的现实使得苏州文人转向推崇陶渊明诗文,崇尚隐居生活。对于国家政治的无能为力引发了苏州文人对于地方本土文化的热切关注。正德元年(一五〇六年),六十卷本地方志《姑苏志》编纂完成。文徵明参与修撰,并称:「故天下之言人伦、物产、文章、政业者,必首吾吴;而言山川之秀,亦必以吴为胜。」文徵明对家乡风物十分自豪,特别对吴地山水加以推崇。这种饱满的情感也被带入到其书画创作中去。

在归隐田园、不问政事的心境状态下,文徵明晚年多选择石湖、天平山、支硎山、虎山桥等具有隐居意涵的吴中名胜前往游历,并创作出与之相关的山水纪游书画作品,如《吴中纪游图》,《三绝图》,《虎山桥图》,《石湖图》,《行草书游天平山诗》等。在这些书画作品中,广阔的水泽,劲峭的山峦,悠游的渔舟,共同构成了江南景色。同时,文徵明亦将这些山水实景与《桃源图》创作相结合。《桃源问津图》卷中所表现出的千峰竞秀、绿树掩映、平波缥缈、流泉飞瀑、田畴屋宇、烟水微茫的江南春色,便与其山水纪游绘画有着诸多相近之处。由此可见,文徵明在绘制《桃源问津图》文学题材画作时,以亲身游历过的苏州名胜风光想象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桃源仙境,将眼前山水与心中理想融为一体。

在科举难中、政治失意的背景下,以文徵明为代表的苏州失意文人难以施展自身经世致用的抱负。其失意不得志的情绪,在绘画中表现出对带有隐居色彩的《桃源图》的钟爱。而江南水乡的山水风物又成为入画的实景来源。文徵明借由对《桃源图》这一带有隐居色彩的绘画的创作,抒发抱负难展的内心情绪。在其心中,自身所处的江南水乡,无疑是隐居避世的「桃花源」之所在。

猜你喜欢

文徵明桃花源记渔人
诗文书画四绝才子文徵明
A Greedy Story
三姐,钱够吗?不够问我要,开心最重要
——文徵明《致妻札》
纸间书画馆 “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慢慢写字,好好活着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打渔人
文徵明诗咏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