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尊重,享受成长

2019-06-26山东省威海市周海亮

中学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油彩石凳乞讨者

■山东省威海市/周海亮

在城市里,我们常常会遇到乞讨者,他们的理由多是家庭发生变故。看他们的表情,我们根本无法猜出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脸上都挂着非常卑微的表情。或许他们坚信,越是表现得卑微,乞讨的成功率就会越高。

遇到这样的乞讨者,大多情况下,我都会给他们一点钱。原因很简单,我分不清他们的话是真是假。但在内心里,我并不希望他们这样做——除非他们真正走投无路,失去了劳动能力。

倒是有另外一些人,我不喜欢称他们为乞讨者,而是把他们称为“流浪汉”或者“街头艺人”。他们或唱歌,或弹琴,或将自己的身上涂抹了色彩,然后摆一个姿势,一动不动。他们绝不会向你要钱,他们只是在为你表演。你可以无视他们,可以欣赏后走开,都没有关系。他们与那些乞讨者,完全不同。

事实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表演与真正的“艺术”还是有些差距,但我还是愿意尊重他们,愿意像欣赏真正的艺术和艺术家那样来欣赏他们。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是“乞讨”,而是“交换”——用他们的表演。

文中的男人是我在广场上遇到的。他将自己全身涂满了油彩,广场就成了他的艺术舞台。在他休息的时候,我与他聊过天,他跟我说了很多话,其中大多是关于他的儿子。他说他完全可以做另外一份工作,可是他喜欢那个广场,喜欢当行人特别是孩子发现他是由真人假扮而成的那种快乐和惊喜——他已经把自己的行为当成了真正的艺术,他是艺术家,而非一个普通的街头艺人。他有他的信仰,这信仰令我动容。

他是执着的人,执着的人拥有更坚定的信仰。

文章链接:

一尊雕塑

男人站在很小的广场上,广场上人流如织。他的浑身上下涂满了白色的油彩,他摆出或庄重或滑稽的造型,一动不动。他将自己装扮成一尊雕塑,一尊供行人驻足观赏或者匆匆一瞥的雕塑。他的身边放一个敞口的陶瓷花瓶,那里面散落着几张行人投掷进去的零钞。他说他在工作。他的工作方式让我感到新奇。

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坐到旁边的石凳上休息。我问他,别人能接受您这种行为方式吗?他说肯定有人接受不了,但肯定有人喜欢。他指指不远处的那个花瓶,骄傲地说,我的工作不是无偿的,我靠它来糊口。

他的收入并不多。很多人认为他的行为是免费欣赏的,不必为他支付酬劳。他也不要,只管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我也曾提醒过他,您可以提醒别人付给您钱。他笑笑说,您见过张嘴说话的雕塑吗?我说,那您可以做一个小的提示牌,放在花瓶旁边。他很不高兴地说,我又不是乞丐。

我弄不懂他的意思,他自认为在工作,又并不要求别人必须支付他酬劳。他说他不是乞丐,那么难道他是艺术家吗?我只知道在夏天里,常常有人躲到他的影子里,以避开毒辣的阳光。也许躲在他影子里的那些人,真把他当成了一尊不会疲倦的城市雕塑。

后来,那个小广场真的多了一个雕塑,是真正的雕塑,真人一般大小,伫立在广场的中央。那么他,似乎是多余的了。

那几天他变得垂头丧气,神情很是落寞。我陪他喝酒,两个人坐在石凳上,一包花生米,几罐啤酒。我说,您还可以重新找个地方,比如公园,比如码头,比如超市门前,比如别的广场……他认真地说,不行,那样不协调。

几天后,他就重新开始了工作,仍然是那个小广场,仍然在身上涂满白色的油彩,仍然扮成一尊雕塑。他充分利用了那尊真正的雕塑,那雕塑真人一样大小,手持一把宝剑。有时他也会手持一把宝剑,扮成与雕塑对决的剑客;有时他会手捧一个剑鞘,扮成雕塑的徒弟或者仆人;甚至,有一天,他蜷曲双腿躺在地上,扮成被雕塑杀掉的敌手。他与雕塑浑然天成,真假难辨。——他其实也是一尊雕塑。

他的收入似乎比以前多,我想这是对一尊敬业雕塑的最好奖赏。

那天我请他喝酒,还坐在那个石凳上,还是一包花生米和几罐啤酒。我说,您近来收入不错。他说是,不过那些钱,我只能拿走一半。我问,为什么?他说,另外一半,我想上交市容部门——他们是城市雕塑的拥有者。我们两尊雕塑赚下的钱,岂能由我一个人独吞?不管他们接不接受,我都会把钱分出一半给他们。把钱给了他们,我才心安。

我搞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固执。我问他留下的那一半钱够不够花。他满意地说,够了,我还有一个读大学的儿子,我还得为他赚学费。我问他,您儿子同意您以这种方式赚钱吗?他苦笑着说,当然不同意。他不仅仅是怕我辛苦,还因为,在他看来,我的行为是怪异和荒诞的,是令他感到羞愧不安的……他甚至偷藏过我的油彩。我说,那您还要做?他说,要做,读大学是要花钱的。

我们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他脸上的油彩几乎全部被汗水冲掉,他一边往脸上抹着油彩一边说,总有一天他会懂我的。然后他站起来说,中午我想加加班,他要开学了,要交学费了。

今天,他扮成了一位帝王,那尊真正的雕塑成为他的护卫。一位娇小美丽的姑娘缩在他的影子里,急急地往脸上扑着香粉。他站在那里,高傲着表情,一动不动……

周海亮的话:

成长是青少年的一个人生阶段,事实上,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离不开“成长”这个主题。成长不仅是“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更是一种变化。即,你故事里的主人公,通过在你的故事里面的经历,要学会自我成长。很多时候,成长的本身,就是升华。

猜你喜欢

油彩石凳乞讨者
胡昌辉
勇闯失落丛林村
曹海艇作品赏析
美好瞬间
紫荆花
偶见某扫码乞讨者(新韵)
善良的妈妈
FDA召回问题面部用油彩
秋天的风
石凳空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