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学习”变成单纯的“练习”
2019-06-26山东大学胡文涛
■山东大学/胡文涛
古龙在《三少爷的剑》中,借燕十三之口发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叹。想必各位学弟学妹在习题的江湖中闯荡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吧!坦诚地讲,中学阶段的学习或多或少是有考试导向的,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个问题:对于一些问题的结论,我们或许不太关注甚至不必知道“问题是什么”或者“结论为什么”,只需要知道如何结合眼花缭乱的技巧解决同样眼花缭乱的习题。久而久之,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新知识,我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有人说,学习就是重复,一遍一遍的简单的重复。如果你记不住它,你就重复一遍;如果还记不住它,就重复两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敢问大家,在一遍又一遍的背诵中,在一张又一张的试卷中,在一本又一本的习题册中,你是否感受到了快乐?坦诚地讲,我没有。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承认的是,练习是很重要的,熟能生巧绝不是一句空话。
然而我认为,我们不能只会练习。换句话说,相比于练习,我更加注重“练习”之前的“学习”。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我们沉迷于眼花缭乱的技巧,满足于简单重复带来的莫名其妙的快感,就容易使“学习”退化成“练习”——前者解决“问题”,后者处理“习题”——从而削弱我们学习的能力,或者更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我们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学而时习之”的乐趣,而且能够极大地促进“练习”的成果——它与“考试”是契合的。应当通过“学习”大量不同的知识,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的框架下进行“练习”,并且当新的知识来临时,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个知识体系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独特的角度。
我们可以建立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物理知识体系、哲学知识体系等。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科之间联系极为紧密,例如数学和物理、生物和化学、地理与历史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又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汇成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巨大的框架下,任何新来的知识都会被“分门别类”地归档。在归档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它,理解它,练习它,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直至它彻底地成为你的知识。在这种知识体系迭代更新的过程当中,我收获了绝佳的体验!
当我们透过这个体系去观察那些练习题时,我们会发现:哦!原来它们只是在知识的外面套了一层壳。只不过有的厚些,有的薄些,有的一壳多用,有的伪装成另一个壳罢了。而“练习”就是我们手中敲碎这些“壳”的锤子。我们对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有差别的练习:练习薄弱的环节,忽略熟练的环节。这会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关于“学习”和“练习”的问题,且谈这么多。最后祝愿各位学弟学妹能在学习一途上找到合适的方法,考取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