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2019-06-25张晨浩
张晨浩
新学期学校班主任会议上,德育主任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布置下来。我决定在班级召开一节微班会,让学生知晓有关知识,积极行动起来。
午休时,我来到教室,直奔主题:“最近,社会上要求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我们中学生也不能落后。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片,看看在视频中,我们能够收获哪些垃圾分类的知识,该如何去行动?”
说着,我点开了宣传片,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着。3分38秒的短片向我们生动展示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看了刚才的视频,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问题竞答。第一个问题:垃圾分为哪4种?”我提问。
“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和湿垃圾4种。”同学们纷纷抢答。
“正确。接下来的问题就要稍微难一些。废弃铅笔是有害垃圾么?”
浩天举手发言:“废弃铅笔是有害垃圾,因为铅笔里面有铅,铅是有害物质。”
佳俊也举起了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废弃铅笔不是有害垃圾。因为铅笔是由石墨制成的,并不含铅,所以不是有害垃圾。”
“佳俊回答正确!同学们,铅笔其实并不含铅。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所以不属于有害垃圾。”我边解释边问,“铅笔应该投放到哪种垃圾桶?”
“干垃圾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非常棒,下一个问题:用来装饰的假花属于哪一类垃圾呢?”
学生有点犹豫。竟硕举手了,她說:“假花应该是可回收物。因为假花是用塑料做的,塑料是可回收物,所以假花是可回收物。”
“很好,回答正确。下面一个问题:榴莲壳和椰子壳属于哪一类垃圾?”
“湿垃圾。”“干垃圾。”几个学生小声地说,谁也不确定到底属于哪一类。
“椰子壳、榴莲壳容易腐烂分解吗?”我问道。
“不能。”
“所以它们不能作为肥料,不属于湿垃圾,不能回收,也不属于有害垃圾,那就是——”我引导着学生。
“干垃圾!”学生大声地说。
“最后一个问题:装咖啡、奶茶的一次性纸杯属于可回收物么?”我问道。
“这个我知道。”锦绣自信地站了起来。“它们不属于可回收物,因为这些纸杯内部表面上有一层膜,这层膜不能回收。”
“非常好,请坐。”我笑着解释,“纸杯表面有一层极薄的塑料膜,这层膜在后期很难剥离,所以纸杯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应扔到干垃圾桶内。如果里面有剩余的‘珍珠,应先倒至湿垃圾桶内。”
“问了这么多问题,我发现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垃圾分类的知识,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话题讨论。我们居住的小区里要是还没有4类垃圾分类桶,应该怎么办?”我问道。
方卫说:“向居委会反映。”
“有的小区比较小,放置4个垃圾分类桶有困难。我们可在家里行动起来,先把可回收垃圾单独存放,作为废品回收,再把垃圾按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放。有害垃圾一定要取出,在垃圾袋上贴好标签,这样可以方便小区的保洁员进行垃圾分类。”王正宁说道。
“你们说得很好。做好垃圾分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推进垃圾分类是个漫长的进程,这个进程正在不断地加速。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垃圾分类会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说着,我出示了两张照片。“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两张照片,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两张照片上的垃圾分类桶虽然写清楚了是哪一类垃圾,但它们的颜色太接近了,容易扔错。” 家家迅速回答。
“说得很好。这两张照片是我在公交站、地铁站拍的,这些公共场合的垃圾桶颜色过于相近,区分度不高,这说明了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接下来,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寻找、发现自己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改进的建议,下周班会我们再做个交流。你们说好不好?”
“好!”学生响亮地回答。
(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古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