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讲规则
2019-06-25熊纪涛
熊纪涛
社会运行有规则,身处社会中的每个人理应讲规则。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尚未完全社会化,对社会规则也不能完全理解、认同和遵守。这就需要教师摆脱说教的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规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教育实践中,我抓住起始年级学生刚入学的适应期,及时开展系列活动,将“规则教育月”做新、做实、做精,引领学生体验规则、认同规则且习得规则。
活动一:在餐厅打饭加塞
新生入学第三天上午最后一节课发新书和作业本,放学时间延迟了十几分钟,我有意在班里大声说:“一会儿大家领完书和作业本,看看我是怎么去餐厅买饭的。”发完书后,十几个学生跟着我来到餐厅。这个时间正是全校学生排队买饭的高峰期,我故意插队,直接站在打饭窗口的最前面,手里举着10块钱,不时向窗口探头。我身旁的两个男生先后喊道:“老师!买饭要排队,你不能这样。”我扭头看了他们一眼,笑着说:“你们说得对,买饭要排队。”说完,我向队列的最后走去。晚自习的第一节课,师生看完“新闻联播”后,我便开始讲中午在餐厅买午饭破坏排队规则的事情,短短十几分钟,就完成了规则教育的第一课:面对已经成为共识的社会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这样才能保护大家的权益,维护公平。
在众所周知的规则面前,每个人必须遵守,不能破坏规则,以免损害守规则者的利益。大家都排队时,一个人如果加塞成功,就破坏了规则,其他排队人的利益就受到了损害。
活动二:选新生联欢方案
为了举办迎新活动,各班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筹备工作。因班干部竞选还未启动,我在班里对所有同学说:“咱们班要开展迎新活动,请大家制订一个迎新联欢方案,三天后我检查大家的进展。”一周过去了,我利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时间向学生询问情况,大约十几个人根本不知道我所说的为何事,只有三五个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自己可以唱歌、跳舞等,愿意献出一个节目。我接着问:“方案做了吗?”同学们纷纷表示没有做。我又借此机会跟他们分享规则教育的第二课:规则需要提前制订,大家才好遵守。
在共识性规则产生之前,可以先由组织者提出临时性规则,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当然,如果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也可以对临时规则做出修改。虽然师生都认识到举办迎新联欢活动也应该制订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但由于班主任未能制订出临时规则,加上规则的执行者缺位,大家无法遵守规则,自然也无所适从,导致工作低效,甚至无法开展。如果班主任提前制订一些规则,如办好班级迎新联欢活动需要服装道具组8人、化妆组5人、节目组30人、机动组3人和男女主持各1人等,每个人至少报名加入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选组长,报班主任确认。按照临时规则,经过自由报名和他人举荐,再适当调剂,三天后工作顺利开展。
活动三:当回交通志愿者
为了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我请示开展周末交通志愿者服务。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我带领学生组成了交通志愿服务者小分队,按时段分别站在路口的指定位置,开展值勤活动。一天下来,很多学生深有感触,感叹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有几个学生还叫苦连天,感慨交通值勤不容易,平时真应该好好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再给交警增加负担。活动结束后,我又邀请交通部门的同志教授交通规则课,讲解交通规则的由来、益处和违反交规的代价,给学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等到课程结束,我马上跟学生开启了规则教育的第三课:规则的背后是社会运行成本,共识性规则是人类长期发展而需要的最低运行成本。
如果所有出行者不讲规则,他们将陷入互相伤害的境地,最终抬高交通成本。例如:车辆和行人强行过马路、闯红灯,随意变更车道、超车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严重者不仅要赔付金钱,还要被判刑,有些肇事者和受害者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事实上,自习课也是如此,需要所有人遵守自习规则。如果每个同学安静地学习、阅读和练字,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自然普遍较高。而一旦大家各行其是、交头接耳,其他同学将无法静心投入学习,沉靜者变浮躁,浮躁者更浮躁。因此,人人遵守规则,所有人才会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规则教育,用事实说话,借机融入规则教育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体验规则、观察规则、比较规则、认同规则、习得规则,通过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使规则在学生心中扎根,并内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