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的日语磨课教学设计

2019-06-25林倩

新一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英語日语语法

林倩

摘 要: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指导原则,就日语教学进行反复磨课,针对教材内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等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以期打造精品课堂。

关键词: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日语;磨课;教学设计

前言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各高校相继开展了打造精品课堂的“磨课”活动,笔者所在高校也积极相应,以全面提升我院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以此为契机,就日语教学反复磨课,对教学设计重新打磨润色,以打造符合新国标、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课”。

1.磨课的意义

“磨”,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1]更有“宝剑锋从磨砺出”、“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等谚语。可见,其精髓为反复斟酌完善,而又不乏人之心血。磨课,正如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2] 其与中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不谋而合。正是反复研磨,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計精准呈现教学内容,并通过教学反馈和反思,精心加以修改完善,这就是磨课的意义所在。

2.磨课的指导思想

新国标三大原则:第一、突出学生中心。第二、突出产出导向。第三、突出持续改进。[3] 鉴于此,笔者就日语教学,以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第12课为例,在课堂设计上反复打磨。

一、课堂形体搭建

打造精课,犹如形体塑形,首先必须要搭建结实并比例合适的骨架,即以教学目标为主干,进行整体步骤设计和时间分配,并且师生都要明确并严格执行。

参照新国标第一条原则,此过程,笔者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从标题入手-李さんは森さんより若いです。一、引导学生去除形容词做谓语的旧知识点,得出“より”为本课重点。二、引导学生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来推断其意义,判断出是句子语法结构的修饰语,进而自然推导出其是日语中比较的表达方式。借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导出本课重点:日语中比较的表达方式“A比B…”。实际,比较的说法还有诸如“与B相比A更…”“A不如(没有或不及)B那么…”等。那么,日语又如何表达?学生发散性思维在此推测过程中逐步建立。其发现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本课重点、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比较句的用法,并能结合单词及语法模拟实用场景对话。而这也正是教学实施的过程,即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基础上,笔者再对本课学习目标和重点加以强调和说明,除了使学生更加明确,也印证了学生的成功预测,无形中给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4] 所以,作为教师,要营造氛围,引领学生去实现有价值的生成。只有当学生自身明确了本次课教学重点和流程,才能推动课堂设计精准地实施。

二、课堂形体塑形

所谓塑形,即对课堂内容精雕细琢,以期完美。具体体现在对教材结构及内容编排重新调整。12课由基本课文、语法解释、表达和词语、应用课文和单词表构成。美中不足:基本课文与生活脱节,难以共鸣,影响实用;各语法解说间没有关联,仅是单纯罗列,讲解突兀,有碍记忆。三、词语解说缺乏语境。鉴于此,调整如下:一、以真交际对话替换基本课文,以引起学生共鸣。二、以启发式提问串联各语法,以便有效记忆。三、将“表达和词语解说”穿插于一和二中,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一)生活场景对话替代基本课文。

步骤一:语法上,从标题着手,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语法1.李さんは森さんより若いです。“より”是表示比较的基准助词,相当于“than”。

步骤二:图片示例,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比较高矮、胖瘦、轻重、大小等,辅以图片予以视觉刺激。笔者以一组动物(老鼠、鸡、老虎、独角兽和长颈鹿)来比较高矮。同时补充“独角兽”概念。

步骤三:穿插常用词语表达。

启发思考:长颈鹿比老鼠高得多?插入词语ずっと:(比)…得多。为常用表达提供了使用语境,事半功倍。

步骤四:真交际启发创造性思维。

笔者问:日本語と英語とどちらが難しいですか?易しいですか。

学生答:日本語は英語より難しいです。

通过问答,探知学生心声。

笔者继续问:换句话说,比起英语,日语更难。请用日语表达出此说法。

学生思考后:英語より、日本語は難しいです。借此语法2的解说水到渠成:英語より日本語のほうが難しいです。强调“ほう(方)”表示偏向和侧重。

步骤五:笔者概括:语法1和2,属于同一事实的两种描述。画龙点睛,一语中的。并回应学生心声:やっぱり(やはり)日本語が難しいです。借此插入表达“やっぱり(やはり)”:“果然”。目的是让学生切身体会使用语境,便于有效记忆。语法3的解说,AはBほど…ない。( A没有B那么….、A不如B…),同样实施。

通过学生实际生活场景的对话和例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语法解说顺序重新编排,予以有效串联。

剩下语法4、5、6

步骤一:温故知新-语法5解说

笔者:请大家回忆下刚才的问题:日语和英语哪个难。老师用日语如何提问的?

学生给出回答:日本語と英語、()難しいですか。

通过此问题,笔者既可以轻松判断出学生对学过旧知识点“と”和形容词做谓语的掌握程度,又可就新知识点进行解说。…と…とどちらが…ですか。两者之间比较,哪个更…,其中“どちら”是代词,可以代人、方向和场所等。

猜你喜欢

英語日语语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跟踪导练(二)4
On the Sublime Beauty of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inus’On the Sublime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不一样的平均数
学英语
Explorat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Traditional and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