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食品安全法认知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6-25王月月邵岩飞胡宇杰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类安全法食堂

王月月 邵岩飞 胡宇杰

摘 要:背景我国2009年颁布《食品安全法》,并在2015年对其进行改进。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目前对食品安全法认知的现状,提出一些合适的对策,来提高大学生对《食品安全法》的认知程度。方法让食品安全法走进校园以及构建食品安全法的防火墙。总结应在解决大学生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其他人士进行普及。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大学生食品安全认知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背景

我国于2009年2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中,通过了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自2009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于2015年4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中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内容共包括154条,与旧版相比增加了50条,其中修改了近70%的条文,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还总结了就食品安全而言国内所存在的不足,同时与国际主流接轨,不仅增加了食品安全基本原则,也巩固并深化了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上改革创新,强化对食品安全源头的治理,在完善社会制度的同时,还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法治理念思想,满足了人民群众们的需求,充分完善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食品安全等工作的决策部署[1-2]。在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奠定了强大的基础,虽然法律依旧存在一定的漏洞,但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食品安全法》对我们的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其了解并不深刻,以至于存在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现状

(一)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当今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消费团体,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发现,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以及肠道疾病屡屡发现,就之前南京中医药食堂出现的病毒事件成了一时谈论的热点话题。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安全、健康和生活学习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对《食品安全法》的认知,是改善目前大学生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3-4]。信宇等[5]与2017年调查烟台4大高校500名学生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不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且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相比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要更加深刻,总体来说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态度没有很大问题,关键在于就餐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安全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在遇到损害自己身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合理的使用相关知识,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的教育是大势所趋。

(二)国外大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在加拿大[6]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食源性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壮年是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人口。这篇文章评估加拿大大学本科生的食品安全知识,以确定这种教育的潜在领域。他们最后研究发现与其他类似的研究一样,科学院以外的学院的学生,年轻的学生和不常做饭的人都可以从食品安全教育中受益。支持改善手部卫生,特别是澄清洗手与消毒手消息也可能是重要的。大学可以在这种教育中发挥作用,包括为学生做好工作或志愿者安置的准备,或作为学生健康和成功的普遍支持。同时,他们还提出在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意识的同时,也应该合理使用《食品安全法》来对自身权利进行保护。

三、我国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相应解决对策研究

(一)让《食品安全法》走进校园

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的生活,大学生选择的就餐方式大多是集体就餐,各类专业大学是食品安全事故的多发地和易发地,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多是呈群体性的事故,其饮食的安全备受这些学生家长们和社会的关注,大学院校也理应成为《食品安全法》优先列入课程的先行者,学校应该要配合《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并且及时安排相关的讲座。同时,还要鼓励相关卫生法专业的大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各地开展《食品安全法》的主题宣讲活动以及相应的主题调研活动,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和为大众服务。相关的活动在很多的大学都有一定程度的展开[7],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构建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应该重点在大学城附近开展一些例如食品安全竞赛,就例如延边2016年《食品安全法》电视知识竞赛[8]等,这类活动在宣传的同时,对周围大学的大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竞赛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去熟悉去了解《食品安全法》等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对大学生对安全法的认知问题解决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此方法不会失去创新性,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住大学生,不像书本那般枯燥无味。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通识教育

随着网络通识课的普及,通识教育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我们可将各大高校分为医学类院校和非医学类院校,分别进行分析对策。基于目前食品安全现状,我认为医学类院校虽已开设《卫生法规》等课程,但仍可在其基础上多开设一些食品科学类的课程如《食品卫生学》等,在学习卫生法规的同时接受食品安全相关的教育。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可以在课上普及一些食疗养生的知识,从而让医学生们更加重视食品的健康。非医学类的综合大学更应该开设 《食品安全》等通识教育类课程对本校学生进行教育,使非医学生也可以了解食品与自身健康的关系,从而达到重视食品安全的问题。

(四)提高大学高校食堂质量

目前,大学生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多食外卖,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学生本身,但是大学食堂质量也是重要的原因。食堂是大学生首选的就餐地点,因为相较于大部分外卖而言其是最安全最经济的。但是,由于综合性大学与地方中学是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不同,南方偏淡北方偏咸等;而地方中学大多数是本地学生饮食习惯的差异不明显。若大学食堂的菜色单一品种局限,校外的小餐馆或小食摊品种反而丰富,那些不喜欢学校食堂口味的学生宁愿多耗资到校外等地方就餐。因此,大学更应该对学生食堂的质量有一定的重视,在食品价格实惠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丰富食品的口味、品种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在校内食堂就餐,这也是避免出现大学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一大措施。

四、总结

《食品安全法》不仅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作用,对我们所有人的饮食安全都提供了相應的保障,所以我们该在提高大学生对其认知的基础上,慢慢转向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参考文献:

[1]任端平,郗文静,任波.新食品安全法的十大亮点(二)[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08):1-6.

[2]吴磊,刘筠筠.修订后《食品安全法》的亮点与不足[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9):3758-3763.

[3]张百胜.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浅析[J]. 农产品加工,2007 (5):72-73.

[4]梁洁,向志锐,刘燕文. 广州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 中国学校卫 生,2008,29 (3): 218-219.

[5]信宇,冯鸣,魏新锋,蔡琪琪,叶亮.2017年烟台市大学生群体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8,24(07):495-498.

[6] Courtney S M, Majowicz S E, Dubin J A. Food safety knowledge of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a Canadian university: results of an onlinesurvey[J]. Bmc Public Health, 2016, 16(1):1147.

[7]陈文静,蒋星明.食品安全须人人关心——湖南“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掠影[J].湖南教育(下),2011(07):22-23.

[8]马晓东,孙玲.构建食品安全“防火墙”——吉林省延边州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侧记[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6(05):37-38.

猜你喜欢

医学类安全法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日本修订劳动卫生安全法(ISHL)
《食品安全法》修订应瞄准三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