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一个90后博士生的“汽车科研梦”
2019-06-25叶雨婷李晓盼
叶雨婷 李晓盼
生于1992年的倪俊,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在读博士,已经出版了两部专著,发表SCI/EI论文数十篇,拥有发明专利近30项,曾获2013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7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10月14日,他率领的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项目在厦门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总冠军。而一系列的光环,都源于这个男孩的汽车梦。
听到自己的“中云智车”项目获得总冠军,倪俊长舒了一口气。
和其他团队不同,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倪俊只“安排”了自己一人到厦门参加比赛。按他的话说,团队的成员都太忙了。
“我从小就喜欢汽车,和很多小男孩一样。”2009年高考,倪俊报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系,如愿以偿地来到北京继续他的汽车梦。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倪俊接触到学校的方程式赛车队,随即就产生了浓浓的兴趣。2011年,他进入人才济济的方程式赛车工作室。于是,在这个北理工北门附近一个近1000平方米的工程训练基地,他一做就是7年。
按倪俊的话说:“年轻人嘛,会为了梦想而冲动。”“年轻”对于倪俊来说,就是有信仰与冲劲,就是要在20多岁的时候做一些有血有肉、顶天立地的事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倪俊总是这样激励着他的队员们。
兩年前,倪俊要赴黑龙江漠河,将他和团队自行研发的军用无人车“地面航母”展示给陆军高级领导,并参加“跨越险阻”军方无人车比赛。大雾弥漫,能见度只有几米,倪俊驾车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里艰难穿行,为的是将一块超高放电倍率的钴酸锂电池送达现场。
“这个电池危险性高,我不敢把它交给任何一个运输机构转运。所以,我自己租了一辆商务车,把后座卸了,装着这300公斤的‘炸弹从北京往返漠河7000公里,开了6天6夜完成任务。”倪俊说。
“因为怕家人担心,当时我没有告诉他们。电池如果出现危险,杀伤力很大,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在从北京到漠河途中,路过了一个高速路口,我知道拐下去就是我家,已经五六年没有回过家了,十分感慨。”最终,倪俊的地面航母如约接受了陆军司令员的检阅。
看着十分沉稳的倪俊,冲动起来也做了不少“破天荒”的事。
2012年、2016年及2017年,倪俊3次随队携中国第一辆燃油赛车、中国第一辆电动赛车、中国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赴德国参赛,分别实现了中国燃油赛车、电动赛车、无人驾驶赛车在世界最高舞台的首次亮相。2017年,倪俊率队研发世界首辆无人驾驶赛车,并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创办“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汽车大赛”,倪俊担任规则主要制定者及赛事运营者。
按他的话说,年轻人总会对“第一”有种执念。
他希望在博士毕业后能够继续留校从事无人车的科研工作,并和团队一起努力将“中云智车”促成为学校的学科性产业化公司。
“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倪俊这样展望自己的未来。
(张晓玛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