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益谦巴菲特中国信徒的困境

2019-06-25杨旭然

英才 2019年6期
关键词:刘益谦人寿保险寿险

杨旭然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可能是全球最特殊的企业之一。

说他特殊,在于这家企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公司,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多元化实体企业集团,而是融合了规模巨大的保险公司,和多种不同类型实业资产的“产融结合体”。

在中国,很多投资大佬都试图复制巴菲特的传奇。那么拥有一家保险公司就非常必要,因为这是一个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现金“弹药”的财富蓄水池。

不知是出于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天茂集团(000627.SH)的实际控制人刘益谦选择了和巴菲特最接近的道路。这家企业也和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拥有了包括保险、实业和各种投资组合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可两者之间的体量差异巨大。截至2019年4月,巴菲特旗下的庞大产融帝国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而天茂集团市值不到400亿人民币。

巨额增资

2019年4月10日,国华人寿的增资事宜在三年左右的运作之后终于落地。

根据银保监会的批复,国华^寿注册资本将从28亿元增加至48.46亿元。国华人寿的控股股东天茂集团将和三家湖北省的国资企业一起完成95亿元增资,这是近三年来寿险行业数额最高的一笔增资案。

这是一个过程相当漫长曲折的运作。早在2016年7月,天茂集团就开始筹划本次增资运作。当时的增资金额也是95亿元,并且获得了证监会的审核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时间都没能落地。

在那一年的2月,天茂集团刚刚以97.93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华人寿43.86%股权,累计持股数量到达51%。

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华人寿成立之初,天茂集团就已经是其最主要的股东之一,最早持股比例为19.99%,随后历经稀释,最低降至7.14%。在2014年市场一度传出消息,称博永伦科技拟以2.5亿元的价格接收天茂集团所持有的国华人寿1.95亿股股权。

如果这笔交易成行,天茂集团将彻底和国华人寿说再见。但最终的结果,是天茂集团不仅没有选择清仓,反而在两年之后反手下重注加码。

国华人寿成立起至2014年,业绩不佳持续亏损,刘益谦对于这家寿险公司并没有太过重视。但后期两次超过90亿元的大规模增资,显示出了他对于这家寿险企业价值的判断。

有分析人士将刘益谦对国华人寿态度的转变,归因于这家企业的业绩变化。当时的财务数据显示,国华人寿在2014年营业收入80.72亿元,净利润14.27亿元,而在此之前一年还处于亏损状态。

大转弯

业绩的改善自然是刘益谦对国华人寿改变态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与此同时,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在资本市场中也进发出了此前从未有过的能量。

自2013年开始,一家来自深圳的保险公司生命人寿开始了在二级市场中的大规模布局,以百亿元以上的投资吸引了各方眼球。

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生命人寿陆续投资了包括金地集团(600383.SH)、農产品(000061.SZ)、港股佳兆业(01638.HK)以及中煤能源(601898.SH)、浦发银行(600000.SZ)等一系列质地优良的大型企业,其中对浦发银行的投资规模最大,到2015年底已经累计持有其20%的股份,累计耗资450亿元以上。

另外,生命人寿对于农产品的累计持股比例也接近30%,距离该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福德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34.04%仅—步之遥。

安邦对二级市场投资布局规模相比生命人寿更加庞大。这家“神秘”的保险公司,自2013年举牌招商银行(600036.SH)开始,就在A股市场全面发力,对包括中国建筑、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同仁堂、万科、金风科技、金融街等在内的十余家蓝筹公司进行大规模股仅投资。

来自深圳的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前海人寿的运作则更加剽悍,数次举牌万科并在2015年8月取代华润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先后多次举牌中炬高新(600872.SH)、南玻A(000012.SZ)和格力电器等上市公司,将人寿保险公司深度参与A股市场的行情推向了高潮。

刘益谦作为中国投资市场中的“大鳄”,对于人寿保险公司在投资市场中体现出的巨大价值,显然是不会忽视的。一面是旗下国华人寿业绩的走强,一面是其他人寿公司风生水起的投资业务。此时对国华人寿态度大转弯并坚决增资,也就顺理成章。

投资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是奠定巴菲特投资传奇的重要基础。

利用旗下知名的保险公司国家雇员保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等保险资产,巴菲特获得了可供买入投资标的的大量资金。

其中GEICO是美国老牌直销车险公司,主要面对风险较小的公务员市场;General Re和BHRG主要经营财产损失类保险业务;BH Primary则有相对广泛的保险业务,包含多种独立经营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健康医护到商业雇员赔付等。

可以看到巴菲特旗下的保险资产主要是财产险,对于^寿保险则基本没有兴趣。

在1999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经比较明确的表示,“寿险业务的问题是,它不是特别的赚钱,你基本上是在帮助其他人管理资产,因为在被保险人死亡时你必须要给付一定的金额。”

另外,在2017年致股东的信中,他再次提出,“与包含退保选择的银行存款或人寿保险不同,财产和灾害险的浮存金无法撤回。这意味着在面临大规模的金融压力时,财产和灾害保险公司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撤退现象,这是伯克希尔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也就是说,巴菲特之所以能够通过保险公司大规模布局证券市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财险和灾害险的特质决定的,对于客户来说,如果没有发生财产损失或者灾害,这些钱是无法取回的,但人寿保险对于客户来说是早晚有一天会必须取回的资产。

虽然以安邦、前海人寿为代表的新锐人寿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大量布局,但至今为止,刘益谦旗下的国华人寿并未在股票市场上做出什么大动作。

截至2018上半年,虽然市场行情持续火热,但国华人寿甚至降低了原本就比较少的股票投资,而增加了35.75%的债券投资。

猜你喜欢

刘益谦人寿保险寿险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刘益谦 一掷千金
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人寿保险业务统计表
刘益谦:投资是场马拉松,跑完全程才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