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你们带坏了我儿子
2019-06-25王人平
王人平
最近,一则“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怪别人带坏自己儿子”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还原一下事情经过:妈妈发现孩子玩手游,随即进入游戏群开骂,大喊“我儿子初二,每科成绩不过平均分”“你们把我儿子害死了”……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看到自己孩子痴迷网游时的焦虑,只是作为父母,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到底是在帮孩子解决问题,还是在阻碍问题的解决,甚至给孩子制造新的问题呢?
网游,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现在,很多国内和国际大学都开设了电子竞技相关专业和课程。电竞也已经作为一项运动成为亚运会的正式项目。2018年,中国队在雅加达亚运会电竞项目上摘得首金。2022年杭州亚运会也纳入了电竞项目。近日,澳门科技大学发布的2019~2020学年体育特长生招生表上显示,其招收类别就包括电子竞技特长生。
今年2月22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中小学生重要的社交语言,是增加亲子沟通、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桥梁和方式。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大多数中小学生认可网络带来的正面影响。73.5%的人认为上网能开阔视野,73.8%的人认为上网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
所以,网游本身并非洪水猛兽,相反,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缓解压力、增强趣味,对孩子的成长还有诸多益处,比如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寻找伙伴、组建团队、合作攻关,发展自身的协作精神和领导力,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可以通过不断的比赛,遭遇挫折和失败后从头再来,发展竞争力和抗挫折能力;可以在完成任务和通过关卡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和胜利通关,获得力量感、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提升动手能力、空间感、手眼协调能力;可以激发孩子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兴趣和感觉,更好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等。网游,就是孩子对未来生活的预演,今天孩子如何游戏,未来孩子将如何生活。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有“度”,如果孩子过度痴迷于网游就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时间、精力过多地放在网游上,自然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学习、亲近自然、运动等活动就会减少;而当孩子习惯了电子游戏的强刺激,对学习、阅读等弱刺激容易失去兴趣;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也会影响孩子的视力、脑发育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悟力等。但这一切都不是网游本身的问题,而是父母和家庭给予孩子的爱过于匮乏、生活过于枯燥,接纳、陪伴、尊重和理解太少,导致孩子只能从网络世界中寻找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感受和需求。
我有一对夫妻朋友,孩子今年6岁,夫妻俩很少陪伴孩子,当孩子来黏父母时,他俩就把平板电脑或手机塞给孩子,图一个自己清静。时间一久,孩子迷恋上网游,父母又开始一起训斥孩子没有节制、荒废时间。所以说,增加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提升陪伴质量,给孩子更真实、丰富、有趣味、有意义的现实生活,当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到爱、归属、存在和自我价值,构建起安全感、力量感、自尊、自爱和自信时,自然就不会沉迷于虚拟世界了。
记得我的学生时代,男生几乎都看武侠小说,女生都看言情小说,父母、老师就经常训斥我们,说我们是被小说毁掉的一代人。后来,香港电影流行起来,很多港台明星成了我们的偶像,父母、老师又批评我们是被电影、被明星毁掉的一代。到今天,已经成为父母的我们又重复着父母当初的担心,怕孩子被网游、手机或动画片毁掉,可是我们反观一下自己,真的被毀掉了吗?没有。所以说,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往往比问题本身更重要。思维正向、积极乐观的父母,能从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中找到正面的意义,而消极悲观、问题取向的父母,则会从孩子的每一种表现中看到问题和不足。对于网游给孩子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要秉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和正向的思维,不仅不去妖魔化和排斥网游,还应主动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游戏,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成长,连接世界和未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真正毁了孩子的不是小说、不是电影、不是网游,而恰恰是不学习、不成长的成年人给孩子呈现的灰暗世界和无聊生活。
往外看的人,做着梦
往内看的人,醒着
那么,为什么很多父母愿意把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推到网游或孩子呢?
因为反省和改变自己是困难的,指责他人或环境是容易的。孟子两千年前就讲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反省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该如何改变。遗憾的是,即使到今天,我们遇到各种问题,还总是愿意把责任推给环境、他人,而缺乏反躬自省的勇气和觉悟。表现在子女教育上,就是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很多父母总是习惯去抱怨环境、指责他人,“惩罚”孩子。例如,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负,却从来不去检讨正是自己非打即骂的管教方式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缺少勇气和力量;还有些父母为了省心、省力,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寄养,等上学时再接回来,又抱怨老人把孩子带坏了、孩子和自己不亲,却不去反思养育孩子是父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老人的。
再说回孩子过度迷恋网游,父母总指责是游戏的问题,或是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带坏,却很少思考作为父母的我们,教养方式是否恰当,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构建得如何,给孩子做了什么样的榜样。当我们真的觉察到孩子痴迷网游只是表象,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亲子关系质量低、做了坏的榜样示范等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时,才可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自身开始,因为孩子行为的改变,往往只是父母行为或亲子关系改变的副产品。孩子的现状和表现,是我们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导致的结果,父母和家庭才是那个因。如果把孩子的种种表现和行为问题作为教育的起点,去管教、惩罚孩子,那就搞错了逻辑,颠倒了因果。遇到各种问题时,请多问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让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和行为,接下去我做些什么可以给孩子好的示范和影响?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先让自己成为那个改变;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让自己成为那种人。这不只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示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改变时,我们不知道改变需要什么,也就找不到方法和路径让孩子拥有某种品质和能力。
当然,遇事反躬自省,并非说社会、环境、他人或孩子一点儿责任没有,只是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自身变了,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也就变了,而关系和环境中的孩子自然会跟着改变。真正的成长一定是由内而外,从自我觉知、反躬自省开始的。如荣格所说:“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内看的人,醒着。”
“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就还不是一个失败者。”美国作家威廉·巴勒斯的话如果用在父母身上,则提醒我们,子女教育上无论遇到多少问题,只要我们还没有推卸责任、抱怨社会、指责他人,那就不是一个失败的父母。愿2019年,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更多的反躬自省和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