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天水教育优质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9-06-25伏金祥李长虹
伏金祥 李长虹
天水当前正处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崛起、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天水教育提速发展,打造教育发展的新高地,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公平和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要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天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保持消除“大班额”的工作力度,实行严格的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增加资源供给,确保2020年按期完成消除大班额的任务。要全面推进农村小学小班教学模式创新行动,解决乡村小学特别是教学点散、小、弱问题,使孩子们能就近上得了学、上得好学。要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动员全社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和学习成长相对落后的学生,给予他们重点呵护,让他们阳光、自信、快乐地生活学习。二要聚焦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不到位、建设不到位、移交不到位、使用不到位等问题,确保城区学前教育资源与人口规模、城镇发展、入园需求等相适应。农村学前教育要逐步配齐专任教师和保育员,着力破解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紧缺问题。三要全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加快实施高中薄弱校改造计划,积极创造条件扩大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规模,做到对所有初中毕业生“全接纳、全兜底”,稳步提高普及水平。四要系统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天水市职教园区建设,重点抓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对接,拓展新兴专业,培养技能人才,助推全市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积极支持省林学院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支持省工学院、省机电学院建设全省优质高职院校;大力支持天水师范学院升格师范大学,早日把天水师范学院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师范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各领域。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发挥学校主阵地和课堂主渠道作用,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联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二要抓好品德修养教育。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礎工程,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引导学生在课程教材教学、参观名胜古迹中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文化内涵。要培养奋斗精神,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对学生开展时代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无论任何时候奋斗精神都不能丢,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品质,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彩人生。三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加强各类学校相关设施配备和场地建设,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配齐配好美育教师,提升学校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教学质量,积极挖掘天水地域美育资源,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养。要突出加强劳动教育,加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统筹谋划好内容选择、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等方面,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三、不断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由之路。当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公办幼儿园“一床难求”、城区学校“大班额”、传统重点中小学“人满为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难点痛点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来解决。一要深化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公平普惠发展,严格落实县区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好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各项政策,解决好城市公办幼儿园短缺问题。要加快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既加快城区教育资源改造扩容,又创新乡村学校办学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学区一体化、联盟办学等改革步伐。二要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逐步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考试招生制度,纠正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以考分排名评价老师、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评价导向。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依法管理和整治力度,坚决纠正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超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三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要坚持以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谋划教育发展,抢抓“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天津对口帮扶等战略机遇,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西安、天津等教育发达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学科专业共建等形式,扩大开放合作,实现发展共赢。要更新办学理念,推进资源共享,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天水教育大格局。
四、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必须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要坚持师德师风引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第一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甘于奉献。广大教师的良好道德情操首先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上,要坚持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动态调整、增减平衡”的原则,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加大教职工统筹配备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和薄弱学校师资不足的短板。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县域统筹功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把“县管校聘”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等统筹结合,着力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要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特别是要建立年轻校长培养成长机制,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年轻教师进入校长队伍。三要坚持提高待遇保障。要创新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尽快制定出台工资待遇、住房保障、配偶安置等方面优惠政策,在公费师范毕业生等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上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确保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要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在住房醫疗、工资福利、职称晋升、荣誉授予等方面向教师队伍倾斜。要深化教师职称和考评制度改革,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标准,突出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和基层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引导优秀年轻教师向基层一线和乡村聚集。
五、努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推进教育优质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重大生产力布局等规划时,统筹考虑、优先安排教育,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教育用地、学校布局、教师编制、人才供给等方面超前部署,优先优选,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教育发展“人、财、物、事”等方面存在的“卡脖子”问题,为教育发展拓宽空间,积蓄后劲。一要继续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切实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要求。要聚焦教育脱贫重点任务,着力将财政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学校倾斜,确保学校建设、学生资助、教师待遇得到优先保障。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不断提高社会投入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的比重。二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要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依法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生命至上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教育系统舆情管控和应急处置,扩大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防控覆盖面,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