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研究
2019-06-25孟月华
孟月华
摘 要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小组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24-02
现在教师的公开课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然而平时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现场临时合作,小组成员合作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出现了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的学困生则往往沉默不语,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在常态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与技能,教师也要在常态课堂中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在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所展现的能力是令人吃惊的。我们要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动手操作与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单纯地看成严厉的监督者,也不会把评分当成一种棍棒。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一、优化组合,做好培训
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性格、特长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合理、优化组合后,由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培训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的探索、发现,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求同存异,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培训,使学生初步学会怎样与学习伙伴交流沟通,初步感受合作学习过程,为真正的小组合作活动作好准备。
二、熟悉过程,有的放矢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一)明确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學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探究。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三)交流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并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四)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三、形式多样,提高兴趣
(一)新授课上的合作
1.自主学习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应协调进度,在填写完成“自主学习”后能自觉、有序地在组内展开自纠和识记。组员之间能相互配和、相互激励,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就要引入组与组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学生们在课堂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学习,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而又得体的鼓励性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2.质疑释疑部分。学生能够在组员的相互鼓励中,大胆、大方、合理地提出问题。在成员的相互配合中能够迸发出思想火花,解决其他组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不仅是小组内合作,更是组与组之间的合作。
3.教师精讲点拨部分。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讲的内容一方面是理论、概念的知识;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讲解,如:对于学生展示后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讲解,对于通过合作仍然没理解的地方,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遗漏疏忽的地方,教师还应该再提醒,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4.拓展、感悟部分。此部分大都在其他环节穿插进行,这正是学习历史课的升华部分,也是拉近历史与现实、感悟历史的好方法。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在这一环节,成员不仅有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机会,还能为自己所在小组争得荣誉,强化了小组的凝聚力。
5.反思与巩固。这一部分教师们常以当堂达标的形式出现,却往往忽略了在做题中和完成后,自我纠正这一环节,这一环节仍需小组合作学习。
(二)其他课型的小组合作
1.复习时的小组合作。有时是复习教材某一单元某一课,小组内合作找出要复习的重点,然后各小组比较,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有时教师给出相关的练习题,当堂小组合作一起做出来,组与组之间交换批改,统计组员共做对多少题,评出获胜的小组;有时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提问,检查学习情况;有时采用小组抢答的方式,答对多少道题,有不同层次的加分。
2.讲评试卷时的小组合作。讲评试卷时,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讲评卷子;小组解决不了的最后提交全班由其他组或者老师进行讲解。
3.历史手抄报、参加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大家分工协作,完成活动。
四、合作探索,成果颇丰
(一)丰富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形成了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员合作学习等较为丰富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合作分组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方面,有时规定每个分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業,在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取长补短,集中各位组内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学困生可随时提出问题,组内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深层次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四)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
(六)开展实验以来,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之间的成绩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实验班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精神状态、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都比非实验班级有明显提高。
总体来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