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O的柔性全透明触屏显示系统
2019-06-25王镜尧
王镜尧
摘 要:面对传统传感器在许多领域受限的情况,具有柔性,透明,便于量产等优势的传感器亟待被发掘。本实验测定了氧化铟锡(即ITO)薄膜的基础性能,定性的研究了ITO薄膜的基础属性,通过ITO薄膜的单面导电性,设计出对压力有高灵敏度的电极,制造了一种高柔性,透明,轻便,低成本,可以量产的传感器,并通过将外电路短接的方式,体现了ITO作为传感器将力电信号转化的功能。
关键词:ITO;传感器;反应系统
中图分类号:TN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9-0028-02
0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数据获取的技术愈加被重视。但是传统传感器大多有着低灵活性,高重量,光学性能差等弊端。新式传感器的研发已迫在眉睫。
ITO全称Indium tin oxide,即铟锡氧化物。氧化铟锡材料具有较低的电阻率,是极有潜力的电学材料。其的灵活应用在传感领域有着深远意义。触屏正成为电器控制的主流,而在当今的触屏市场上ITO触屏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归根结底是来源于ITO良好的性能。ITO具有着极强的柔性。柔性材料的传感在机器人科技[1]和可穿戴电子技术[2]中都是重要的课题。传统传感器的低灵活性在许多方面上限制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因而柔性传感的研究将成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在柔性材料中,ITO又同时拥有高透光性和低生产成本的特点。随着触屏控制化成为电器控制的趋势,ITO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ITO的质轻和透明也将其引向可穿戴电子技术的核心。
传感器的根本原理是将力电信号的转化,主要方式基本是压阻式、压电式、电容式、摩擦方式等。主流传感器主要有:(1)压阻式:由于部分材料在受力时内部粒子距离发生变化导致导电性能的变化,即电阻率变化,传统的压阻式传感器有着工艺简单,低成本的优势。(2)压电式:因材料体积的变化,导体内部发生极化,将外界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而体现受力情况。压电系数与能量转化效率正相关,因而可以实现高灵敏度,高精确度。(3)电容式:受力时,平行电容板间距离变化,电容发生变化。将力信号转化为电容性能的变化,来实现信号的转化过程。可以达到高灵敏度,低耗能的效果。(4)摩擦式:这种方式的根本理论背景是摩擦电效应。内部材料发生摩擦,保存着电荷。受力会使材料发生位置变化,把电荷转化为电流/电压信号。医学领域中,可以用于肌肉的监测[3]。
ITO薄膜传感器的研发根本依靠的是ITO薄膜的单面导电性,因此可以将力学信号转为电信号。当两层ITO薄膜接触时,等效体导电性能急剧变化,因而实现快速反应。同时,ITO的轻质与高柔性使其有着高灵敏度[5]的特点。
1 实验
(1)实验用品:ITO薄膜,PET,万能表,绝缘支撑物,1MΩ电阻。
(2)对ITO电极的测试:对于单位面积的单层ITO薄膜进行了光学测试和电阻测试,并在弯曲情况下对其进行光学测试和电阻测试。
(3)触屏系统的制作:应用ITO电极的的单面导电性[4],将两层导电面相向的ITO薄膜通过弹性绝缘支撑物制成电极,达到控制电路电阻率的效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ITO薄膜的透光率
如图1(a),ITO薄膜的透光率很高,接近透明[4]。而图1(b)展示了ITO薄膜良好的柔性,在实际测量中可以弯折近180度,此时,ITO膜本身的透光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如图1(c)。同时,其电阻率变化小,如图1(d)是1cm2的ITO膜在被弯曲时的阻值随弯曲角度的图像。
2.2 ITO电极原理
将两层ITO薄膜分别固定在两层PET膜上,使它们的导电面向外,用支撑物将其连接,使导电面相对,如图2(a)两层ITO间的距离极小与ITO本身的柔性使之在受压力时上下ITO导电面相互接触,达到接通电极效果。自然状况下,两层ITO分开,达到断开电极效果。图2(b)中是ITO电极模型,是本次实验测试所用的6×6cm2模型,远大于实际的ITO电极,但具有等效的意义。
2.3 应用ITO电极达到触屏控制效果
引入一个固定电压,在每对ITO电极与电源正极间接入一个1MΩ电阻和一个外电路,该电路会在感受不到电压时输出电信号。将电极另一端接地,因而在电极接通时便输出电信号。如图3所示电路原理图。
2.4 实验验证效果
将电路接入CPU,启动预设逻辑如圖4(a)的程序,进行感受器实验。在触摸电极任意区域时,对应程序运行,得到如图4(b)的实验结果。
3 结语
本实验定性的研究了ITO薄膜的基础属性,通过ITO薄膜的单面导电性,设计出对压力有高灵敏度的电极,制造了一种高柔性,透明,轻便,可以量产的传感器。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维护ITO薄膜导电面的完好,如破坏了导电面的基础结构,可能会引起电极的失效。支撑物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传感器的灵敏程度和传感的使用寿命,应该在保持弹性和绝缘的情况下尽量切削较薄,但应同时保证在不受压时两薄膜应自然处在分离状态,这是传感器功能保持的前提。基底的选择极为重要,既要保证不损害ITO的既有性质,又要尽量体现保护功能,进而提升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保护ITO的基础结构。在进行验证实验时,要注意电路的设计,加入保护电阻是因为ITO的导电性能极好,在面积极小时电阻也极小,在闭合时会产生极大电流。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贺汉根,陈虹.未知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研究的若干问题[J].控制与决策,2002,17(4):385-390,464.
[2] 滕晓菲,张元亭.移动医疗:穿戴式医疗仪器的发展趋势[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30(5):330-340.
[3] 叶强.柔性力敏传感在人体运动信息获取和反馈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2017.
[4] 马勇,孔春阳.ITO薄膜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5(8):114-117.
[5] Sungwoo C, Yong C I, Wonkyeong S, et al. A Highly Sensitive Force Sensor with Fast Response Based on Interlocked Arrays of Indium Tin Oxide Nanosprings toward Human Tactile Perception[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8:18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