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6-25仲姗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仲姗

摘 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交际教学法主张建立真实的语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现有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探讨交际教学法的实践意义以及应用方式,得出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有优越性,并且更加契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力求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职英语教学的难度。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提出和运用,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切实加强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

交际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现己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在社会语言学家D·H·Hymes提出的关于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中可以看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其相应的社会文化性,并具有交际的功能,以自身所具备的语言能力为基础,通过对语言中前言后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效了解语言含义的基本方式,也是交际教学法具体运用的理论依据。因此,从实践理论的基础出发,交际教学法在本质上就是将英语的教学过程有效转变为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际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交际教学法的使用能使交际和教学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针对交际,能充分明确语言是对意思进行表达的有效工具,教师无论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相较于准确性而言,在英语的交际运用中流畅性则更为重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语法运用错误表现出一种更加宽容的态度,因此不仅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自信心有所增强,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在交流方面的灵活性和流利程度。同时,使用交际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也能有效实现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观念。在交际教学法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是以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对语言和应用之间关系的融合,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对课堂的交际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视为教学活动的手段,实现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增强。

二、高职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容易受传统教学模式局限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施在空间、课时以及学生人数等万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都是梯田式格局,讲台、黑板、桌椅,没有仿真的工作环境,“工作过程知识”的讲授自然变成了“纯理论知识”的传达,这与高职教育改革中提到的“在课堂还原工作场景”的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高职英语一直是大班授课,人数众多,加上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无法着重于学生语言实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也形成了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与知识讲授为核心的矛盾。

(二)师生角色单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师生的角色一直是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在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讲解、命令,学生习惯于静听、服从,基本的语言交流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无体止地讲知识、学生在不停地记笔记,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以记笔记为主,整个教学课堂井井有条、鸦雀无声。如果有更多的交流,也可能是课后师生单独的探讨,这种“师生少交流,同学无交流”的语言教学课堂与培养高职学生利用英语进行实际工作交际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又一个突出的对比。

(三)跨文化意识培养薄弱

多年來,英语课堂教学一直以系统的讲授语法、矫正语音和辨析词汇为主,如果教师脱离了教材上的学习资料将其他文化背景知识融入课堂,学生反而会感到突兀、不习惯。普遍的英语教学观点就是语言教学,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学生扎实的掌握词汇就是教学目的,文化可有可无。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薄弱会使学生认为语言学习仅仅是四种技能加上文化。高职英语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特定文化能力的学习者,更应该是跨文化的人格,其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及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很少有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有深度地引入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发展出相关的跨文化能力了,这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现存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三、交际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语言情境,创建语言交际背景

众所众知,语言交际需要恰当、良好的语境。由于在高职语言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学生带到真实的工作语境中,课堂即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直接场所。而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改变课堂的整体格局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营造符合工作环境的语言情境,创建学习语言的交际背景,利用适当的教学万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首先,可以将讲台旁边的空间设置成“工作角”,课前简单地将几张桌椅摆放成会议室U型格局,学生可以就在这个模拟场景中完成仿真的工作交际过程,既锻炼英语,又能展示自己。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可以增加学习的热情与自信心。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建语言交际背景,如在《Job and Career》这一单元,就可以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从人才招聘、简历制作、模拟面试等方面设计出“初入职场”的语言交际背景。

(二)运用“工作过程知识”,设定语言交际任务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际交往。教师不应该再唱“独角戏”,教师应该像“导演”一样学会运用剧本即“工作过程知识”,引导、组织、评价和帮助学生完成表演即“语言交际任务”。这里可以利用交际法课堂教学活动的两种类型进行课堂教学。①功能性的互动活动。例如,每节课开始之前进行“热身”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如带有比较性、选择性的问题,或乱序排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常识或经验来回答,教师先不公布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去听课,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②社交型的互动活动。教师选取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设定符合学生知识基础的语言交际任务,然后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分话题讨论、分角色扮演等教学步骤,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工作中的协作精神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加强跨文化意识,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教学的背景,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必须把强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和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交际法着重强调语言教学不只是获得理解与生成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该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安排有文化背景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切身感受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

四、结语

交际教学法可以把枯燥、单调的语言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富有活力,将它运用到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为高职英语教学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效指导。因此,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深入探索,总结出更加适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英语教学万法与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善交际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李丽霞.我国外语交际教学法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15):19-21.

[2]徐洁.浅谈“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01).

[3]许力生.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交际教学法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交际教学法应用于中国英语课堂的文化制约因素探析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