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电信网络诈骗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

2019-06-25王良勇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职业院校

王良勇

摘 要: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也影响到了校园内的莘莘学子,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内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电信网络诈骗;职业院校;原因;防范策略

一、电信网络诈骗受骗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1.信息泄露

很多电信网络诈骗的起点都源于信息泄露,如个人家庭信息、学校信息、手机入网信息、网购信息等被不法分子获得。前面所提到的案例起点就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有针对性的诈骗。

2.人性弱点

有关网络诈骗的案例中很大部分与人的贪念及爱占便宜的思想有关,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劳而获,轻松挣快钱的想法,由此难免为坏人所利用,这也是诸如中奖类、刷单类骗局屡试不爽的原因。

(二)家庭因素

1.缺乏财富观教育

大多数家庭,家长对子女的文化知识教育都比较关注,而对财富知识教育普遍缺少重视,很少指导子女如何合法挣钱和合理花钱。由于财富知识的缺乏,学生们常常会在诱惑面前迷失自己,进而上当受骗。

2.对子女关心不足

由于忙于工作和生计,加之校园与家庭两地分隔,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后家长与子女交流通常较少,也很少关心子女的心理和生活动向。如果家长能对子女的动向和需求了如指掌,那么在子女遇到网络诈骗时,父母就可以起到屏障和隔离的作用,而一些冒充类的诈骗根本无法成功。

(三)学校因素

1.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不足

学校通常对传统安全教育较为重视,制度也较为完善,而对于电信网络诈骗这一新兴的校园安全问题,重视和防范程度不够,宣传教育手段单一,灵活性、实时性较差。

2.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

学生个人信息之所以会泄露,和学校管理监督不到位有一定关系,一方面学校内部未建全防范信息泄露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对在校园内经营的电信与快递公司的信息泄露问题缺乏有效管控。

二、电信网络诈骗防治策略

(一)个人提高相关能力和意识

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正如北大冯军教授所说的:“在这样一个匿名的危险社会里,不可缺少的是危险分担,一个理智的人必须自己管理应该由自己管理的危险,不能把所有的危险都让国家来管理。”所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首要的还是做好个人的信息保护,要做到不在社交网络上过度分享个人的隐私;不轻易使用缺乏安全保障的网络连接;不轻易上传个人身份证件信息。总之,自己的安全、自己的信息自己要保护好。

2.努力增长社会知识

作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虽然是第一位的,但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多学习了解社会知识,要既读“圣贤书”又闻“窗外事”。对于社会知识可以通过多看社会和时事新闻来获得,既要看社会阳光的一面也要关注诸如诈骗犯罪等社会阴暗面,以此丰富社会阅历和增长社会知识,进而挺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

(二)家庭做好关心、支持和教育

1.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家庭首先应为子女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使其安心学习,不用总想着兼职挣钱。其次,家長应多多关心子女,多了解其心理和生活动向,注意生活上的引导,不炫富不攀比。当子女不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时,作为家长不应该过多责备,应提供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帮其度过心理难关。

2.做好财富和社会经验教育

家长应教育子女学会量入为出、合法挣钱、不贪图小利等正确的财富观。其次,家长们也应跟上时代步伐,多了解社会和网络发展动态,多向子女传授社会经验,既要引导子女树立远大的目标,建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让子女了解社会的阴暗面,从而以后从容的应对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学校加强监管与宣传教育

1.制定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纳入日常安全管理范畴。开设安全教育课堂,注意发挥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建立专业教师负责安全课堂教学与辅导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机制。可以考虑将网络安全教育记入学分进行管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重视程度。

2.丰富宣传形式和及时更新内容

学校应充分利用 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开展电信网络防骗知识宣传,及时发布最新案情通报。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 “网络安全教育微电影大赛”,“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宣传。

(四)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1.公安部门重拳打击

公安机关可以开展打击社会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通过增强技术手段等方式,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破能力,从而保护学生不受网络诈骗侵害。此外,公安机关还应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将最新案情通报学校,减少学生后续受骗机会。

2.电信和网络运营商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电信运营企业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继续强化号码实名制,应明令禁止网络改号,打击取缔伪基站、短信群发器等违法电信设备。QQ、微信、支付宝等运营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深入落实实名制,在企业内部建立网络诈骗等犯罪的防范机制,同时与公安机关保持合作与沟通,从根源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毒瘤,为防治和铲除这个毒瘤,维护好校园的一方净土,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发挥作用,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能得到有效扼制。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3-05).

[2]王嘉.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害分析[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7(5):87-91.

[3]董银苹,韩洪文.论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创新[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77-80.

[4]李瑾.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55-57.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