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途径

2019-06-25陈晓婧

青年时代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企业

陈晓婧

摘 要:有效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落后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可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降低的企业管理成本,还能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但是,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外包业务并不成熟,也仍然会存在各种问题导致服务效果不好,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解决策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实力问题

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实力是导致问题的主要根源,由于自身管理水平差,导致就算把管理进行外包也不能进行很好的监督作用。外包企业很可能管理松懈,使得外包业务质量大大降低。使得企业的外包业务漏洞百出,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

1.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成本核算出现差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目的是为了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外包业务核算过程中,企业核算不精确导致成本忽略,如打造与外包方的关系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获得的员工幸福感反馈等。这些精神成本对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将其忽略必然会对企业自身的成长不利。

2.企业对外包企业的拿捏不准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前必须对外包企业进行分析和调查,充分了解外包企业的优点和缺点,以此规避风险的产生。但是由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获取外包企业信息存在问题,短时间内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无法对市场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因此使得一些劣质外包方有可乘之机。

(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存在的问题

“当前阶段,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分国外方和国内公司两种。对于国外方,由于地域差异、国情差异、人文差异使得国外服务方很难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表现出高质量状态。而国内相关服务方又良莠不齐,管理团队素质各异、服务手段相对平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就是当前阶段,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业内服务费用无统一标准,价格变动的主观性较大。同时也没有相应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其执业进行标准监督,使得外包方竞争无底线现象常有发生。另外,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尚无相应的配套法规作支撑,委托方违权难,会刺激外包方无视委托方而产生服务质量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是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业务,属于刚起步阶段,发展时间比较短,手段调整单一,无论怎么先进的措施都不可能实现无缝连接,这就使得外包业务很难实现预期效果,无法提升员工的精神激励,企业技术革新和知识都无法实现升级。不仅如此,企业外包业务一旦发生落实,就会导致企业的人事大变动,调整力度会比较大,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降低,导致幸福感缺失,凝聚力下降。也就是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很难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一段的时间过度,这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至于合同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病,书面约定不全面或无约定就进行业务外包,使得企业无从着手来督促外包方来尽心尽力管理。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改善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外包企业的业务管理水平

对于人力资管管理水平不高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明确外包业务的内容和目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其自身能力的限制,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很难做到有效的监督,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要对外包业务的服务条款和目的进行明确规定。合同内容涵盖要全面,要把外包业务尽量做到定量化,对服务效果进行定级化。对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时候要由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另外,在外包合同上也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使得企业在外包时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利益,企业才能对自身的发展在战略管理角度上进行提升。

(二)企业成本核算要具有全面性

企业的前进和持续发展基础依靠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进行外包业务协商的时候要坚持节约开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在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核定之际,要全面核算企业成本。“要从有形的资金成本核算到无形的资金成本核算的全面考虑,并进行中长期的效益分析。决策层参与到外包方成本预算考量中去,对外包方的成本核算進行全面了解,并出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与外包方进行合理的成本拟定。此外,企业还要对外包方进行全程监督与成本控制,发现问题协商解决,并做出战略发展的相应调整,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成效显著。”

(三)企业考量外包市场运行能力的时候要进从多维度进行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承包方的业务能力、责任心和管理方式以及企业信誉都会对拖办方企业发展参赛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外包企业的市场运行能力至关重要。此时,企业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对外包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方法不仅要停留在企业资质上,还要从服务案例、用户反馈、网络宣传、市场评价、外包方团队协作能力、管理手段等等方方面面进行多维度的调查,形成完整的外包能力评价,从而降低企业外包风险,提高企业外包效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业务外包目标的实现。

(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外包企业的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自律和管理水平来影响外包企业,以此来矫正外包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外包企业在做到专业化管理的同时,要从内部管理制度入手进行改革,摒除不良竞争恶习,建立有序竞争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收费制度,近而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为企业委托方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管理人才才是外包业务的核心所在,需要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出事灵活的团队来实施。因此,人才是整个业务实施的主体,是对外包业务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外包团队人才储备和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外包企业的日常管理,要对人才加以调整和培养,使得团队年龄跨度合理,心理期望值正常,并不断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使得人才能上能下,能说能做,能管能放。并在实际外包业务中不断进行锻炼。保证团队人人是精英,个个是良将,才能为外包业务的良好实现提供人才保证。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方式要多元化。外包业务一般出现比较多的行业实在金融业、营销业和IT行业。服务形式主要是以以工程项目类的用人需求为主,时间长则两三年,短则几个月。“因此,为扩大人力资源外包市场,作为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公司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要有明确的定位,要为人才和委托方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最后就是要有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有与众不同的人才服务措施,为人力资源外包委托方和人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使人力资源外包得以健康发展。”

(五)人力资源外包要通过政府实行监督职能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业务要走向完善就必须规范化和成熟化,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第三方监督的责任政府需要积极承担。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保护政策来给企业提供保护,还可以建立一个平台给双方进行公平的业务交流合作。“另外,政府的监督力度相对来说较强硬,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提高双方合作的满意度。因此,政府出台相应的制度和行业标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保障,激励外包企业走进规范化的行业范畴。同时能够促进立法,将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上升到法制角度,使得两方均有法可依。”

首先,政府要进行宣传和引导作为新兴的外包服务行业,政府引导其走向成熟化、规范化、标准化十分必要。可以保证行业发展不偏离市场经济,不偏离我国的国情。因此,政府需要从观念上、思维上、行动上和效果上进行宣传与引导,促进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其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业务要制定准入制度。所谓的准入制度就是对外包方进行资质认证,只有得到资质认证的外包方才有资格进行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的承接。这种制度可以促进外包方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从而有效的避免外包企业利用不良竞争手段进行业务承接的问题,提高外包企业的规范化运作。

最后,制定外包业务的许可审批制度。政府要利用市場准入制度来引导和规范外包企业,就要在审批制度上进行完善与健全。在审批时,要求外包企业就服务范围、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团队组成等进行上报备案,达到政府规定的审批标准才准许进入市场,并颁发证书,每年一次进行综合评估年审。

三、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业务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要加快实现外包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实现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娟.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外包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16(02).

[2]范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途径——人力资源外包业务浅探[J].中外企业家,2016(04).

[3]孙连才.数据化管理趋势下人力资源外包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评论, 2016(Z1).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